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环境标识设

校园环境标识设

校园环境标识设

2

———————————————————————————————— 作者: ———————————————————————————————— 日期:

3

校园环境标识设计》教学设计与点评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1085次 发布时间:2011-4-18 10:38:07] 选择视力保护色: 【 】

设计思路: 校园环境标识设计 绍一初镜湖校区 钱桂香 一、教学思路: 本课在教学资源安排上通过欣赏分析优秀的环境标识为切入点和教学主线,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彩色卡纸制作标识的设计练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上:从设置情境,导入——标识分类(贴近学生生活)——标识与环境的关系——认识标识、学会设计——动手设计制作标识纸模型——作品展示评价,整个教学设计思路都充分贯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合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环境标识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纸造型的方法。 2.通过教师的作品示范,初步学习以协作方式进行整体设计动手实践制作。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环境标识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关系,环境标识的设计方法。 四、教学难点: 校园环境标识设计及其彩色卡纸模型制作。 五、课前准备:

4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优秀环境设计作品实物样本、红外线笔。 学生准备:彩色卡纸、胶水、彩色水笔、双面胶、剪刀、圆形铅笔、圆规、直尺等 六、教学过程: (一)由玩开始,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大家各自都带来了各式的材料,一定很新鲜吧,先把玩一下吧,请大家从所带的材料中,简单做个纸造型,(可以和你的设计结合起来,剪、卷、折、刻)都可以。 生:各自动手起来,教师有目的的启发,为后面的制作,奠定第一步基础。 师:都做得不错,很有想法。老师不会让大家白玩的,看等会我们怎么把他利用起来。 【设计意图】:由玩纸质材料开始,做个简单的纸造型,既满足学生对漂亮卡纸的好奇,同时这简单的造型又可以和设计稿结合起来,既玩得起来,又为后面做了一些铺垫。 (二)深入教学,层层剖析 1、师:刚才我们尝试了纸质材料的特性,简单易表达,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组标牌,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出示图片) 生:钢制的(室外标牌) 木制的(室内标牌) 纸制的(室内、临时标牌) 师:环境设计的材料其实很多,不同的场地、环境选用不同的材质,在设计上是很重要的,今天课堂上,就我们带的材料,主要可以做一些临时标牌和模仿做一些室外标牌。) 【设计意图】:对材料的新鲜感也是学生的兴趣点。对材质的正确选择和利用,是设计中很关键的,发挥好材质的特点才能使设计作品更美观实用。培养学生动手的欲望和自信心。 2、标识的创意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欣赏一些标识图片,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这些标识从几个方面去设计?(标识设计的要素) 师生:外观、文字、色彩 、图形、(材料)…….(板书)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具有设计敏锐的眼光。(鼓励) 环境标识的设计元素:外观造型、文字、图形、色彩

5

——外观造型:独特,形象生动 ,与环境协调。 A、落地直排式 (出示图片) 师:落地式的造型中有平板的、多面体的、组合式的、卡通形象的。如果用彩色卡纸来制作这种模型会是怎么样的吗?(出示两个卡纸指示标识) 师:这两个落地式纸造型标识都运用哪些方法制作的?(走到学生座位走道中,让学生近距离观察。) 生:折、剪、贴(板书) 师:讲的很对。折、剪、贴是纸造型的基本方法。 B、立柱式 师:立柱式主要有单根式和双根式。立柱上面的造型可以是多样的。 (出示纸模型) 师:这个标识模型将指示功能与欢迎牌相结合。这根立柱运用哪种纸造型方法? 生:卷(板书) 师:很好 C、悬挂式 师:这种悬挂式的标识多见于楼道走廊,教室的门牌等。 ——文字:简练、字体醒目、语义文明。如,花草也有生命,请足下留情。珍惜生命之水,关住点点滴滴。 —— 图形:形象生动。涉及到位置导向的必须有方位明确的指示箭头图形。(如禁止上楼) ——色彩:明快、协调。(结合作品 ,进行色彩演示)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主要是设计指导,通过示范说明,获得设计方法,打开思路,给予一些具体方法指导,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3、教师完整演示校园环境标识一个。 4、课堂实践练习(小小设计师)(4人为一小组,协同制作,选一个最佳作品展示评价。) ——主题:美化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生活。“读书、文明、和谐” ——标识设计内容:校园指示导向标识、学校各部门及班级标识、校园文明警示标识等。

