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RRT 治疗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探讨

CRRT 治疗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探讨

CRRT
治疗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
2015-09-09T11:05:25.6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7期供稿 作者: 杨帆 卡迪热亚. 麦麦提
[导读]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腹放疗科 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表现为显著的改善,成功凸显CRRT 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价
值。

杨帆
卡迪热亚. 麦麦提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腹放疗科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患者,观察在实施CRRT 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
法:选取我院
2012 年09 月—2014 年09 月TLS 患者30 例。针对所有TLS 患者于临床给予CRRT 治疗。针对患者CRRT 治疗12 小时前的

Peep
、治疗后的Peep、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患者腹内压发生的变化进行认真分析,对TLS 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在此过程中
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观察完成护理后
TLS 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针对TLS 患者于临床选择CRRT 给予治疗过程中,研究有效措施
给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呼吸机参数获得了有效降低,自身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显著的改善,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在12 小时CRRT 治疗的患者过程中,患者的腹内压未表现出任何的影响(P>0.05)。结论:针对TLS 患者,在给予CRRT
治疗过程中,临床配合给予护理干预,患者的疾病情况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表现为显著的改善,成功凸显
CRRT
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价值。

【关键词】CRRT;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195-01
TLS
主要是指诸多肿瘤细胞发生崩解时,表现出细胞内容物以及相关的代谢产物进入到患者血循环的情况,严重超出患者自身肝脏肾
脏具有的排泄功能,从而导致患者自身机体表现出代谢异常现象以及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等。临床主要体现为患者出现高尿酸现象,出现
高磷现象以及出现高钾现象等【
1】。临床针对此类患者,诸多选择常规HD 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但是患者一经表现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的情况后,需要对患者实施
CRRT 治疗。为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有效方法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后,TLS 患者的临床症
状获得显著缓解,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 年09 月—2014 年09 月30 例TLS 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2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9 岁-66 岁,患者的
平均年龄为(
30.3±2.8)岁。所有TLS 患者全部满足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且全部符合CRRT 的相关指征:保证TLS 患者气体交换获得
显著改善,体内液体平衡获得有效维持,肺气肿症状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系列症状获得了有效改善。患者于
ICU 住院后,对患者实施持
续腹内压检测以及实施
CVP 检测,每间隔12小时对患者实施CRRT 治疗。
1.2
方法

临床在进行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全部满足无菌要求。通过患者股静脉通道对患者实施CRRT 治疗。于患者锁骨下深静脉通道,对
患者实施
CVP 检测,与此同时,通过膀胱对患者的腹内压进行监测,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记录【2】。针对所有TLS 患者,全部选择于

CVHDP
模式下,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主要选择前置换方式,控制前置换液流量保持为2000 毫升-3500 毫升/ 小时,控制患者的血流量为
200
毫升-300 毫升/ 升。在对置换液体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有效满足CRRT 的相关规定进行准确配置【3】。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 对TLS 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选择t 检验以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 为
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对TLS 患者于临床选择CRRT 给予治疗过程中,研究有效措施给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呼吸机参数获得了有效降低,自身血流动力
学表现为显著的改善,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在12 小时CRRT 治疗患者过程中,患者的腹内压未表现出任何的影

响(
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3
、讨论

针对TLS 患者,在给予CRRT 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护理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对患者实施血流动力学监测
TLS
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较易表现出心律失常现象,从而导致自身血容量不足,最终造成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现象,对此针对
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流动力学实施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患者的引血速度进行准确调节【
4】。

3.2
对患者实施抗凝监测,避免患者出现出血现象对患者准备实施CRRT 检测前以及完成治疗后,对患者实施抽血检测,有效了解患
者是否出现血小板等异常现象,一经发现立即向医生报告,将抗凝剂量进行合理调整【
5】。3.3 对患者血液以及尿液检查结果进行监测在
对患者实施
CRRT 治疗过程中,每间隔4 小时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尿pH 发生的变化进行准确监测。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对
置换液配方以及患者的治疗时间进行准确调整,确保患者机体内环境始终稳定【
6】。

总而言之,针对TLS 患者在CRRT 治疗过程中,临床配合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腹内压等多项指标,成
功凸显
CRRT 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干预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小春,阎冬丽,廖昆仑.20 例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13,12(01):199-200.
[2]
李艳, 慈忠宣, 王海英.12 例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儿的护理[J]. 护理学报,2013,5(20):905-906.
[3]
葛云云, 龚孝淑.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3,8(15):99-100.
[4]
田翠环, 俞森洋.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 附20 例报告)[J]. 山东医药,2013,6(28):59-60.
[5]
周代蓉, 林鹤, 高淑荣.1 例化疗后致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急救护理[J]. 实用肿瘤学杂志,2013,8(28):700-702.
[6]
周成, 吴碎春, 金如, 等.10 例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患儿的抢救与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3,3(05):333-3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