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育普及和提高的重要环节,它既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课余生活,又是开拓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
农村学校如何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搞好课余体育训练工作,适应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提高学校体育竞技水平,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正确定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
课余体育训练既是课余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又是运动训练体制的一个组成环节,它担负着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任务。
只有全面认识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目的、任务,才能正确地引导它朝着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健康地发展。
近年来,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如何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抓好课余体育训练,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动机,培养他们的兴趣呢?首先,通过学校的墙报、宣传栏、图片、举办讲座等形式,营造出浓厚的体育氛围,让学生在感观上感受到体育的内涵和魅力。
以历年学校体育运动队的光荣历史作为平台,激励学生向可以看得见的目标迈进和跨越;其次是定期组织体育节、艺术节、体育联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来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再次,体育竞赛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合理安排一些竞赛活动,依实
际情况在表扬、肯定的同时,运用适当的、适时的批评,展现课余体育训练的挑战性;最后,开展“体育校园之星”“班级体育之星”等评选活动,凡是参加县级以上比赛的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并在校内利用宣传栏、展板进行宣传,加大对学生的鼓励。
二、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寻找课余体育训练的最佳方法
提高训练质量是搞好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关键,而学生、家长、班主任则是发展和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第一要素,加强多方合作、依靠各方力量是搞好农村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最佳途径。
通常情况下,参加体育训练的学生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为了把此问题的负作用降到最小,并使两者能够向相互促进的方向发展,就要做好和家长、班主任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各阶段的身心状况,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多方面关心、照顾,促进学生从思想深处明白学习与训练同样重要,促使他们能更加努力学好其他各门功课。
体育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在每堂训练课后,反思训练效果,还应该经常看一些体育教育理论书籍和一些教学杂志,并尝试着把别人的好办法有选择地运用到切身的训练之中,日积月累,提高自身训练水平。
三、加强科学训练和管理,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在课余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应始终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其思想、观念、情感、意志、道德等行为特征很容易外露,对学生在训练课中表现出良好的思想行
为和拼搏精神要及时做出肯定,给予鼓励。
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加强集体的协调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体育风尚。
中、小学阶段的课余田径训练要适应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训练量不宜过大,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在训练过程中严格要求,强调质量,以基础训练为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要防止采用大强度训练,以保证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增进健康。
只有经过反复多次的重复练习,才会提高练习的效果,为承受较大负荷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中长跑训练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训练中一步一步适应并提高,这是科学训练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农村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要使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成为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