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第二章
2.3.1 基于交叉双绞线的互联
参照上面给计算机添加网卡的基本操作, 给两台计算机都添加上一块RJ-45接口的以太 网网卡,然后采用交叉双绞线将两台计算机连 接起来,构建一个简单的对等网。
2.2.1 计算机设备的添加
图2-7 Packet Tracer所有的终端设备
2.2.1 计算机设备的添加
通常要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图2-7中所示 的第一个 台式计算机和第二个 笔记本图 示的设备。这两个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 具体功能上的区别。 向Packet Tracer的拓扑设计窗口拖入一个 台式计算机,双击该设备,弹出如图2-8所示 的PC配置窗口。该窗口显示的是该PC设备所能 加载的所有端口,在Packet Tracer中列出的PC 所能加载的端口包括一些网络接口和其他外围 设备等模块。 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是选择更换PC机的网络 接口。
2.1.1 双绞线的仿真
1.双绞线的类型
双绞线按照所连接设备的类型分为直通线和交 叉线两类。在Packet Tracer上通常清晰的标示 了直通线和交叉线。在Packet Tracer中提供的 双绞线主要用于连接RJ-45接头 的以太网接 口,快速以太网接口和吉比特以太网接口。其 中 表示的是直通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 表示的是交叉线(Copper Cross-Over)。
2.1.2 同轴电缆的仿真
图2-2 采用CATV网络实现上网的用户端基本模型
2.1.3 光纤线缆的仿真
光纤是一种由石英玻璃(Sio2)、塑料或 晶体等对光透明的材料制成的能传输光波的纤 维。光纤采用光的全反射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在Packet Tracer中用橘红色的 表示光纤线缆, 该线缆用于连接快速以太网和吉比特以太网的 光纤接口。 在连接设备时,设备两端必须都选择光纤 接口 。如图2-3所示是采用光纤连接的交换 机和计算机。
2.2.2 相关资源的仿真配置
图2-9 PC的全局配置
2.2.2 相关资源的仿真配置
(2)单击“Algorithm Settings”按钮,切 换到如图2-10所示的窗口,在该窗口下可以设 置该计算机的最大连接数,并发的会话过程以 及超时时间等。
2.2.2 相关资源的仿真配置
图2-10 算法设置
3.交叉线的使用范围
交叉线用于连接相同设备的接口,以下情 况必须使用交叉线: (1)两台计算机通过网卡直接连接时; (2)以级联方式将集线器或交换机的普通端 口连接在一起时; (3)两个路由器通过以太网接口互联时; (4)路由器广域网接口直接连接计算机时; (5)相关网云设备连接交换机时。
2.1.6 串口线的仿真
图2-6 串口线连接的两台路由器
2.2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是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单元,为 此掌握计算机设备的仿真是实现计算机网络仿 真的首要条件。
2.2.1 计算机设备的添加
在Packet Tracer中提供了多种计算机设备 的仿真,单击终端设备 按钮就会列出如图27所示的所有终端设备。
2.1.5 终端配置线的仿真
图2-5 采用终端配置线连接路由器和PC机
2.1.6 串口线的仿真
串口线主要用于对接采用串口的两台路由 器。 串口线在Packet Tracer中分为DTE和DCE 两个类型。 标示的是DTE, 标示的是DCE。 DCE指的是指的数据通信设备,它在DTE和传 输线路之间提供信号变换和编码功能,并负责 建立、保持和释放链路的连接。DTE指的是数 据终端设备,DTE通过DCE设备连接到数据网 络,且一般使用DCE产生的时钟信号。
2.1.2 同轴电缆的仿真
同轴电缆用于连接BNC接口的设备,在 Packet Tracer中可以连接的设备有Cable Modem,网云设备和同轴电缆分离器。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中,还存在BNC接口的 网卡,但是这种接口在Packet Tracer的计算机 设备中不存在。在Packet Tracer的设备中仅能 由用户自行添加的BNC接口的是网云设备。 Cable Modem和同轴电缆分离器的BNC接 口是固化好的,直接采用同轴电缆接入即可。 在Packet Tracer中用来标识同轴电缆的接口, 要采用同轴电缆连接,必须在要连接的设备上 添加对应的接口。
2.1.6 串口线的仿真
串口在Packet Tracer中采用来 进行标 示。通过串口线连接的两个接口中,必须指定 一个为DCE,一个为DTE,在Packet Tracer仿 真中,选择DTE和DCE都是一样的。 采用串口线连接的两个接口,一端选择为 DTE,则另一端连接后自动显示为DCE,反之 亦然。选择DTE的这一端设备不需要配置时钟 频率,而选择了DCE的一端则必须要配置时钟 频率。 如图2-6所示是采用串口线连接的两台路由 器,可以看到Router0是DCE端,为此必须在 Router0上配置时钟频率。
2.2.2 相关资源的仿真配置
图2-11 IP地址配置
2.2.3 桌面项
