《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设计案例
浙江省文成中学吴丽媛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修订本·必修)生物第二册第九
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章的网络探究活动课。本章教材包括三节内
容: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污染的防治》。
本章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一章。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
生获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以及如何消除污染、增强人类自我保护意识的知识,这无疑对于提高
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通过网络探究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环境保护实际紧密地联系起
来,使学生不仅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将这种认识积极地转变
为参与意识和实际行动。从学习结果来看应该属于程序性知识中的智
慧技能的学习,按照任务分析中的学习程序分析可确定本节课中学生
的起点能力为
(1)有关基因库的知识、生态系统的类型、成分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知识、食物炼和食物网、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等的知识。
(2)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网上冲浪的能力;使能目标是:
(1)从网上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
(2)分析环境恶化的原因;终点目标是:
能从理论的角度加深对周围环境污染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变为参
与和实际行动,成为对外办事的一种技能即智慧技能。根据以上对本
节课的分析,可以得出这节课在采用网络探究式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
优势,因为智慧技能呈现的是一种个性化的取向,而这种个性化的取
向的形成属于一种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括四大要素,即
“情境”“协商”“会话”“意义建构”,网络的特性与功能是最有利于
体现这四大属性的理想条件,它使学习者处于某种情境,通过与他人
的交流协商,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表达,来完成意义建构;通过网络学
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
性大大增
1 / 8
强,从而实现了“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
识”,让学生亲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而探究是学习任何知识的最好
方法;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网络探究式学习法进行设计。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概况、及保护;1(2)环境污染对生物和
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对各种污染现象的观察,形成对污染成因的认
识;
(3)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生物净化的含义及在防治环境污染中的
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
能力以及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网上
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运用互连网获取知
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个性化学
习。通过在网上论坛的讨论和学生的自由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存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激发
学生主动探究实际问题的兴趣,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氛围。通
过学习与实践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加学生的忧
患感、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实际的环保
行动。
三、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的处理:
因为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关基因库的知识、生态系统的类型、
成分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食物炼和食物网、植物必需的矿质元
素等的知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决策能力,因此在教学
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将本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了解,在课堂教
学中,除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以外,再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讨论
提出有关的建议和措施以及让学生处理发展和治理之间的关系和从
本人出发去考虑“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加强了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2 / 8
2、教学媒体的设计和制作:
本节课采用了三种软件,课前利用Prontpage2002,将教学中要利用
到的网上信息下载下来制成网页,并将该网页挂到学校的局域网上,
网页模板采用Webquest单页式网页;授课教师采用传奇2000电子
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大屏幕投影仪的演示功能演示课件;课上使用IE
5.浏览器浏览网页内容。
3、教学过程的设计:
利用Webquest的设计方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模式:
导入——提出问题和任务——提供资源——过程——评价总结。
四、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导学生访问“黄河风情”站点。
黄土高原富饶丰美,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而现在却是千
沟万壑,满目疮痍?为什么黄河上游清澈明净,而下游却污
涝混浊呢?
二、任务和问题:
(Web)。全班分4个学习小组,分别完成以下任务:
1、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危害及原因;
2、身边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3、应用网络信息,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4、据网络信息,预测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
3 / 8
每组共同的任务:? 1.怎样看待治理与发展? 2.你们能为环保做些什
么 三、资源生活社区资源: 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书本资源:
第九章生态环境的保护P115:
互联网资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①http:
http: 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网 ②http: 上海野生动物园 ③ ④中国环
境保护网:
(http:
⑥绿色浙江:
http:
中国科普: ⑦http:
⑧自然之友:
http:
环保平 ⑨
4 / 8
台http:
⑩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
http:
四、过程设计说明给学习者指定方向;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http:
2、提出问题:
为什么古代的习者的兴趣。
使学生明确学习将潜在地使学生了解环境的不同层面,获得不同的研
究方法。分组有利于学生归属感的形成,从而促进小组协作的有效展
开。
通过互联网资源和书本现有的资源,利用Frontpage制成网页任务。
各小组任务设计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资源经过预选,以便学习者能
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
给学生的资源并不限定在网上,也可以包括⑤绿色世界:
http:
从不同角度研
1、分组深入:
按照你希望的那样进行分组,每个成员都要根据不同究,提高了学习
效率,
小组角色的要求,承担小组协同工作中的一部分任务。然后让他们知
道在并通过论坛发贴、下一部分中他们将如何活动。讨论、演示汇报
的方式
2、活动指南:1)每个WebQuest学习小组的1-2位成员,必须选使大
家分享每个人的智慧和获取的资源。
5 / 8
择下列三组活动中的一组进行探索。2)阅读所有的文档,并以此3和
你的小组联系起来。比如你打印这些文档,并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
加入下划线。比如你在计算机上阅读这些文档,拷贝你认为重要的段
落,用鼠标拖曳到另外的应用程序中发布。
3)笔记:
要记录或者拷贝粘贴下你引用文档的URL,这样你能够
在论证你观点的时候,方便地引用它们。
4)在你阅读了所有的文档之后,准备好将你学习到东西提炼为属
于自已的、主要的观点。
第一组:
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危害及原因;
第二组:
身边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三组:
利用教师给出的相关网址和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查找你设计解
决问题的方案的信息。
第四组:
据网络信息,预测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
3.论述你学习到的东西并展开辩论
每位组员共享搜集到的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将知识内化,共同协作完成演讲文档和网页,
6 / 8
做好为全班展示的准备。
4、各组代表演示本组的处理的信息。
5、继续讨论共同的任务:
1)怎样看待治理与发展?
2)你们能为环保做些什么?
6、网上交流每组组长将共同协作完成演讲文档和网页,向全班
展示。
五、评估
项目体现重过程的全
充分肯定一般(5分)好(6分)很好(10分)得分新学习理念,自
己,树立学习信心。
按时完成任务
搜索信息能力
信息组织能力
小组协作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
演讲文档
Web网页
演讲过程
演示过程
7 / 8
学习总结4六、总结促进学生获取信息通过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
上网查询的有关信息,相信你们已能力、评价分析能力的对我国及世
界环境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发展。
性。现在就请赶快行动起来。
五、评价方案:
(1)达标评价:
以课本的有关复习题来检测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诊断评价:
a、以论文中提到的评估方案对学习者的能力进行测评b、结合学生
在课后对怎样看待污染和治理之间的关系和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
么的小结材料以及课后的感受进行智慧技能的评价。5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