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血病基因筛查

白血病基因筛查




MLL-AF9:t(9;11)(p22;q23)易位主要发生在 AML中,是AML中t(11q23)最常见的易位形式。 MLL-AF9的病人的预后较差1,2。
1、 Microenvironment Determines Lineage Fate in a Human Model of MLL-
HOX11


据细胞基因学研究,4-7%的T-ALL中涉及染色体10q24的 易位。HOX11正是定位在10q24上,并被t(10;14)(q24;q11) 易位以及t(7;10)(q35;q24)易位激活。B-ALL中无HOX11的 发现。 在现阶段的文献报道中,HOX11高表达的儿童T-ALL的预 后较阴性者有优势1。成人中也有相似的论断2。低表达的 HOX11与阴性者无统计学差异3。
• • • • • • • • • • • • • • • •
MLL/ELL MLL/AFX MLL/AF1q MLL/AF1p PLZF/RARa MLL/AF6 MLL/MLL(dupMLL) TLS/ERG TEL/PDGFR TEL/ABL SET/CAN DEK/CAN MLL/AF17 E2A/HLF NPM/RARa AML1/MDS1
F317L、E355G、F359V及V379I等,通过提高药物
剂量,可以克服耐药。
TEL/AML1


t(12;21)(p13;q22)易位最早在1995年被报道。随后的报道发 现这种普通遗传学无法检测的易位,是儿童ALL中最为常见 的易位。几乎25%的小儿ALL有该易位。其主要的阳性病人 出现在1-12岁之间,其中最多的在2-5岁的这个年龄段。所 有的病例其免疫分型都是前B细胞ALL。另外,这类病人的 另一个特征是其白细胞比较低。 t (12;21)阳性的病人都有较好的预后,其复发的时间也会较 晚。该基因阳性的病人,可用于疗效监测和微小残留的检测。
MLL/AF4


在50-70%的婴幼儿ALL和将近5%的小儿和成人ALL病例中 有MLL/AF4融合基因。t(4,11)(q21;q23)与前BALL(CD79A+,CD19+,CD10-,CD24-)相关,同时与粒系分化 抗原CD16和CD65以及NG2抗原共表达。MLL/AF4融合基因 在所有t(4;11)移位的病例中存在,也存在于相当一部分细胞 遗传学没有检测到t(4;11)移位的病例中。 在婴幼儿ALL中MLL/AF4融合基因被认为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在成人ALL中也是一个不良的标志,但对于成人ALL,该融 合基因的存在似乎能增强高剂量的Ara-C的疗效。该基因阳 性的病人,可用于疗效监测和微小残留的检测。


MLL/ENL:t(11;19)(q23;p13.3)易位可见于 ALL,AML-M4,M5,M1,M2。以小于1岁的婴 儿多见,中位生存期为17.6月。易位导致 MLL-ENL融合基因形成。 预后尚无确切说明,与年龄,免疫表型相关1。
AML1/ETO


t(8,21)(q22;q22)形成,在1973年首次报道。 AML1/ETO融合基因出现在所有的t(8,21)阳性的AML中, 同 时也出现在具有复杂移位的t(8,21)阴性的AML病例中。 t(8,21)出现在大约7%的AML病例中,在年轻的患者中更为 常见。其主要出现在AML-M2这一亚型中,大约有20-40%病 例具有t(8,21)。在非常少见的AML-M1,AML-M4和t-AML中 也有报道。 t(8,21)异位是一个较好的标志,它的存在使这类病例对一些 药物有较好的反应。因此基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检 测结果,可以为病人选择风险低的较好的治疗方案。该基因 阳性的病人,可用于疗效监测和微小残留的检测。
b3-a2( 55% )
b2-a2( 40% )
b3-a2和b2-a2 ( 5% ) b3-a3 (罕见) b2-a3 (罕见)

p230型 u-bcr e19-a2(罕见)
BCR-ABL融合基因ABL激酶突变检测
ABL激酶突变会引起伊马替尼治疗耐药 T315I
耐药机制: T315突变后不能与伊马替尼形成关键性的氢
E2A/PBX1



t(1:19)导致了19号染色体上的E2A基因和1号染色体上的 PBX1基因的融合,产生了融合基因E2A/RBX1; 5-6%的儿童ALL和3%的成人ALL检测到,几乎全部出现在 前B细胞ALL病例中。 携带有该易位的病人,其临床症状都比较凶险。该基因阳性 的病人,可用于疗效监测和微小残留的检测。


