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化气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销售管理部
彭宝云
中国的液化气市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
而发展壮大起来的。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液化气生
产、经营、消费更是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液化气的产量、社
会需求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1998年商品液化气产量比
1991年增加了343. 41万吨,社会需求量1998年则比1991年增
长了292. 1,达到了1008. 1万吨左右。由于需求量的猛增,
中国在国际液化气消费市场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到1997年,中
国在亚洲已取代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液化气进口国。
1、迅速增加的液化气资源
我国液化气来源与国际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地
讲,液化气45%来自炼油厂,;S%来自油田和天然气田,而
中国的液化气主要来自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特别是随着国
内原油加工量的增加,进口轻质油比例的增大,加工深度的
提高,乙烯和芳烃生产能力的扩大,炼油化工企业生产的燃
料气(包括干气和液化气)产量也在逐年增加,除自用外,
其余大部分作为商品燃料气
1. 1液化气商品量逐年增加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液化气生产得到了飞速发
展,商品液化气产量从]1991年的237. 07万吨迅速增加到
1998年的580. 48万吨。详见图to
图1一1991一1998年中国液化气产量变化图
万P屯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液化气产量越升的软,
迹,1991年一1994年的3年时间里商品液化气产量突破300
万吨大关,1994年一1996年的2年时间里商品液化气产量
突破400万吨大关,1996年一1997年仅用了1年时间商品
液化气产量就越升至500万吨以上。可以说中国的液化气生
产几年迈了几大步
1. 2生产液化气的装置能力大幅度提高
目前,兼产液化气和干气的炼油生产装置有催化裂化、
延迟焦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轻烃回收等;化工生产装
置有乙烯、芳烃等,其中生产燃料气,特别是液化气数量最
大的装置应属催化裂化。199。年底,我国共有63套催化裂
化装置,总加工能力约4165万叱/年。到1997年底,全国
拥有催化裂化装置约130余套,总加工能力达到7200万吨/
年左右。装置套数较1990年翻了一番多,加工能力增长了
72.9%。总之,90年代以来石化企业生产低碳烃类的能力有
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些低碳烃类中除了部分烯烃用作化工原
料或高辛烷值汽油组份生产装置原料外,大部分都作为燃料
自用或商品销售了。
2、与日俱增的液化气社会需求
液化气作为一种清洁、方便、热效率高的能源已被广泛
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燃料领域。由于液化气无需建设长输管
道,输送、罐装、使用比较方便,投资省、推广容易,民用
价值高,对于城镇用户是较为理想的民用燃料。因此,我国
民用液化气消费量逐年提高。1991年仅为256. 9万吨,到
1998年就上升至1008. 1万吨,是1991年的3. 9倍。具体变
化趋势情况详见图20
图2-1991-:998年中国液化气需求变化图
n
曰
n
曰
门
U
n
U
n
〕
八
U
门
n
曰
小日
n
目
n
口
n
曰
。
0
石
U
月闷
,乙
刁
。狡
1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年,份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液化气消费量开始大幅度上升主
要是从1993年开始,从这以后我国液化气消费量以年均100
万吨以止的增量.上升着,而且这种增加速度还将保持相当一
段时间。
3、变化中的中国液化气市场
3. 1机构改革带来液化气市场格局变化
根据九局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
案》和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
批复})
党中央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于1998年7月正式组建
、国务院决定组建中国石油化工集
天然气集团公司,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团公司和中国石油
完善石油石化工业
经营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通过此次改革,我国的液化气市
场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截至1997年底,我国共有64家
液化气生产企业,到1998年底,机构重组后的中国石油化
工集团公司液化气生产企业由原来的34家减到24家,中国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由23家增加到34家,其余为地方企
业。
由于所属液化气生产企业隶属关系发生变化,因此原有
的液化气市场格局被打破。详见图3及图40
图3一1991-1998年中国液化气分部门产量变化
万吨
n们nUn曰n曰nUCU八曰
U
门
门
曰
n
曰
n
}
尸、
沼
口
叹
,
J
乃
沙J
‘es
es
1992 1993
勺中:H液化气心从分配咚
1994 1995 1996
{997 1998
百I21398勺中国代化气r旱分配圈
由图3及图4,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机构重组后的石
化集团公司液化气产量的绝对优势已发生变化,在国产液
化气市场中所占份额也由原来的83%降低到1998年的62
%;而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液化气市场产品比例在重组
后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由原来的14%增长至1998年的36
%。由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液化气市场的竞争将会
更加激烈。
3. 2一匕速发展的进口液化气市场
中国进口液化气始于八十年代末,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进
口量开始迅速增加。1990年中国进口液化气只有11. 7万咬‘,
到1998年已突破了400万吨大关,达到478. 47万吨。进口
液化气迅速增加的原因是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由于国内液
化气生产量满足不了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进口液化气在总
消费量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1998年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
47. 46,详见图5。
图5一1990-1998年进口液化气数量及所占消费量变化图
500
400
所
占
比
例
数
量3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由于进口液化气的大量涌入,进口液化气已成为中国液
化气经营者越来越不能忽视的部分。从进口液化气在中国液
化气所占市场份额来看,它已经超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
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各自所占市场份额。详见图6a
图6一中国液化气市场份额分配图
石化集团
石油天然气集团
及地方
16. 7090
液化气
17_ SO06
从图6我们可以看出,进口液化气在中国液化气市场中
所占份额已经超过石化集团公司12%,超过石油天然气集团
公司30。从这组数据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即目前中国液化气市场没有绝对的控盘者,石化和石油两大
公司要想取得中国液化气市场的主控权,除自身不断扩大产
量外,最主要的就是争取尽快参与液化气进口的业务中来。
中国进口液化气主要来源于中东地区,该地区每年向中
国进口的液化气占我国总进口量的70%左右,其余部分则来
自亚太地区和其它地区。详见表to
表1一1998年中国液化气进口来源
国家和地:_,所占比例,%中东地区 沙特 伊c9 阿联酋 4干威特 卡塔ti.亚长地区 菲律4E 坏国 泰国 澳大利亚 印度尼由亚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日本 其他闪家焦它地区惑计进口量/万吨
330;;
69_09
22L 9i46. 39
Sfi. 8912. 31
胡
蛇
传
犯
的
脚
奸
49
36
375
140.2929
14_3-
571612
蹄
曰
曰
川
万
到
的
听
此
时
弱
场
,伙
14
拍
叭
}
去
,八
4?84了
4、结束语
中国的液化气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中国液化气市
场的兴旺与否,直接取决于如何合理利用国内液化气和进口
液化气两大资源,以完善现有市场和开发新兴市场。可以预
见,如果国内各液化气生产与经营单位能妥善处理好上述问
题,中国的液化气市场将会以更加昂然的气势走向二十一世
纪。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