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像测井方法简介

成像测井方法简介

由此可以确定井周地层导电性的变化。 除输出12个方位电阻率外,还可以通过对12 个方位电极供电电流求和,提供一种高分辨率的 侧向测井(LLHR).
二、应用
1、探测深度和纵向分层能力 方位侧向LLHR的横向探测深度与深双侧向 接近;方位侧向LLHR的纵向分层能力与微球聚 焦测井接近。如图所示。
2、划分薄互层 如图所示
获取有关横波数据。
3、斯通利波方式 用低频脉冲激励单极发射器发射时,采集和
处理相应接收器接收到的单极波形数据,从而获
取斯通利波的有关数据。 4、纵波和横波方式 用高频脉冲激励单极发射器发射时,采集和处
理相应接收器接收到的单极波形数据,从而得出
纵波和横波时差。
5、首波检测方式
用高频脉冲激励单极发射器发射时,采集和处
分辨率地层倾角仪同样的结果,但提高了测井速
度。 3、测量环境 水基泥浆:泥浆电阻率小于50欧姆米,地层电 阻率与泥浆电阻率比值小于20000。 油基泥浆:当油基泥浆含水量大于30%-40%时, 也可以测井,但测井质量难于保证。
4、资料应用 (1)裂缝识别
电导率裂缝 的特点 电阻率低, 表现为暗色 可确定电 导率裂缝 的倾角及倾 向
偶极子声源 振动示意图
软地层 中的单 极子波 形
软地层中的偶 极子波形
偶极声源除产生纵波、横波外,还可以在井眼激
发挠曲波。此波具有频散性。高频传播速度低于低
频传播速度。低频时其传播速度与横波速度相同。
3、偶极声波测井仪的仪器结构
如图所示。
DSI井下仪结 构简图
1)、发射器的组成 由三个发射单元组成。单极子全方位陶瓷发射
2、划分裂缝带
1)、有效裂缝分析
当斯通利波遇到张开的裂缝时,由于裂缝
处声阻抗大,使斯通利波的能量被反射。通过
处理斯通利波波形,可以提取斯通利波的反射 系数,从而判别裂缝带。如图所示。
如上图1 所示, 在某井的Ⅰ段, 常规资料显示 该段均可能发育裂缝, 首先从成像上来看, 该段广 泛发育裂缝, 且为暗色正弦曲线, 应该为张开缝。
最低接收器与单极发射器的距离9英尺;与上
偶极发射器的距离11英尺,与下偶极发射器的距
离11.5英尺。
二、仪器的工作方式
1、下偶极方式
采集和处理下偶极发射器发射时,相应接收
器接收到的偶极波形数据及挠曲波的慢度,从而 获取有关横波数据。 2、上偶极方式 采集和处理上偶极发射器发射时,相应接收
器接收到的偶极波形数据及挠曲波的慢度,从而
理相应接收器接收到的单极波与阈值的交叉数据, 从而得出纵波时差。
记录波形
哈里伯顿的交叉偶
极子声波成像测井 仪。
偶极子声源 单极声源
源距:10.24英尺; 9.23英尺。
接收器阵列
该仪器采用3 个发射器和8 个接收器阵列。发射
器包括一个全方位的单极发射器和2 个同深度的偶极
发射器( X-X , Y-Y) 。
3、识别裂缝
裂缝层段,电阻率出现明显异常(低)。 如图所示。
第三节
阵列感应成像测井
一、测量原理- Western Atlas测井仪
阵列感应测井采用一系列不同线圈
距的线圈系测量同一地层,从而得到原状 地层及侵入带电阻率等参数。 与双感应-浅聚焦测井不同,阵列感 应测井除得到原状地层电阻率和侵入带电
两排电极中心间距离0.3英寸,使深度位移更
准确。钮扣电极直径为0.16英寸,电极周围绝缘
环的外缘直径0.24英寸,提高了仪器的纵向分层
能力。
此仪器的纵向分辨率0.2英寸,横向探测深 度约1-2英寸。测量结果可用于划分裂缝、岩 石结构及地层分析等。
2、测量模式
1)、全井眼模式测量
用192个钮扣电极进行测量。在6.25英寸的
三、偶极横波成像测井的应用
1、识别岩性和划分气层
地层纵横波速度比与地层岩性有关。 白云岩
石灰岩 纯砂岩或含气砂岩
vp vs 1.8
v p vs 1.86 v p vs 1.58
地层纵波速度随地层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而降
低,但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因此随含气饱和度的
增加,纵横波速度比减小。如图所示。
YM35-1 5558-5590
A30、A60小于A20,存在低阻侵入环带。
双侧向、中深感应
电阻率及阵列感应
电阻率曲线在水层
的表现。 RLLD、RILD、 AT90的探测深度依 次增加。
RLLD<RLLS; RILD<RILM
纵向分辨率为4
英尺。不同探
测深度曲线对
应的电阻率值
见下图。
水层 20t/d
X、Y两层阵列感应电阻率与探测深度的关系 Y层显示有低阻侵入环带;而X层表现为泥浆 高侵,为水层特征。
AT 90'' AT10''
油层
电阻率 比值
水层比值小;
油层比值大。
水层 ATXX-斯伦贝谢 公司的阵列感应。 纵向分辨率:1英 尺、2英尺; 横向探测深度: 10、20、30、60、 90英寸。 引自SPE38666
