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综合练习1—2

文学概论综合练习1—2

综合练习一一、填空题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宇宙、作品、艺术家和观众。

2、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度物象而取其真”等类似主张,反映了文学观念的模仿论;中国古典文论中的“风教”或“教化”说以及西方的“寓教于乐”说等类似说法,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实用论;我国先秦的“诗言志”之说,反映的文学观念是表现论;孔子提出的“兴于诗”说法以及歌德《浮士德》的创作实践,反映的文学观念是体验论;20世纪文学理论普遍倾向于“语言是创造意义的东西”、“相信语言的地位高于意义”等之说,反映的文学观念是语言论;在文学读者问题上,“强调阅读是处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读者的阅读行为”之说,反映的文学观念是文化论。

3、文学作品的意义或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它和主体的关系。

当文学作品孤立存在时,其价值和功能此刻都处于潜在状态。

4、文学给予我们的形象感,是我们在感受和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依靠联想和想象才形成的。

5、我国文学理论遗产十分丰富,先秦的《尚书·尧典》里就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

到魏晋时期出现了第一部文学理论论文,它是曹丕的 <<典论.论文>> ;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则是刘勰的 <<文心雕龙>> ;到唐代则有司空图的 <<二十四品诗>> ;到清代则有金圣叹的《六才子书》,还有李渔的 <<闲情偶寄>> 。

6、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 <<文艺对话集>> 以及亚里士多德的 <<诗学>> ,是开文艺理论研究先河的代表作品;在古罗马,则有贺拉斯的 <<诗艺>> 。

集西方文学理论思想之大成的则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和康德,他们的代表著作分别是美学和三大批判。

7、有“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是文学阅读过程中(差异性)的特征。

8、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

9、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意识形态批评都是兴起最早而又影响深远的一种批评形态。

10、人们形容美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或说读完某种作品“余味无穷”等,讲的都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审美效果。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入题后扩号内)1、关于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下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B )A、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对象,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目的。

B、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

C、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客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目的。

D、现实世界是文学活动的目的,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文学活动的产物。

2、“诗言志”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用的基本认识,它出自于( B )A、两汉时期的《诗大序》B、《尚书·尧典》C、曹丕的《典论·论文》D、钟嵘的《诗品》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 D )A、曹丕的《典论·论文》B、陆机的《文赋》C、严羽的《沧浪诗话》D、刘勰的《文心雕龙》4、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 A )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B、贺拉斯的《诗艺》C、狄德罗的《论戏剧艺术》D、康德的《判断力批判》5、西方文学理论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C )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C、黑格尔D、别林斯基6、文学作品的倾向性最主要的是指作家表现在作品中的(D )A、思想认识B、理想抱负C、情绪情感D、审美价值取向7、历史上关于雅的表述方式是( B )A、寓庄于谐B、阳春白雪C、曲高和寡D、文以载道8、文学属于下列哪种艺术类型( C )A、视觉艺术B、听觉艺术C、语言艺术D、空间艺术9、抒情性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美学特征是(A )A、抒情B、叙事C、写景D、表现人物10、文学的主题来自:BA、作家的立言的本意B、接受者发现和阐发的审美意义C、蕴涵在文本形象中尚未揭示的审美意义D、读者随意添加的意义三、判断题1、许多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理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2、文学理论研究可以指导、影响文学创作活动,但文学创作对文学理论研究却不起什么作用。

(×)3、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文学创作对于社会生活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作家的创作只能是被动的,只能臣服于生活。

(×)4、幻想性文学作品的内容大都不是现实生活,所以不能说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5、文学批评是一门科学活动。

(√)6、文学批评应该坚持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

(√)7、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8、诗与应用文的区别在于句子的排列方式。

(×)9、语言直接塑造形象。

(×)10、大量使用成语可以产生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1、共鸣:(1)共鸣是读者阅读过程中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

(2)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形:一是指读者与文本作者发生共鸣,二是指读者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3)共鸣是阅读过程中读者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达到强烈程度的表现,(4)同时也离不开读者对文本意蕴的深入的感受和理解。

