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GMP区域调节压差的方法
网上有些文章会说明压差式靠余风量保持平衡的,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
首先从概念上说明,风量不是一个固定的容积量,它的单位是m3/h,显然它是一个状态量。
而压差的存在是因为房间内有大于/小于该房间的送风容积量,而同时存在排风量与送风量相同,才能保持一定的压力平衡。
GMP区域分为受控区域与非受控区域,受控区域中的压差是靠自动化控制的,我们一般通过控制柜的面板进行监控与调节。
该自动化控制主要靠调节排风VAV阀门进行,比如:假设一生产车间的送风量为600m3/h,排风与送风量一致,原压力为+15Pa,现在要提升至25Pa,只需要将控制柜上的压力调节至+25Pa,控制系统会反馈到VAV排风阀上,该VAV会先减少排风量,排风量减少,送风量不变,会导致房间压力越来越大,这时VAV阀门会恢复至600m3/h,此时房间内的压力也会刚好达到+25Pa,送/排风量也达到平衡。
但是进入GMP区域都是由非GMP区域过渡的,这些区域一般不会使用VAV变风量调节阀,而是使用CAV定风量调节阀,这也是从成本上考虑的。
换言之,没有VAV自控,那就需要通过CAV的手动控制进行调节。
那么问题来了,定风量阀是需要手动调节的,假如开门或者关门打破压差平衡,那我们就需要时刻爬上去调节?很显然有其他因素影响压差的平衡,那就是漏风量。
无论是GMP区域还是非GMP区域,门缝的漏风是绝对存在的。
所以上述中的排风量就要包括漏风量了。
那么没有VAV阀门我们也就能解决压差的问题了。
假定,换衣间的压差需要提高+5Pa,那么可以通过调增大送风口风量或减小排风口风量。
此时压力会上升,随着压力的上升,单位面积内的漏风速度会上升,漏风量会增大,直到送风量与排风口+漏风口的风量相同,则该房间的压差上升并且保持平衡。
当然,由于手动调节,需要多次调试才能达到满意结果。
在这次overhaul期间,我发现基本每扇门底部都有门刷,门刷不是密闭的。
设计者为什么要留下门刷这块容易漏风的误区呢?有如下原因:
1.调试期间有压差测试,但是压差测试只能通过一根软气管通向门的另一侧。
有了
这个底缝,压差试验就很容易解决。
2.门刷自身功能:自净开关门时产生的地面污染。
3.产生一定的漏风量,便于调节房间压差,而且可以通过漏风的气流方向能判断出
压差梯度,便于管理。
Aleaza Tan
2016.12.A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