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 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及评价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与方法 课件
第九章 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及评价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与方法 课件
出的严格要求和面临的现实任务,是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制
定的主要瓶颈之一.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污染物
种类和污染介质的类型.
发展、研制和改进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对污染土壤修复
标准的确立意义非常重大
污染物、环境介质与修复技术
污染物类型
金属 有机污染物
环境介质
修复技术
地下水、土壤 植物修复、固化技术 地下水、土壤 生物修复、化学浸提等
的浓度 污染土壤不致使在田间操作的人员造成毒害。
2.3 综合研究法
综合上述两种方法,研究确定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或污染土壤的修
复基准,是一种更为可取的研究方法。
通过把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定为2-4个级别。一般最简单的定为3级。
无污染土壤,即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小于或等于背景值;轻污染土
壤,即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范围在背景值到最高容许量间;重污染 土壤,即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大于或等于最高容许量。
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研究是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制定的基础, 因而也是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检验和评价的基础性工作。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制定远落后于修复技术的研究,很难说
明污染土壤修复到何种程度可以认为是清洁的。
2 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研究方法
2.1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法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概念:是指应用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土
环境质量标准:是以环境质量基准为依据,并考 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制定的, 并由国家管理机关颁布,一般具有法律强制性和社会 可接受性。
土壤修复基准:指通过土壤修复或利用各种清洁技术
手段,使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对人体健康
和生态系统不构成威胁的可接受水平
土壤修复标准:指被技术和法规所确立、确认的土壤清 洁水平,通过土壤修复或利用各种清洁技术手段,使 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 统不构成威胁的技术和法规可接受的水平
种因素.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应该全面考虑、综合设计,特别是
要基于对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深入研究的各种成果
2.1 技术清洁水平
修复技术水平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首先应该建立在 污染土壤清洁技术发展的现有水平的基础之上,需 要根据技术水平的发展适时地进行适当的目标调整 与目标“提高”.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现有水平,尽管得到了较大发展,但 仍远远不能满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对污染土壤修复所提
二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制定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是在污染土壤修复基准
的基础上,考虑社会、技术、经济等综合因素
制定的法律规范
这些标准是衡量各污染点或污染场地经过人为修复后清洁程 度尺度的表征.
由于“清洁”的概念是相对的和主观的,对“清洁”进行测
度需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土壤的自身背景水平、生态系统
安全与人体健康影响、经济可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多
的效果
运用土壤环境地球化学法制定污染土壤修复基 准时,需注意的几个因素
土壤中各元素的存在形态
土壤酸度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粘粒含量
2.2 土壤生态效应法
指根据土壤中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的影响 来确定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基本思想是通过确定污染
土壤对其生命组分能够造成不可逆影响的阈值,来确
定污染土壤修复到什么程度是清洁的
根据土壤生态效应法确立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 主要依据
污染土壤对人直接接触的生理毒害作用,包括皮肤摄取和直 接接触等 污染土壤对人间接接触的生理毒害作用,其中包括污染土壤 对饮用地下水的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飘尘吸入体内的 影响以及食物链的积累等
以对作物减产10%时的土壤污染浓度,作为最高容许含量
第九章
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及评价
当前,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污染生态学和环境 工程学的学科前沿和重要的研究内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得到了 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相应加大力度开展了污染土壤 修复基准的研究,包括从污染生态毒理学或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
提出了一系列土壤最大允许浓度和最高限量.通过研究,从国家
壤及其环境中物质迁移运动、分散富集规律及其成土因素关系
的科学,以揭示土壤发生演变规律,是土壤学的一个分支科学, 是地球化学和土壤学交叉的科学,并与农林牧业生产和发展、 环境保护甚至与人类健康等都密切相关 运用土壤环境地球化学法来制定污染土壤修复基准,主要根据 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学含量来确定土壤环境质量基准,通过修复 后的土壤质量与该基准进行比较来确定土壤修复的程度和修复
所列出的这些检出水平的极限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
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研制和仪器设备的改进以及研究方法的
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
改善检测能力、降低检测极限值,是现代环境分析化学的主
金属、有机复合污 染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地下水、土壤 土壤淋洗、植物修复等
地下水、土壤 土壤蒸汽浸提技术等
仪器可检出水平
制定的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是否可行,首先要从分析技 术上加以保证. 为了解决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实现对土壤环境中污染 物的准确识别和对低污染水平的测定,就需要发展相
应的分析技术、研制标准的分析方法.
(临界值),对有些有机污染物,还要考虑它们在土壤中的 变化后产物的毒性
在土壤-植物-人(动物)系统中,以作物可食部分不超过 食品(饲料)标准时该土壤污染物浓度作为最高容许含量
以对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明显减少或活性降低时该污染物浓
度作为极限值
不致使地表水、地下水产生次生污染时,土壤中该污染物
或区域水平上逐步确立或建立污染土壤修复的标准.这一工作由 于对农产品安全与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受到欧美等
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
一 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及环境质量标准
1 一些概念
环境基准:由污染物同生态系统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 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以人为核心,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 等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 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 按保护的对象分为保护人体健康的环境卫生基准值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环境 生态基准值。 是制定环境标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