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发表时间:2019-07-12T10:48:51.1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作者:索清华[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126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的进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理论上,许多业内人士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篇文章不会重复。
下面从实践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公路施工技术的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道路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道路建设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道路施工中,重视道路重要部分工程技术研究,抓好重要部分工程质量,保证道路质量,甚至对整个经济高效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一、现阶段我国公路施工技术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的知识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的规范和教科书,由于采用冷处理普通钢筋作为预应力筋,生产工艺和设备简单,符合当时的国情,有利于促进预应力混凝土的快速发展。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
但由于当时苏联的设计规范主要针对构件的截面计算,很少涉及构件和结构的设计,尽管我国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改进,但仍未能摆脱前苏联预应力混凝土的本质。
因为各种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它不仅体现在各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发展中,而且体现在高强度钢和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
本文在研究和应用后张法、后张法、有粘结法、无粘结法、后张法等方法以及配套的各种锚夹工具和张拉设备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预应力施工的成套技术。
在公路工程应用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种类在不断发展中越来越丰富。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土木结构技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程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路基填料的性能及其压实效果将影响后期路基施工质量。
目前,提高填土要求和压实技术是提高路基施工质量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应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强度,在选择路基填料时应引入路基的概念。
我国的地基压实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大吨位路基压实机在路基压实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压实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对提高路基压实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特殊潮湿地区的路基压实,施工难度大,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压实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研究了石灰土挤密桩、轻质路堤、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方法。
我国路基防护工程技术越来越成熟,包括边坡防护(如砌石防护、防护墙、植草等)、侵蚀防护(如传统砌石、挡土墙等)、挡土墙防护(如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等)。
3公路路面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刚性大、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好、线形平顺美观等特点。
它不仅适用于交通量大的城市出口路段,而且在改善山区公路路面等级建设方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路面施工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材料各项指标、施工机械设备的符合性和施工工艺的连续性。
工程材料是公路桥梁施工的材料和技术基础,是直接影响公路桥梁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广泛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是节约水泥、减少混凝土硬化收缩的正确途径;正确使用精磨压路机和照明作业,可大大改善路面。
平面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在材料采购方面,要注意材料的质量,这是决定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
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工期和路面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查,以选择符合技术标准的材料。
常用的沥青标号为AH-90和AH-110;另外,搅拌设备的选择。
使用也很重要,因为它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质量和产量,所以搅拌设备应满足工期和工作连续性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取决于摊铺机,这就要求效率高;压路机采用双轮V型联合作业。
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
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检测各项指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路面质量。
4公路改造新旧公路接头施工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的快速发展和公路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有公路的承载能力和通行条件逐渐不能满足需要,应进行公路改造。
翻修通常会加宽一侧或两侧的原有路面。
具体部位的处理包括边坡处理、路基处理和路面处理。
由于原路堤边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公路填料的要求,因此改造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密实度与同一水平新填路基的控制相一致,处理厚度与新的填充厚度一致。
现有的路基处理方法包括开挖台阶和土工围栏处理。
路面处理较为复杂,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较多。
最重要的是旧路和新路达到相同的指标,以保证改建公路的交通条件和承载力满足预期要求。
5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一直是路基路面施工研究的薄弱环节。
一般在桥头安装叠合板,但一旦叠合板损坏,不仅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而且使施工难度大,维修费用高。
有些国家不在桥头堡搭板,如德国、意大利等。
这样,后台填土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对填土和压实有较高的要求,或铺设土工格栅、填充聚乙烯块等特殊的结构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桥头跳车是处理桥后软基的一项重要措施。
目前国内的处理措施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降低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振动碎石桩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灌浆法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夯实地基基础,提高地基承载力。
加力,减小沉降,减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
如果在桥梁过渡段排水不妥善处理,水会沿桥台路基连接向下渗水,这将降低路面结构层的稳定性和路基和地基的稳定性,加剧交错桥台。
因此,应根据台背填料类型、降雨资料和渗流量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
二、公路施工技术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每年建设项目的数据,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公路工程建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大项目。
具体问题如下:1部分公路不应在岔口处设置平面开口,以满足村民出行、居住和企业的需要,严重影响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2路面不平整问题也很严重。
首先,由于道路施工时间长,路基沉降造成路面不平整;其次,施工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整造成路面起伏,给车辆的安全行驶带来障碍。
交通事故多发生在笔直路面与起伏路面的交叉口。
3我国国土辽阔,地理、水文环境各异。
一套标准规范不能适用于项目的所有领域。
因此,公路工程技术在各地区的应用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具体如下:(1)在沙漠地区,由于缺乏沙、粘土等常见的筑路材料,水资源严重匮乏,很难达到当地材料采购和降低成本的目的,这就需要强有力的道路工程技术来指导项目的完成;(2)在黄土地区,由于特殊的通用电气长期侵蚀、滑坡、湿陷等形成的地貌环境严重。
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为保证行车安全和畅通,必须采用公路工程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路基的稳定性;(3)在我国某些地区,交通经常受到雪害的阻碍,不能顺利通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公路工程技术;(4)在隧道和桥梁的施工过程中。
一些地区经常出现隧道、桥梁等只能开挖的问题,对公路工程技术要求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5)后张法是桥预应力构造施工的重要部分,在施工中产生预应力或高或低的偏差,对构造的负荷影响不大,但对预应力构造的使用性能(变形、裂缝等)产生直接影响,国内外预应力构造的使用情况已经实现被证明。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钢束腐蚀),由于预制结构的使用年限大于人们预期的年限,预制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必须认真精确,并应采取措施解决钢束腐蚀问题。
(6)在中低水平的道路上,道路和桥梁的转移段的桥头跳跃病害对车辆的舒适行驶。
性影响不明显。
主要是中低档道路车速慢,桥数量少,道路平坦度较差,人们对驾驶舒适性一般较低,但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公路却很明显有这样的现象。
桥的弱点,容易发生裂缝和桥的凹陷。
因为实际的工程路面构造层和桥面构造层的施工不同步,海拔控制有产生误差的可能性。
三、解决办法对于以上的问题,我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严格按照《道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安全技术标准施工,我国的技术标准已经比较完善,解决工程过程中的道路施工技术问题,依靠建设者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工程。
2.道路施工设备及所选材料适应特殊的地理和地质水文环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和革新。
在上述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如果不能适应环境的设备和材料完成道路工程,就不能在当地采访,通过不断的设备革新和材料革新,创造出适应。
某些地区的设备和材料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
3.对于已经建设的道路,尤其是因下沉、裂缝造成的路面不整齐等问题发生的道路,为了保障车辆的安全通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道路工程技术体系是必要的。
4.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加强后张法的预应力张引前的准备工作,保证张拉、压水等施工技术质量管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现有施工水平。
结束语当人们高兴科技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时,科技对社会应用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作用。
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由人决定。
也根据具体的社会地理和地质环境。
切实做好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认识和理解施工中的各项目、分部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的要求。
及时进行技术革新、制度革新,促进道路工程技术道路建设的普及应用,创造和谐的社会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1]降萍.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J].青海交通科技,2011,22(21):21-23.[2]张敬标.高速公路路基修筑监理应注意问题探讨[J].安徽建筑,2012,11(12):77-79.[3]关清辉.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1,11(08):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