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B33T 875-2012 鲢鳙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DB33T 875-2012 鲢鳙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3
DB33/T 875—2012 5.6.2 细菌性败血病、小瓜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等不得检出。
6 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
6.1 方法 6.1.1 抽样方法
以一个放流检验批次为基数,随机取样3次,每次取样不少于30尾。 6.1.2 规格检验
从所取样品中随机取50尾以上个体测量体长,求其平均体长和规格合格率。 6.1.3 感官质量检验
检验项目任一项未达要求,则判定该批次苗种不合格。 6.2.3 复检规则
对判定结果有异议,可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
4
6.3 检验检疫执行单位 由具备水生生物检验检疫资质的单位进行抽样和检验。
6.4 检验检疫报告时间 放流 3d 前出具有效的苗种质量检验和病害检疫报告。
DB33/T 875—2012
7 苗种计数
7.1 现场测量
7.1.1 每个池塘取适量鲢鱼或鳙鱼苗种置于同一容器中,从该容器中随机取样不少于 50 尾,用精度 为 1mm 直板尺和精度 0.1 g 电子称测量体长和体重,并计算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和规格合格率。用肉 眼观察感官质量并统计可数指标,确认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计数。 7.1.2 体长和体重的测定按 GB/T 18654.3 规定操作。
ICS 65.150 B3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875—2012
鲢鳙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release and enhancement of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and Aristichthys nobilis
用肉眼观察检验苗种样品感官质量。 6.1.4 可数指标检验
将3次取样混合后统计死亡率、畸形率和伤残率。 6.1.5 病害检验检疫 6.1.5.1 细菌性败血症检疫
按SC/T 7201(所有部分)执行。 6.1.5.2 小瓜虫病检疫
根据病鱼体表出现的小白点与流行情况做初步诊断。然后用镜检方法确诊,取病鱼腮丝或从腮上、 体表病变处刮取少许粘液,制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多子小瓜虫,便可确诊。 6.1.5.3 三代虫病检疫
2012 - 12 - 21 发布
2013 - 01 - 2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T 875—2012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俊杰、顾志敏、刘金殿、张爱菊、原居林、贾永义、杨元杰。
择晴天进行,无大风,遇阴雨天应暂停放流。 10.2 数量
每批次放流数量应大于 5×105尾或一次性放流完,标志鱼每批次放流数量应大于5×103尾,或大于 放流数量的1%。 10.3 方法 10.3.1 在岸边投放鱼苗或鱼种,应选择顺风一侧放流。
采用渔船投放鱼苗或鱼种,投苗时船速控制在1 kn 之内,将苗种尽可能贴近水面, 最高不超1 m , 带水缓缓投入水中。遇恶劣天气应暂停放流。
表3 苗种运输密度
运输时间(h) 夏花鱼苗 (×104ind/m3) 冬片鱼种和标志苗 (×104ind/m3)
<12 1.2~2.0 0.3~0.5
>12 0.5~0.8 0.1~0.2
10 放流时间、数量及方法。
10.1 时间 夏花鱼苗放流时间为 5 月~7 月 ,冬片鱼种和标志鱼放流时间为当年 11 月~翌年 4 月。放流应选
病鱼体表、鳍条上有白色点状胞囊;腮丝贫血呈白色,粘液多,腮瓣上有白色的胞囊,部分腮丝 末端腐烂。
三代虫病
腮丝红肿,产生大量粘液,影响鱼类呼吸。
指环虫病
鳃部显著肿胀,呼吸频率加快乃至呼吸困难。打开鳃盖,有大量粘液,腮丝红肿,仔细观察可见 腮上有乳白色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标
5.5 苗种可数指标 可数指标包括规格合格率、死亡率、畸形率、伤残率,应符合表 2 要求。 表2 可数指标要求
序号 1 2 3 4
项目 规格合格率
死亡率 伤残率 畸形率
指 标(%) ≥ 90 ≤3 ≤3 ≤1
5.6 病害检疫 5.6.1 增殖放流鲢鱼、鳙鱼的亲本及鱼苗、鱼种的检疫由有资质的单位按照 GB/T 15805.1 的规定执行。
4 放流水域环境条件
4.1 放流水域 适合鲢鳙鱼栖息生长的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或省级增殖放流区域,远离排污口、倾废区及大型
养殖场、电厂等进排水口。 4.2 水质
水质应符合GB 11607规定。 4.3 饵料生物
水域浮游生物量在1.0 mg/L以上。
5 苗种培育及苗种质量要求
5.1 亲本来与和质量要求
取病体表粘液或病鱼腮丝少许压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发现大量三代虫体,便可确诊。 6.1.5.4 指环虫病检疫
