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
推进学校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沁阳市教育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
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
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
常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
制。
一、以“六礼六仪”为抓手,推进精细化管理高质量落

2016年10月份,教体局联合市关工委、文明办、团市
委、妇联等部门,将礼仪教育具体量化为“六礼六仪”,增
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六礼”,即仪容仪表之礼、言谈举止
之礼、待人接物之礼、文明出行之礼、文明餐寝之礼、成长
六仪之礼。“六仪”,即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
人仪式、毕业仪式、升国旗仪式。2017年,是全市中小学开
展“六礼六仪”的起步之年,教体局引导中小学校大胆探索
积极实践,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中小学校长、主管校长参
加会议,推介做法,以点带面,推进“六礼六仪”教育在全
市中小学校展开。2018年是我市推进“六礼六仪”教育的深
化之年,各高中、初中、小学通过精心准备,纷纷开展相应
的仪式教育,仪式教育不仅将爱国教育、感恩教育、规范教
育、思想教育、艺术教育等整合其中,而且有效实现了学校、
家庭、社会教育的融合,探索形成教育合力的方式方法,在
中小学生心灵深处种下了礼仪种子,带动了家庭教育的深入
开展,进一步改变社会风气。2019年,各校扎实推进“六礼
六仪”教育。进入2020年,教体系统开展把疫情、灾难变
教材,教育引导学生在共同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在砥砺奋进
中和祖国一起成长。将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不扎堆,
作为“六礼六仪”教育新内容,入脑入心、入言入行、入家
入户,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以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推进爱国主义教育高质量强

1、全市学校,做到“五个好”。一是上好道德与法治、
思想政治课。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严
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
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
挪作它用。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
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
实践。”全市中小学校思政教师注重问题导向,融合课堂主
讲、现场回答、课堂反馈等多种教学方式,巧妙地寓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
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目标,把课上到学生心坎里;开
展思政课“师资攻坚行动”,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培养,
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水平,让思政课老师成为最受学生欢迎
和喜爱的老师,将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打造成为爱国主
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二是抓好周一升国旗仪式和班会课。高
标准做好升国旗仪式;明确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学生国旗下
演讲、学校领导国旗下讲话。教体局相关科室随机抽查学校
的升国旗情况,标准不高的,全市通报批评。每周班会主题
要与学校升旗主题教育一致,丰富教育内容,创新班会课形
式,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思想、需要和兴趣走到哪里,
国旗下讲话、班会课教育就要跟进到哪里,将升国旗、班会
课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三是开好学校班级
“知行学堂”。知行学堂是我市学校德育教育的生动实践总
结,学校每学期两期、班级每月一期,坚持做好。“知行学
堂”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弘扬热爱祖国、文明有礼、自
强自立、诚实守信、尽责奉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中华
传统美德,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心向党、爱劳动、知礼仪的价
值追求,将“知行学堂”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模式。
2019年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已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
“五性”知行学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沁阳市水南
关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典型案例材料》,作为全省创新做
法向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推送。四是做好实践育人工
作。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要求:“要与综合
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
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思政小课堂
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提升育人实效,助力学生立鸿鹄志、
做奋斗者。通过实践育人,让思政课程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三、以“新时代好少年”评选为抓手,推进德育先进典
型高质量培育
学校主动与家长携手,形成教育合力,一起培育学生典
型。以“新时代好少年”评选为抓手,推进德育先进典型高
质量培育。一是扩大典型群体。加大对“三好学生”“美丽
学生”“文明学生”的培养,更多学生典型涌现出来,不断
扩大学生典型的面,选树出更突出的典型。2013年,我市第
四中学贺林娟荣获“河南省美德少年”和“全国百名美德
少年”称号,2014年,沁北中心小学刘珊荣获第六届“河南
省美德少年”称号,2015年,实验小学赵聪荣获第七届“河
南省美德少年”和“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称号,2016年,第
二小学朱意扬荣获第八届“河南省美德少年”称号,2017年,
永威学校姜书婷荣获第九届“河南省美德少年”称号,2018
年,第一小学郭东强荣获“新时代好少年”称号,2019年,
实验小学吕奕霖、永威小学魏伟,被评为焦作市“新时代好
少年”称号,2020年,实验小学赵张睿荣获河南省“新时代
好少年”称号。从省美德少年到省新时代好少年,我市获奖
名额占焦作总额一半还强。另外实验中学孙小雨、永威学校
姜书婷两位同学,分别荣获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宋庆龄奖学
金。二是发挥示范作用。开展向“新时代好少年”学习教育
活动,加大对他们的事迹宣传力度,用榜样人、典型事、正
能量,感召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更多人的优秀学
生成长起来。
四、以“中小学德育”群和德育宣传为抓手,推进学校
德育工作高质量争先
实践证明,用好“中小学德育”群,做好即时评价,对
学校推送在“中小学德育”群内的每一条德育信息,均作了
点评,并精选了不少德育信息,开展德育宣传。一是校校有
德育,校校有德育信息。利用“中小学德育”群对学校的相
关德育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反思、谋划、提高,在
交流互鉴中体现共享发展理念。二是形成德育工作宣传合
力。以“中小学德育”群为平台,整合了市关工委、文明办、
焦作日报记者杨帆等相关宣传资源,在各类媒体上开展德育
工作宣传,让德育工作信息及时传播,同时也引导各学校开
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工作信息宣传,树立典型、营造氛围,达
到活动育人、协同育人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