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鱼类增殖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鱼类增殖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编制说明及概况.......................................................................- 1 -第二章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 6 -第三章施工目标 ..........................................................................................- 7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 9 -第五章土方明挖 ........................................................................................ - 11 -第六章土石填筑 ........................................................................................ - 12 -第七章砌体工程 ........................................................................................ - 13 -第八章钢筋工程 ........................................................................................ - 15 -第九章模板工程 ........................................................................................ - 20 -第十章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24 -第十一章混凝土工程................................................................................. - 26 -第十二章预埋件埋设................................................................................. - 36 -第十三章建筑与一般装修工程.................................................................. - 42 -第十四章道路工程..................................................................................... - 43 -第十五章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 54 -第十六章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及技术组织措施........................................ - 56 -第十七章保证安全的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 61 -第十八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 67 -第十九章土建与安装在施工中具体配合措施 ........................................... - 69 -第二十章成品的保护................................................................................. - 71 -第二十一章创标化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 73 -附表一: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 - 76 -附表二: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 - 77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 - 78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 - 79 -第一章工程编制说明及概况1、工程概况拟建的某电站鱼类增殖站位于某水电站坝址下游、某县城上游约2km的大渡河右岸临河坡地上,行政区划属某县泸桥镇,国道G318线从场地西侧通过,交通方便。

包括综合楼、蓄水池、苗种池、辅助用房、孵化车间和亲鱼池等工程。

综合楼和辅助用房的结构形式拟为砖混结构,孵化车间的结构形式为单层框架结构,其中辅助用房和综合楼基础形式拟采用条形基础,孵化车间基础形式拟采用扩展独立基础;蓄水池、苗种池、亲鱼池等无上部结构,基础形式均为板式基础。

本项工程分部工程划分为:场平工程、综合楼、辅助用房、孵化车间、门卫房、3×3苗种池、5×5苗种池、饵料池、亲鱼池、场内道路、泵站系统、室外给排水、场地围护、一般项目、工艺设备、变电及室外配电共16个分部工程,工程量清单以该分部工程划分组别。

某电站鱼类增殖站工程涉及的永久设备主要有孵化槽、暂养池、产卵池及其抽水泵站相关配套设施,主要设备清单见表1-1。

主要设备及技术规格一览表表1-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2.1水文气象某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南部,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递变显著,水平过度明显,干湿季节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其特点为干燥、多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不足,昼夜温差较大。

水库淹没影响所涉及的河谷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5.5。

C,极端最高气温36.4。

C,极端最低气温-5。

C,≥10。

C积温达4788.4。

C,多年平均蒸发量1526.9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6%,最大风速15.0m/s,风向NNW。

全年降雨量多集中在5-10月,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90%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642.9mm,历年最大降雨量72.3mm,年平日照时数为1323.6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79天。

大渡河洪水主要由降水形成。

受高程、地形及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洪水具有流量大、缓涨缓落,历时较长的特点。

最大涨率每小时仅约100m3/s,过程多呈复峰型。

大中洪水一次历时一般5~11天,若遇大面积和长历时降雨可形成特大洪水,洪水历时会更长。

流域主汛期为6~9月,年最大流量多出现在6、7月份,以7月份出现的机会最多,约占50%左右,8月份出现年最大流量的机会较少,约占10%左右,9月份又相对较多,约占20%左右。

各主要水文站年最大流量在各月发生次数见表2-2。

据某水文站1952~2003年统计资料,年最大洪水一般发生在6~9月,出现在7月份的机率最多,占总频次的51.9%左右。

年最大洪峰最早发生在6月16日(1971年),流量为3720m3/s,最晚发生在9月21日(1974年),流量为3540m3/s。

年最大洪峰系列最大值为5800m3/s(1992年6月29日) ,年最大洪峰系列最小值为2090m3/s(2002年6月24日)。

2.2工程地质某水电站鱼类增殖站场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川西北丘状高原东南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北为巴颜喀拉山脉南东段,东靠邛崃山脉北段,西依大雪山山脉,为横断山系北段的高山曲流深切峡谷地貌,山势展布与主要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呈近南北向展布。

场区所处区域为深切曲流河谷地貌,河谷下部呈明显“V”形谷,局部为峡谷,中上部为宽谷。

在3600m以上,特别是4200m以上的高山区常见冰斗、刃脊、角峰、“U”形谷(悬谷)等冰蚀地貌残迹及高山“海子”(古冰川、冰斗、冰湖的残余),表明第四纪晚更新世有过山谷冰川活动(属青藏高原末次冰期)。

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河谷形态以“V”型为主,“U”型相间,沿河两岸可见Ⅰ级阶地断续分布,Ⅰ级阶地拔河高度8~15m,属堆积阶地;Ⅱ~Ⅵ级阶地多经后期改造分布零星,以堆积~基座阶地或基座阶地为主。

总体反映出第四纪以来该区强烈上升隆起,河流急剧下切侵蚀以及冰川作用强烈的特点。

区内地层除寒武系缺失外,从前震旦系到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岩浆岩出露较广,主体以晋宁-澄江期侵入岩为主,喷出岩次之。

晋宁-澄江期侵入岩广泛分布于南北向构造带的大渡河两岸和二郎山一带,岩性以斜长花岗岩、花岗岩、闪长岩为主(习称“康定杂岩”),某水电站库坝区即位于“康定杂岩”这一古老的结晶地块上。

第四系各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松散堆积层沿河谷及谷坡分布,冲积洪积广泛分布于沟口、河床及两岸阶地,残积、崩坡积、冰碛、冰水堆积主要分布于山顶平台及缓坡地带某水电站鱼类增殖站场区位于大渡河右岸临河坡地上。

长约180m,宽约80m,平面上沿南北方向呈长条状。

场地总体西(后缘)高东(前缘)低,起伏不大,高程1312 ~1322 m,高差约10 m。

场地斜坡坡度5°~15°,坡体物质组成为漂卵石砾石土,表层较松散;场地后缘为冲洪积的覆盖层堆积体。

大渡河从场地前缘流过,场地高出河面约2~10m,河流由N流向S。

某水电站鱼类增殖站场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层(Q4al)、以及冲洪积堆积物(Q4al+pl),岩性为漂卵砾石层、含漂(块)卵(碎)砾石层,下伏基岩主要为元古代晋宁-澄江期闪长岩,基岩埋深大于70m。

各地层性质描述如下,其各层间的相关关糸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冲积层(Q4al)漂卵砾石,为河流冲积物,灰色,分布于场地临河浅表层。

漂卵砾石成份以弱风化闪长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较好,次圆~圆状。

漂石粒径一般20~30cm,卵砾石粒径多为4~8cm及10~15cm,中细砂充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