取病鱼腮丝少许压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在每个腮片发现50个以上的虫体,或是在低倍镜下发现每 个视野有5个~10个以上的虫体,即可确诊。 6.2 规则 6.2.1 组批规则
以一个放流验收批次作为一个检验检疫组批。 6.2.2 判定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鲢鱼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俗称白鲢,英文名Silver carp。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鲢属,生活在淡水中,是典型的滤食 性鱼类。 3.2 鳙鱼 Aristichthys nobilis 俗称花鲢,英文名bighead carp。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生活在淡水中,是典型的滤食 性鱼类。 3.3 增殖放流 release and enhancement 通过将人工繁育的苗种放回自然水域以增加其种群个体数量的活动。
I
DB33/T 875—2012
鲢鳙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鲢鳙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and Aristichthys nobilis)增殖放流的术语和定义、 水域环境条件、苗种培育及苗种质量要求、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苗种计数、苗种标志方法、苗种运输、 放流时间和数量及方法。
8 苗种标志方法
8.1 总则 采用挂牌标志法或荧光标志法。标志时应避开阴雨天气;标志前可用(1.5~2.0)×10-5 浓度的丁
香酚等进行麻醉,标志后应对鱼体进行伤口浸泡消毒。
8.2 挂牌标志法
标志牌规格宜采用长 14 mm~16 mm 、宽 4 mm~5 mm 、厚 0.18 mm~0.2 mm 的跑道形聚乙烯薄片, 每片重量不超过 0.015 g。标志牌上应标明牌号、回收单位及电话号码。标志位置宜位于背鳍基部后部 靠近上体侧边缘。
符合GB/T 11777 要求。 5.2.3 鳙鱼苗种培育
符合GB/T 11778 要求。 5.3 苗种规格
夏花鱼苗平均体长不小于3 cm,冬片鱼种和标志放流苗种体长不小于10 cm。 5.4 苗种感官质量
感官质量包括形态、体表和活力,应符合表 1 要求。 表1 感官质量要求
项目 形态 体表 活力
体延长、侧扁,尾柄细长 体表光滑有粘液 游动活泼、集群,活力强
本标准适用于鲢鳙鱼的增殖放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55 青鱼、草鱼、鲢、鳙 亲鱼 GB/T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1777 鲢鱼苗、鱼种 GB/T 11778 鳙鱼苗、鱼种 GB/T 15805.1 鱼类检疫方法 第1部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 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SC/T 7201(所有部分) 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
8.3 荧光标志法
荧光标志宜采用与生物兼容的两组特制的荧光胶体组成的胶体注射液。荧光标志部位宜位于上颌后 方表皮下。
5
DB33/T 875—2012 9 苗种运输
夏花苗种采用氧气包密封充氧汽车运输,冬片鱼种和标志苗采用充氧不密封运输。运输车辆装苗密 度,根据运输距离长短和鱼苗规格大小,按表 3 执行。
1
DB33/T 875—2012 3.4
体长 body length 苗种吻部前端至尾椎骨末端的水平长度。 3.5 夏花 summerlings 春季孵化的鱼苗,经20 d~30 d饲养后在夏季出池的鱼种。 3.6 冬片 fingerlings 鱼苗孵化后经一定时间饲养,到冬季出池、不满1足龄的鱼种。 3.7 标志鱼 tagged fish 鱼体上标有特定记号的苗种。 3.8 挂牌标志法 scutcheon tag 将标志牌固着在鱼体可见部位的标志方法。 3.9 荧光标志法 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tag 在水生动物的体表注入可识别的荧光胶体的标志方法。
7
6
DB33/T 875—2012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增殖放流鲢鳙鱼苗种主要病害症状
增殖放流鲢鳙鱼苗种主要病害症状见表 A.1 。 表A.1 增殖放流鲢鳙鱼苗种主要病害症状
病名
症状
细菌性败血病 小瓜虫病
病鱼上下颌、口腔、眼睛、鳃盖表皮、鳍条基部及鱼体两侧均轻度充血;腮丝苍白,严重时体表 和内脏充血症状加剧,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均肿 大;肠系膜、肠膜及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而有粘液或有气。
7.2 计数方法
根据苗种规格、装苗器具的体积和数量决定用数量法或重量法进行计数。
7.2.1 数量法
将鱼苗均匀地装入同样大小的氧气包中,随机取其中 5 包以上进行全部计数,计算包中苗种的平均 数量。根据氧气包数和包中苗种平均数量计算整个放流批次的总苗量。
7.2.2 重量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