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第一篇政治的性质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什么是政治1、一些基本的政治观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3、政治的定义二作为博弈的政治1、政治博弈的要素2、政治博弈的规则3、政治博弈的类型三政治的地位第二节政治学一什么是政治学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2、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3、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三政治学的范围1、政治学的分支学科2、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第三节政治学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1、历史唯物主义2、阶级分析3、制度主义二当代政治学方法论1、行为主义2、理性选择主义3、新制度主义第二章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节权力与权利一政治权力的概念二权力的类型1、强制性权力2、功利性权力3、操纵性权力4、人格型权力三权力、权威与合法性四权利1、公民身份问题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第二节法治与民主一法律与制度二法治三民主第二篇政治意识第三章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第一节政治文化一政治文化的概念二政治文化的内容1、政治认知性成分2、政治情感性成分3、政治评价性成分三政治文化的类型1、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2、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四社会资本五政治文化的功能1、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已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2、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3、政治文化决定着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4、政治文化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第二节政治社会化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三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1、家庭2、学校3、同辈团体4、工作场所5、大众传播媒介6、选举及其他政治活动场合7、社会政治组织四政治社会化的功能第四章意识形态第一节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一意识形态的概念1、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2、曼海姆对两种意识形态的区分3、韦伯的信仰体系二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1、现实性2、总体性3、阶级性4、相对独立性5、依赖性第二节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1、马克思主义2、民主社会主义3、新自由主义4、新保守主义5、社群主义6、民族主义第三节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一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二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1、保护团体内部团结和稳定性2、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3、动员团体全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4、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出现5、规范团体之间的关系三意识形态的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意识形态的特征与经济增长2、意识形态变革的滞后性及其影响3、意识形态的变革方式与经济增长第三篇政治体系第五章国家第一节国家起源与国家的目的一国家的起源1、国家神权说2、国家社会共同体说3、社会契约说4、国家统治说5、国家的目的6、国家的本质7、国家的基本目的8、国家目的的矛盾性9、国家能力第二节现代国家建设1、现代国家的含义2、民族与现代国家建设3、阶级与现代国家建设二现代国家建构的危机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1、现代国家建构的危机2、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第三节国家类型与国家形态一划分国家类型的方法与标准二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的划分1、奴隶制国家2、封建制国家3、资产阶级国家4、社会主义国家三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标准的划分四以政治治理形式为标准的划分1、集权主义国家2、分权主义国家五国家形态1、失败国家2、依附性国家以及相关国家形态3、自主性国家第六章政府第一节政府体制理论一政体论二政体类型1、君主制2、共和制第二节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机关一中央政府的制度类型1、总统制的中央政府2、内阁制的中央政府3、混合型的中央政府4、中国的中央政府二行政机关1、官僚制理论2、官员行为理论3、行政机构的作用第三节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一国家元首二立法机关1、议会主权2、立法机关的结构3、立法机关的职权4、中国的立法机关三司法机关1、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制度2、中国的司法制度第四节国家内政府间关系一单一制国家二联邦制国家第七章政党第一节政党理论一政党的概念二政党的类型1、按理念的本质和角色来划分2、按集权的程度来划分3、按政党对党员的控制能力来划分4、按团结性来划分三政党的作用1、目标制定2、利益表达3、动员和社会化功能4、精英的形成和遴选四政党的适应性问题第二节政党制度一政党制度的含义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1、资产阶级政党的起源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1、一党型2、中国的政党制度第八章政治社会第一节利益集团一利益集团概念的界定二利益集团的分类三利益集团与资本主义政治1、集中各种利益2、政府的助手3、制约政治权力4、利益集团的弊病第二节新型社会组织一新兴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二新兴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1、参政议政2、政府助手三新兴社会组织的政治作用1、影响政府决策并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2、民间组织的活动改善了政府的形象,增强了公民的政治认同感3、民间组织的自治实现了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目标4、非组织性的基于共同利益之上的潜在利益群体的活动直接改变了政府的行为第三节新闻媒体一作为一种权力的新闻媒体二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三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1、传播信息2、影响舆论3、设置议程4、政治社会化5、监督政府第九章政治人第一节政治人与公民一政治人的含义二公民第二节政治家一政治家的含义与政治家的产生二政治家的类型1、阶级标准2、职业类型3、历史标准4、人格类型三政治家的责任与作用第四篇政治行为第十章政治统治第一节政治统治理论一政治统治的若干理论1、精英统治论2、多元统治论3、无统治阶级论4、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论二政治统治的本质第二节政治统治的过程与方式一政治秩序的确立二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过程三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第三节政治统治的类型与规律一政治统治的类型1、以合法性为基础的政治统治2、以阶级为统治基础的政治统治二政治统治的规律与政治统治的失败第十一章公共治理第一节公共治理的概念与原则一统治与管理二治理、善治与公共治理三公共治理的原则1、参与原则2、透明原则3、责任原则4、回应原则5、协作原则6、合法性原则第二节公共治理的模式一市场化治理二弹性化治理三多中心治理四公民治理第三节公共治理的实践一国家治理二城市治理三跨地区治理1、经济合作区域联盟2、大都市区四公共资源治理第十二章政治参与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含义一政治参与的定义二政治参与的价值争论三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机制1、投票2、选举3、主动接触4、政治结社第二节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一社会经济发展二社会环境与社会地位三政治制度1、政治平等和自由2、政党制度四政治心理第三节政治参与的作用一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二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三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第五篇政治发展第十三章政治现代化第一节政治现代化理论一政治现代化的概念二政治现代化的道路1、英国式道路2、德国式道路第二节现代化进程中的革命与改革一政治革命的含义1、革命的含义与革命的类型2、政治革命的条件3、政治革命的作用二政治改革1、改革的含义2、改革的战略第三节现代化问题一腐败二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三现代性与风险社会第十四章政治民主第一节政治民主理论一民主的含义1、古典民主主义2、精英民主主义3、多元民主主义4、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5、协商民主理论二政治民主的相关变量1、经济发展和民主2、政治文化和民主3、社会自治和民主第二节政治民主的制度化类型一资本主义政治民主二社会主义政治民主三转型中的民主政治第十五章人权第一节人权的含义一人权概念的演化二人权的概念和性质三两种人权观四人权实现的条件第二节人权的基本类型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1、生存权和生命权2、平等权3、自由权4、政治参与权二社会和经济权利1、劳动和休息权2、社会保障权3、财产权4、受教育权三民族权利1、民族自决权2、发展权3、和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