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述 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试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二
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 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
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 争
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 都要增加生
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 些
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例如, 每
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 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
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等. 有些公共物品虽然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他性, 但有时排除成本
太高,因而经济上不可行.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 享用
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 的
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 是区分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9. 述 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试 答: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 是
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 分析和
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 职能
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其一,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只要存在着政
府和财政,这 种功能就不会消失. 财政职能要说明的是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或其他经济主体
之间的相互关 系和相互影响, 而不在于罗列或说明财政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组织收入与安
排财政支出原本 是财政部门的本职工作, 如果将筹集资金和供应资金概括为财政职能, 实
际上没有理论升华, 并没有增添什么新意, 不会对财政工作起理论指导作用. 财政职能所指
示的恰恰是财政同其 他经济活动和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其二, 政府与市场关系 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者说是经济体制转轨 ) 的基本问题,
或 中 所以政府与市场关系是重 新认识财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 也同样是分析财政职能的
基本立足点. 离开这个基本立足点, 既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概念,
也不可能准确地概括财政的职能. 其 三, 经济学研究国民生产总值 ( 国民收入 ) 定及分
配时采取部门法, 或 决 将整个国民经济分为 政府,企业 ( 体 ) 家庭( 人 和对外四个部
门.研究财政同其他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也 集 , 个 ) 就是研究政府,企业,家庭和进出口
之间的关系.因而从四个部门的相互关系出发,也是分 析财政职能的另一种思路.
2. 般 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答: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 行
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 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
买商品或享用服 务,钱多多买,钱少少买,无钱就不能买.总之,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
性.而公共 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
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 品.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提供的角度看,非
竞争性意味着:如果公共物品按边际成本定价, 那么公共物品由私人部门提供就得不到他所
期望的最大利润, 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 纯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消费的
角度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 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即使从技术上可以
排他,但花费成本太大.因此,消费者不会自 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
中受益. 其三, 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
一方 面,政府具有社会职能,因而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追求社会目标,是政府本来
应 当承担的职责;另一方面,政府是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政府拥有向社会成员征税的权力,税
收是保证纯公共物品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 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
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 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 是政府的
首要职责. 财政学关心的问题是政府提供公共物 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 以及合理 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
支出的规模. 为此, 我们需要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的政治决策程序,加
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尽可能减少效率损 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