在1222~1332 m井 段, FMI图像显示有
裂缝,在斯通利波裂
缝分析图上,反应明 显。斯通利波变密度 图干涉严重,能量损 失大,指示出裂缝为 有效开口大的裂缝。
5670-5685 m 试油,产液239 m3,其中油106 m3。
在5483-5496 m 井段试油,共试产油563.5 m3
井位坐标图
YM34 YM34-H1
Y
井 位坐标图
YM35 X
4586000
YM35-1
4587000
YM34
油层 5384-5395.5
含水油层 5395.5-5398
含油水层 5398-5399.5
YM35
油层 5579-5587
干层 5587-5602
差油层 5602-5610
YM35-1
第二节
一、测量原理
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
方位电阻率测井是在双侧向测井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测井方法。共有12个电极,装在双侧向测
井的屏蔽电极A2的中部,每个电极向外张开的角度
为30°。12个电极覆盖了井周360°方位范围内的
地层,电极为长方形,其电流分布如图所示。
方位电极排列及电流线分布示意图
方位电阻率:
2)、裂缝区域有效性分析
因地应力释放引起的椭圆井眼的长轴方向, 为
地层最小主应力方向。 而诱导缝的走向平行于最
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 根据偶极子资料计算的快横波方位为地层现
今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
椭圆井眼法、诱导缝法及WSTT快慢横波法计算
RAZ
UM K I AZ
I AZ
UM
K
方位电极的供电电流; 环状监督电极相对于电缆外皮的电位; 电极系系数;K=0.0142米
得到的12个电阻率值相当于每个电极供电电路
所穿过路径介质的电阻率,穿过的路径包括电极
30°张开角所控制的范围。因此当井周介质不均
匀或有裂缝时,得到的12个电阻率就会有变化。
电导率裂缝
电导率裂缝
电导率裂缝
电导率裂缝
网状裂缝电成像测井图
高电阻率裂缝
高电阻率裂缝特点 亮色条带
高电阻率裂缝
高电阻率裂缝
电导率裂缝
地层层面
电阻率裂缝
裂缝方位
裂缝走向
(2)确定地层倾角及倾向
地层层面,地层倾角及倾向
地层层面,地层倾角及倾向
层状灰岩与裂缝灰岩的电成像图象
层状灰岩及裂缝的电成像测井解释
软地层:地层横波速度小于井内泥浆声波速。
在软地层内,无法由单极子声源获取地层横波信息。
2、偶极声波源
偶极声波源可以使井壁一侧压力增加,另一侧
压力减小,使井壁产生扰动,形成轻微的挠曲,在 地层中直接激发横波。 产生的挠曲波的振动方向与井轴垂直,传播方 向与井轴平行。
其工作频率一般低于4KHZ。
单极子声源 振动示意图
阻率外,还可以研究侵入带的变化,确定
过渡带的范围。
阵列感应测井主线圈距有8个:6英寸、9英
寸、12英寸、15英寸、21英寸、27英寸、39英寸、
7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寸。采用20KHZ和40KHZ的工作频率。
8组线圈采用同一频率(低频);此外,6组 探测范围浅的线圈系同时还采用另一种较高频率。 由此,得到14种探测深度的线圈距,每种线圈距 测量同相信号R和90度相位信号X,共测28个原始
对于标准发射序列, 发射器每发射一次,8 组接
收阵列的32 个接收器将记录32 条波形曲线。每一个
深度点上可获得96 条波形。 包括32 条单极波形、16 条X-X 偶极波形、 16 条X-Y偶极波形;16 条Y-Y 偶极波形, 16 条Y -X 偶极波形。 从单极和偶极波形可分别提取出纵波、横波以 及斯通利波。
油层 5565-5585
YM35-1
差油层 5585-5616
YM35-1
油层 5616-5643
差油层 5643-5652
YM34-H1
油层 5376-5405
水层 5405-5420
YM34 5375-5405
地层对比
YM34-H1 5365-5410
YM35 5570-5620
地层对比
阻率高,电极的接地电阻大,电流强度小;反之,
电流强度大。因此,通过测量电流强度,即可反
映井壁地层电阻率的变化。
二、全井眼地层为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 1、仪器特点
除4个极板外,在每个极板左下侧又装有
翼板,翼板可围绕极板轴转动,以便更好地与
地层接触。
每个极板和翼板装有两排电极,每排12个 电极,共192个电极。井眼覆盖率达80%(8.5 英寸的井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