在Packet Tracer中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桌面 工具,可以供用户在实际网络仿真过程中选择 这些桌面项来进行实际仿真过程的测试。 单击图2-11的“Desktop”选项卡,切换到 如图2-12所示的Packet Tracer计算机桌面项窗 口,可以看到在Packet Tracer计算机的桌面项 下面提供了13种相关的工具,这些工具在后续 网络仿真的测试过程中户陆续使用。下面介绍 最常用的几个。
第二章
线缆和计算机的仿真
2.1 线缆仿真
在Packet Tracer中提供了双绞线、光纤、同轴 电缆,串口线,终端配置线和电话线等几种类 型。如图2-1所示。不同的网络接口和设备应 该连接选择不同的线缆类型。其中双绞线又包 括直通和交叉双绞线两类,串口线又分为DTE 和DCE两种,另外系统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自动 选择线 ,该线缆用于在互用无法确认连接线 缆的类型时使用,一般不推荐使用。
2.2.1 计算机设备的添加
图2-8 PC配置窗口
2.2.1 计算机设备的添加
计算机设备的添加步骤:
1.给PC安装内置的Modem 2.安装RJ-45接口的以太网网卡设备 3.安装光纤接口的以太网网卡 4.无线网卡设备 5.外围设备的接入
2.2.2 相关资源的仿真配置
在PC中提供相关资源的配置包括全局性的 配置和接口资源的配置两部分。 (1)单击图2-8上的“Config“标签,切换 到如图2-9所示的窗口,单击“Settings”按钮, 可以设置计算机的显示名称,DNS和网关地址, 如果网络采用了IP v6地址,则也可以设置对应 的IP V6网关和IPV6 DNS服务器地址。 如果是采用DHCP服务器来给计算机分配IP 地址,则可以选择图2-9上的DHCP选项。另外 在IP V6配置中也存在一个自动配置选项,可 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该命令提示符和在Windows下提供的命令 提示符类似,只是相关的命令可能更少一些。 在此列出常见的一些命令:
(1)帮助命令 (2)Ping命令 (3)Tracert命令
2.2.3 桌面项
3.终端服务的使用
Packet Tracer的终端服务类似于Windows 中的超级终端,在Packet Tracer中用户可以基 于终端配置线连接到路由器或者交换机,实现 在PC上基于CLI进行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的配置。 构建如图2-15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
2.1.3 光纤线缆的仿真
图2-3 采用光纤连接的网络
2.1.4 电话线的仿真
在Packet Tracer中,用 来标示电话线。 电话线主要用于连接电话线RJ-11接口的设备。 该类设备包括“RJ-11”接口的内置调制解调器, DSL Modem等。 在进行连接时,应该选择 样式的接口, 这些接口都表示电话线接口。如图2-4所示, 是采用电话线连接的电话机和一个调制解调器。
2.2.3 桌面项
图2-15 网络拓扑
2.2.3 桌面项
(1)双击打开PC0的配置窗口,切换到 “Desktop”选项卡下,单击 “Terminal”选项, 弹出终端配置窗口,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its Per Second”为 9600,“Data Bits”为8,“Parity”为None, “Stop Bits”为1,“Flow Control”为None,操 作如图2-16所示。
2.2.2 相关资源的仿真配置
(3)单击图2-10上的“FastEthernet”按钮, 切换到如图2-11所示的窗口,可以在该窗口下 设置该PC机的网卡速率,是否为全双工模式, IP地址的配置方式,如果是由DHCP服务器分 配,则选择“DHCP”单选按钮,否则,选择 “Static”单选按钮,然后设置IP地址及其对应 的子网掩码。 网卡的MAC地址默认已经给出,当然亦可 以修改。最下面显示的是IPv6地址的获得方式 及其配置。如果网络采用了IP V6地址,也可 以进行配置。
2.1.2 同轴电缆的仿真
同轴电缆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传输媒介,这 种传输媒介以实心铜体为芯,外包着一层绝缘 材料,这层绝缘材料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 网外又再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与双绞线比较, 同轴电缆价格贵,但带宽、数据速率高、传输 距离长和抗干扰能力强。 在Packet Tracer中,同轴电缆用蓝色的线 缆 标示。
2.1.1 双绞线的仿真
2.直通线的使用范围
直通线用于连接不相同设备的接口,以下 情况必须使用直通双绞线: (1)计算机连接至集线器或交换机时; (2)一台集线器或交换机以Up-Link端口连接 至另一台集线器或交换机的普通端口时; (3)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路由器的LAN端口连接 时。
2.1.1 双绞线的仿真
2.2.3 桌面项
图2-16 终端配置窗口
2.2.3 桌面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