MLL/AF10:MLL/AF10与AML相关,染色体上表现为 t(10;11)(p12;q23)的易位,主要见于AML-M5型患者,儿童 多见,80%的患者小于3岁。 MLL/AF10阳性的患者的预后差1。
1
、AML with 11q23/MLL abnormalities as defined by the WHO classification: incidence,
CBFB/MYH11


是Inv(16)(p13q22)形成; 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特征性染色体异常,通常见于AMLM4Eo亚型,占总AML患者的10%,其中50%发生在AML-M4Eo中。 带有Inv(16)(p13q22)的病人通常有较好的预后。该基因阳 性的病人,可用于疗效监测和微小残留的检测。
partner chromosomes, FAB subtype, age distribution, and prognostic impact in an unselected series of 1897 cytogenetically analyzed AML cases. Claudia Schoch, Susanne Schnittger et,2003
CML病例中的应用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
t(9;22)(q34;q11) BCR-ABL p210
t(9;22)(q34;q11) BCR-ABL p230

BCR-ABL融合基因ABL激酶突变检测
超过95%的CABL融合基因
P210型 M-bcr(绝大多数)
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及意义
WH0血液肿瘤分类方案(1999年)

新分类方案的基本原则是:结合形态学、免疫表型、 遗传改变和临床特征来鉴定疾病的“真实本质”。

提供了疾病分类与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的较明确关联
性,开启了血液肿瘤靶向性治疗和个性化方案的新时 代。
遗传学
细胞
形态学
免疫学
WH0血液肿瘤分类方案(2008年)
键,可完全阻断伊马替尼与ABL激酶区的结合,从而耐药。 P环的突变(244-255) 耐药机制:如 Y253F/H、E255K/V、Q252H、 G250E等通过改变ABL激酶的空间构象,亦可阻碍伊马
替尼与之结合。
A环突变(381-402) 一般提高用药量可以降低耐药程度。
其它突变
对于耐药程度较弱的突变,如M244V、G250E、
进行白血病治疗后的微小残留检测.
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

CBFB/MYH11 AML1/ETO PML/RARa E2A/PBX1 MLL/AF4 BCR/ABL TEL/AML1 SIL/TAL1 EVI1 HOX11 MLL/AF10 MLL-AF9 MLL/ENL NPM1/ALK NPM/MLF1
1、 Expression of HOX11 in childhood T-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can
occur in the absence of cytogenetic aberration at 10q24: a study from the Children’s Cancer Group (CCG) . UR Kees, NA Heerema et,2003 2、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TLX1 (HOX11) oncogene expression in adults with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Adolfo A Ferrando MD et,2004 3、 Prognostic and oncogenic relevance ofTLX1/HOX11 expression level in T-ALLs. Julie Bergeron et,2007
AF9 Leukemia. Junping Wei,Mark Wunderlich et,2008 2、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MLL-AF9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t(9;11)(p22;q23)-positiv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laudia Scholl et,2005
PML/RARa



t(15,17)易位形成; 是APL的一个典型标志,其易位造成了15号染色体上的PML 基因和17号染色体上的RARa基因的融合,产生了一个融合 基因PML/RARa。由于PML基因上融合位点的不同, PML/RARa有三种融合型, 即:bcr1(55%),bcr2(5%),bcr3(40%)。 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的存在与否,对APL的诊断,判断 ATRA的疗效和预后复发都非常重要。 PML/RARa阳性强烈预示着复发的可能,而其持续性阴性则 预示病人有更长的生存期。该基因阳性的病人,可用于疗效 监测和微小残留的检测。
BCR/ABL




在超过95%的CML病人的白血病细胞中,30%(20-50%)的成人 ALL和2-10%的儿童ALL中,以及小于2%的AML(淋巴瘤和骨髓 瘤)的病例中有BCR/ABL融合基因。 在CML中BCR/ABL融合基因都是p210型的,在CML病例中有 55%的b3-a2型,40%的b2-a2型。在5%的病例中b3-a2和b2-a2 型由于剪接的不同同时存在。另外,在非常少的ph+的CML病人 中存在一种大的BCR/ABL融合基因e19-a2,即u-bcr,p230型 BCR/ABL融合基因。 在30-50%的成人ph+的ALL,20-30%儿童ph+的ALL病例中 BCR/ABL融合基因是p210型的。还有60%的ph+的ALL患者的 BCR/ABL融合基因是p190型的 。 在ALL中,Ph阳性和随之出现的BCR/ABL融合基因是一个非常不 好的标志,它影响着病人血相的完全缓解率和可能的生成率。该 基因阳性的病人,可用格列卫进行治疗,并可进行疗效监测和微 小残留的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