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系 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 业:汉语言文学 班 级:2012级(2)班 学 号:124020212067 学生姓名:左争强 指导教师: 刘付华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
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目录文献综述 (II)摘要及关键词 (IV)Abstract and Keywords (V)引言 (1)1 什么是《史记》合传 (2)1.1合传的源流 (2)1.2合传的界定 (2)2 《史记》合传的结构 (5)2.1合传结构原因 (5)2.2合传结构方式 (5)2.2.1并列式 (6)2.2.2分叙式 (6)2.2.3对照式 (6)2.2.4分-总式 (7)3《史记》合传结构安排 (8)3.1结构安排的原则 (8)3.1.1明确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8)3.1.2选准人物合传的角度 (12)3.2安排的功能 (12)3.2.1 结构的排列组合 (12)3.2.2结构线索的多样性 (12)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文献综述在明确《史记》人物合传所指的基础上,来探索合传的结构和结构安排。
关于《史记》人物合传、合传结构及结构安排,有不少学者有论述。
王锦贵在《中国纪传体文献研究》中说:“所谓合传,就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设立的传记。
凡有资格列入合传者,一般也都是在历史上有相当影响的知名人物。
”他从人物的数量和历史影响两方面定义合传,该定义易于和人物类传混淆。
胡安武在《<史记>列传合传研究》中把合传归结为三个特点:“(1)为两个及其两个以上有相当影响的知名历史人物所立的传记。
(2)若考虑到对照比较的方法,传主之间的组合可以分为以类相从、关联相从、以类相比和关联相比四种形式。
(3)合传以传主的姓名、尊称、官爵、封号、别名或交叉或并列组合为传名。
”胡安武经过提炼升华,对合传的解释更加确切。
关于合传的结构,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三种:“(1)两人以上,平等序列。
(2)一人为主,旁人附录。
(3)许多人平列,无主无从。
”刘军华认为《史记》合传中,司马迁结合不同传主的生平、地位、功业等,采用灵活多样的结构形式,形成了“并列式合传、蝉联式合传、交错式合传”三种典型的合传结构形式。
杨树增根据人物命运的安排将结构分为三种:“单线型、双线型和多线型”。
合传结构的安排,就犹如房屋的顶层设计。
司马迁根据历史人物命运的异同进行搭配,设计出合传的框架,表现司马迁蕴含在历史人物命运上特殊的感情。
在合传结构搭配时司马迁有意将遭遇相似或者相反的历史人物安排在一起,或表达憎恶,或表达同情,或表达价值观念。
郭全芝在《<史记>人物合传中的特殊表达》中对合传结构的安排分为四种:第一种:“为了体现一家之言,司马迁有时有意识地在传主生平事迹的描述中‘避重就轻’,以至于不能突出传主应有的历史地位。
”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就削弱了贾生的政治地位,强调文学地位。
第二种:“为了寓意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主张,司马迁对有些同类人物又有着明显的主次之分。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主写廉颇蔺相如,其余人附属陪衬。
第三种:“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以突出其中一位的崇高性。
”在《平原君虞卿列传》中通过分别从私-公、碌-智、拙-工、失-义四方面对比从而表现虞卿的崇高。
第四种:司马迁还有意识地使用“雷同”的描写手段来刻画人物。
《扁鹊仓公列传》中采用同样的笔法叙写两人。
根据以上文献可以将合传这样界定:合传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以类相聚、事迹相联、对比映衬的特点的历史人物的传记。
从而确定《史记》合传篇目在列传中为28篇。
综合以上归纳,可以看出近现代对于《史记》人物传记的分类研究已经很多了,但是对《史记》合传的结构安排研究却很少。
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合传结构分为了四类:并列式、分叙式、对照式、分-总式。
本文从合传结构的方式出发,剖析结构安排的原则和功能,揭示作者的设计情感。
具体从明确合传定义,结构划分,结构安排三方面进行论述。
这将使我们更加了解《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
《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摘要《史记》合传结构是司马迁独创的。
人物合传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以类相聚、事迹相联、对比映衬特点的历史人物传记,其结构及结构安排有独到之处。
结构就是一种功能框架,是历史人物综合特征的一种表现。
《史记》结构的安排就是根据合传人物的自身的特色搭配排列,用于表现作者独到的思想情感。
本文从人物合传结构的方式出发,剖析结构安排的原则和功能,揭示作者的设计情感。
具体从明确合传定义,结构划分,结构安排三方面论述。