(5)因此,共鸣是文学阅读的高峰。

2、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

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

3、文学活动:文学活动即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4、文学的社会过程:指将文学社会文化,培养文学社会性,使社会成员能够接受的过程,广义的是指文学的学习过程.5、作者角色:(1)作者角色是指作者处于文学写作状态的介于现实与审美之间的想象或虚拟型人物。

(2)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设想,自己属于某种既非现实个人也非作品人物的特殊角色,从而可以灵活地时而化身为作品人物,时而抽身出来充当旁观者。

五、论述题1、举例说明什么文学形象及三种文学形象的特征.文学形象及其三种类型的特征:1.在文本中呈现的.2。

具体的感性.、具有艺术概括性.3。

能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1.语象主要是指非描摹性的、但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

2.形象的特点是语言的描绘能使人联想到某种物象。

3.意象是指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形象。

2、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系统中的地位. 详见教材31页综合练习二一、填空题1、文学就其本质来说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第二,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第三,文学要表情达意。

2、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有:语言系统、表意、蕴藉、阅读期待和开放。

3、文学作品内容总是与特定的时期与特定的社会生活相关联,这就是文学的环境和背景。

4、文学作品表现作家的思想情感是文学活动创作的必然表现。

5、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升华。

6、作家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首先体现在他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上;其次,还表现在他对社会生活感悟表现上。

7、既然文学作品一定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那么,文学就必然要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8、文学作品只有具备世界性,才能在世界文中获得应有地位,才能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9、文学的世界性是指之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或彼此影响、认同的全人类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上的人道主义观念。

10、古希腊、罗马时代已经存在的崇尚自由,追求理想与个性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直接的思想源头。

在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入题后扩号内)1、对于文学概念范畴的说法,下面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D )A、文学反映社会生活B、文学是“人学”C、文学是精神现象D、文学是服务政治的工具。

2、“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传达出这种感情,是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这段话是什么人对文艺概念的概括。

(B )A、莎士比亚B、托尔斯泰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3、典型人物具有的最重要特点是(B )A、单一性B、整体个性C、类型化D、形象性4、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源头是( A )。

A、古希腊、罗马文化B、希伯莱文化C、欧洲古代文化D、启蒙主义5、文学的世界性意味着文学民族性的丧失,这种说法对吗?正确的评价是( C )。

A、对B、错C、不完全对D、无所谓对错6、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来解释什么是文学,大约是最古老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认识方式。

这反应出的文学观念是( A )。

A、表现说B、模仿说C、实用说D、客观说7、以下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类型的作品是(D )A、《阿Q正传》B、《红楼梦》C、《西游记》D、卡夫卡的《变形记》8、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主要体现在(B )A、抒情性B、个性化C、客观性D、写实性9、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是( D )A、作品多B、作品销售量大C、题材新颖D、创作个性10、在阅读作品时,阅读主体与其构成“同构性”的作品一拍即合,并和作品产生共鸣,往往与他的(C )有关。

A、期待视野B、召唤结构C、分析评价D、阅读经验三、判断题1、文学的惟一源泉是社会生活,所以艺术家一般说来是“自然的奴隶”(×)2、幻想性文学作品(历史题材的作品、改编它人的作品)的内容大都不是现实生活,所以不能说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3、在广义文本的意义上,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就是一个由各种文本形式组成的一个大“文本”。

(√)4、真实性是文学创作的生命,所以虚构的文学作品没有什么价值。

(×)5、文学创作要求客观真实,所以不能有任何倾向性。

(×)6、文学作品反映的都是特定的民族社会生活,所以无所谓文学的世界性。

(×)7、在文学文本的构成中,现象层既是语言层的所指,又是意蕴层的载体。

(×)8、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种互动性的关系。

(√)9、文学形象在很大的程度上说就是文章形象。

(×)10、文学可以描写丑,但并不是为了展览丑,而是为了否定丑、揭露丑,使之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1、表现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己于人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2、文学的倾向性::对于同一部文学作品的认识和评价,历来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

尤其是在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上,甚至有着截然相反的多种意见,表现得极为复杂。

这就是文学的倾向性。

3、什么是文学阅读:(1)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