6

——设计方案要求:简洁明快,与校园环境协调。 5、教师巡回指导。 6、评比展示。 (三)小结拓展,思想升华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时,前面已有不少铺垫,所以也到了关键部分,怎样把标识做出来,怎样运用已有的美术经验和课堂知识制作一个完整的标识模型,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我设立了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导入,重点感受图形和色彩的魅力,激发学生标识设计的激情和自信心。2、通过引导概括及教师的作品示范、创意示范、学生作品欣赏等环节,理解图形和色彩文字是标识设计中主要元素,并具体获得一些方法指导。3、通过协作增进同学友谊,体会合作的愉快,触动爱护环境,美化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道德修养。 围绕目标,游戏导入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并意识在设计领域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是图形和色彩,让学生意无旁顾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两个重点上来,并尝试由玩开始的课堂导入教学是否有效。“爱心”图形又为引出整堂课的情感主线打下伏笔。 深入部分,由前面的游戏轻松导出完整的标识设计包含的三大要素:图形、文字、色彩,对标识设计的其他内容做了大胆删减,使内容更加简单,重点集中。把设计的抽象性又回归到绘画的感性和直观性,讲图形,讲文字,讲色彩,层层深入,让学生领悟原来设计还是简单的,把复杂的事情简单的讲出来。并在讲解三个要素时,融会贯通新旧知识的交替穿插,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在简单中不失知识的丰富,从学生学的角度,可听、可看、可解,在交流回顾演示中并形成板书: 设计的要素: 图形:生动(抽象、具象、规则、不规则…) 文字:简洁、醒目(字体、字号、色彩)、语义文明(内在美)。 色彩:简洁明快。 重点讲透后,教师继续直观演示,边演示变复习提示前面的内容,标识的种类特点等,再次强化三个要素,结合同龄人作品进一步几激发动手欲望。而后

7

根据主题设计稿让学生轻松上阵,结合作业评价,再次点拨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最后以爱心升华主题: 《环境标识》是艺术和生活的结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又美化着环境,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更要强化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人人都有一颗爱心的责任意识,艺术来源于生活,更要还原到生活中,以此提高我们的审美品位,和道德修养。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及如何有效的课前导入,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让教学目标尽量最小化,具体化,细节化,接近学生的理解力和兴趣点,贴近教材,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上,已经有意识强调这些方面的设计落实。并且对“由玩开始”的课堂导入尝试,目标基本达成。遗憾的是教师还是欠和学生近距离接触,使启发更有效些,互动更好些,真正走到学生中来。在演示过程中,更要强调细节,注意知识呈现的先后逻辑,给予学生更形象直观的演示,更具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些。 教学点评: 陈婕(树人中学)——今天听了钱桂香老师和孙建凯老师对《校园环境标识设计》的同课异构。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都非常清晰,顺着自己设计的一条主线展开,并各有自己上课的特色和风格。给听课老师带来许多启迪。 钱老师的课从尝试剪贴一个心形图案导入,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并为深入教学标识设计的要素做了铺垫。在分析要素时结合具体的图片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讲解,非常直观,化难为易,讲解细致,到位。并能进行示范,使学生不至于无从着手。整节课凸显了美术课的“美术味”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导入到小结都以“爱心”为主线,渗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如在评价环节进一步结合标识设计的图形、文字、色彩进行分析,评价将更加有效。孙老师的课从环境标识的设计制作流程为主线,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语言幽默,富有感染力。特别在让学生分组设计制作时,指导学生明确分工,有:总策划、工程师、评论员、安装员。让每位学生都带着一定的任务,不至于个别同学当旁观者。但教学流程稍显程式化,在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可进一步加强。加上板书,学生对所学内容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脉络印象。 白雪松(文理附中)——钱桂香老师的课整体风格如古典美女画工笔,绵密、严谨、一丝不苟,细节特别多,并且面面俱到。语言密度强,可谓密不透风。商榷之处是老师的语言缺少节奏感,整个课堂结构四平八稳,太过于平稳。美是不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