关键词:《史记》;人物合传;结构;安排The structure of biographies of historic figures of Records ofthe Grand HistorianAbstractIt is Sima Qian who has invented the structure of biographies of historic figures of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Biographies of historic figures mean that two and more than two biographies which have common features relate to each other but share contrasts as well.The unique and functional framework is an expression of the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 figures. Th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of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gures to show the thoughts and emotions of the autho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and functions of the structure of biographies of historic figures and revea ls the author’s emotional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ree aspects in detail: the defini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biographies of historic figures, divis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structure.Key word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biographies of historic figures; structure; arrangement引言《史记》研究起源较早,20世纪初梁启超十分推崇,20世纪30年代,陈垣开设《中国历史文选》课,其中《史记》就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讲读书。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30多年来,《史记》研究盛况空前,但对于合传结构的研究却较少,尤其是合传结构安排的研究就更少了。
综合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史记》结构的研究不够系统,之前对《史记》合传结构的研究是不够的。
结构安排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一部作品的优劣,结构的安排依赖结构的形式,结构的形式归结于结构的特点。
因此,探讨合传结构,应先了解合传结构的原因、特点、结构方式,由此得出合传的结构安排。
下面从什么是合传,合传的结构,合传结构的安排进行探析,重点是结构安排的探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史记》合传结构理论。
1 什么是《史记》合传1.1合传的源流合传这个概念在学术界争议颇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合传”标准。
部分学者往往将合传并入类传研究,或者将类传并入合传研究。
关于合传原因、归类,前人多有论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合传的说法最早出现在明朝王鳌的《震泽长语》,王鳌说:“《史记》不必人人立传,《孟子》及三邹子、《孟卿传》间及公孙龙、剧子、尸子、吁子之属、卫青、霍去病同传,窦婴、田蚡、灌夫三人一传,其间叙事合尔离,离而复合,文最奇,而始末备。
《汉书》两龚同传,亦得此意……太史公做传,亦不必人人颠末,严安、徐乐一书足矣,《蔡泽传》亦然。
”①可以看出,远在明朝就已经开始了对合传的研究。
1.2合传的界定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合传是人的专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并且他还称合传这种体裁,“在传记中最为良好。
把历史性质相同的人物或者互有关系的人物聚在一起,加以说明,比较单独叙述一人,更能表示历史真相。
”②当代学者对“合传”研究更是层出不穷,研究成果较多。
杨燕起在他的《<史记>的学术成就》中论道:“合传,是两人,四人乃至多人同记在一篇传中,合传者多常以姓名官爵在篇题中标出。
从形式上分,合传又有彼此相关,主从结合,同类并列,中心贯串,混为一体等的区别;从内容上看,之所以合传,又有所职相同(如政治家、军事家等),事迹牵连(袁盎晁错、魏其武安),前后相因(如老庄申韩),彼此相形(如汲黯郑当时),互相掩映(如刘敬叔孙通)等区别。
”③在这里,杨燕起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合传做了界定和研究。
相对而言,王锦贵的界定更加清晰。
王锦贵在《中国纪传体文献研究》中说:“所谓合传,就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设立的传记。
凡有资格列入合传者,一般也都是在历史上有相当影响的知名人物。
”④王锦贵从人物的数量和①王鳌.《震泽长语》卷下,见《历代名家评史记》[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59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175③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61④王锦贵.中国纪传体文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56历史影响来定义合传,虽与人物专传区分开来,但是易与多个人物的类传混淆,类传记叙的也是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知名人物,例如,《刺客列传》的曹沫、荆轲、专诸、豫让,他们以勇气著称,在国家需要之际挺身而出,无论成功与否,均名传千古。
同时,他还说:“从合传传主的组合特征上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照组合,一是以类相从。
”“所谓对照组合,即将人品、性格、行事等方面有很大差异或某种关联的历史人物组合在一起,使后人于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加以对比,得到启发,产生鲜明的联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