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发展(贫困)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六章 发展(贫困)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六章本章的重要概念⏹两缺口、三缺口、四缺口理论;债务周期理论;外援、多边外援、官方与非官方援助、项目援助与计划援助;外援的赠与率;F D I;垂直型与水平下国际分工⏹外债;偿债率、债务率、经济债务率、偿债比率;债务危机;债务回购、债务交换本章的主要内容(1)⏹两缺口理论与债务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经济含义⏹外援有哪些特征⏹外援的“双刃剑”作用⏹增加外援总量和外援的赠与率分别有哪些方案⏹F D I有那些主要的形式、发展如此迅速的背景是什么本章的主要内容(2)⏹F D I的“双刃剑”作用⏹发展中国家应对F D I采取什么样的干预政策⏹外债的“双刃剑”作用⏹发展中国家如何预防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债务危机一、外部资源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1.1钱纳里以前的理论⏹哈罗德在阐述经济增长时指出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理想的经济增长率时,应利用外资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罗斯托也指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可以利用外资来使投资率达到10%以上,满足经济起飞的条件⏹纳克斯也指出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利用外资加快资本形成是重要途径1.2钱纳里的“两缺口”理论1.2.1主要思想1966年,钱纳里和斯特劳特在《外援与经济增长》一文中提出了“两缺口模型”,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分析了利用外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主要思想就是发展中国家国内有效供给与资源计划需求之间存在缺口,即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而利用外资是填补这两个缺口的有效手段1.2.2基本方程式⏹需求方面:Y=C+I+(X-M)供给方面:Y=C+S⏹I-S=M-X两缺口模型的基本方程式⏹I-S是储蓄少于投资的部分,被称为储蓄缺口⏹M-X是出口少于进口的部分,被称为外汇缺口⏹两缺口反映出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资源超过了它实际拥有的资源,出现了发展瓶颈1.2.3两个缺口的调整与平衡调整的必要性⏹正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发生在事后(e x p o s t)一样,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的均衡也是事后的均衡⏹在事前(e x a n t e),决定两缺口的四要素都是独立变动的,储蓄缺口不一定等于外汇缺口⏹要使两缺口平衡,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消极的调整⏹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减少国内投资或增加国内储蓄⏹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但增加储蓄或出口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而减少投资或进口则不利于经济增长*积极的调整⏹利用外资,使两个缺口在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下达到均衡⏹如发展中国家从国外借款*⏹再比如,一笔外资以机器设备的形式被捐赠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不仅能缩减两缺口,还能提高经济增长率*积极调整的三阶段⏹钱纳里的实证研究发行利用外资调整两缺口会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弥补吸收能力的不足*⏹第二阶段:弥补储蓄缺口*⏹第三阶段:弥补外汇缺口*1.2.4经济含义⏹强调了利用外资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有效利用国外资源离不开计划和政府的调节和干预*⏹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必要性*1.2.5缺陷⏹没有强调一个国家的借债能力和偿债能力*⏹与哈罗德—多马一样,过分强调了资本形成的作用*⏹没有看到利用外部资源失控也会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3“三缺口”和“四缺口”理论1.3.1“三缺口”模型⏹钱纳里重视后两个阶段,提出了“两缺口”模型⏹赫尔希曼等认为还有第三个缺口,即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才能(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的缺口,也必须引进外部资源来填补⏹具体策略:实行“一揽子”计划,注意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才能的配套引进*1.3.2“四缺口”模型⏹再加一个税收缺口,即实际税收与日益扩大的财政支出之间的差额⏹弥补税收缺口也离不开外部资源*1.4债务周期模型1.4.1主要思想⏹外资中除了外援和外国直接投资以外,是要还本付息的外债,外资流入的过程也是外债积累的过程⏹债务周期理论研究了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债务的变化,弥补了“缺口”理论不重视外债的缺陷1.4.2埃弗拉莫维克的债务周期模型债务周期的三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债务周期的条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投资率*;边际出口倾向大于边际进口倾向*⏹利用外资建设的项目必须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能出口创汇*1.4.3五阶段债务周期模型不成熟的债务人阶段⏹贸易逆差,净资本流入,利息净流出,债务上升;此阶段以外资弥补外汇缺口成熟的债务人阶段⏹贸易逆差下降,甚至开始有贸易顺差,净资本流入下降,利息净流出,债务积累速度递减债务减少者阶段⏹贸易顺差上升,资本开始流出,利息净流出下降,净外债下降不成熟的债权人阶段⏹贸易顺差下降,甚至转为逆差,利息由净流出开始向净流入转变,拥有的外国资产净积累成熟的债权人阶段⏹贸易逆差,利息净流入,净外国资产缓慢增长⏹完成由债务人向债权人的转变现实意义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外汇的过度积累并非没有缺点*;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案例⏹2004年3月1日,中国四家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公司和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合资公司的方式获得B H P B i l l i t o n L t d.转租的J i m b l e b a r铁矿石矿40%的股权。

这项合资协议价值90亿美元,为期25年⏹截止去年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9%。

其中上海建工集团近五年完成海外工程合同额15.8亿美元,完成海外工程值11.5亿美元二、外援2.1什么是外援2.1.1外援的定义⏹国外援助,简称外援,是指为了减少贫困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货币和实物的形式,把资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一切发展援助和优惠贷款2.1.2外援的特点⏹非商业性;具有一定的转让条件,或不需要偿还,或贷款有优惠条件⏹无息或低息;偿还期长*2.1.3外援的种类⏹按援助主体的数目可以分为双边援助和多边援助*⏹按援助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官方援助与非官方援助*⏹按援助的具体方式最常见的是项目援助与计划援助,特点不一样项目援助与计划援助⏹项目援助(P r o j e c t a i d)指针对特定项目的优惠贷款或赠与,援助方将比较严格地控制援助资金的使用*⏹计划援助(P r o g r a m a i d)指用于某个部门或某类活动的比较广泛的贷款或赠与。

受援国使用资金的自由度较大*2.1.4外援的形式⏹形式多样*;大类可以分为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2.1.5外援的动机⏹人道主义*;宗教信仰、人文关怀等*;政治、军事动机*;历史动机*;经济动机*2.1.6外援的效果正面效果⏹卡森(C a s s e n,1994)的一项针对孟加拉、哥伦比亚、印度、肯尼亚、马拉维、马里等国的研究表明,大多数援助项目达到了目标⏹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消除贫困方面,外援(如支持东南亚绿色革命、南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起到了重要作用⏹项目援助由于有比较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的程序,效果优于计划援助*负面效果⏹可能支持了一个实行阻碍经济发展政策的政府*⏹加强受援国政府的权力,助长腐败、无效率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助纣为虐,延缓变革)*⏹可能会鼓励受援国采取不负责任的金融政策*⏹外援如果是无偿的,可能会鼓励受援国低效率的使用这些资源*2.2外援的起源和现状2.2.1外援的起源⏹1947年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后,国际经济援助重点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一些国际发展援助机构也相继建立*⏹1960s,希腊、以色列、台湾等有效利用外援取得了经济增长和发展2.2.2主要援助国家外援总额总量增长,但1990s后增速减缓;1950-1955,官方援助总计19.5亿美元1992年达到608亿美元;1995年达到694亿美元主要援助国家⏹主要是O E C D国家,它们成立了O E C D发展援助委员会D A C⏹1995年官方外援694亿美元中,D A C国家占600亿,其中400亿是捐赠⏹1995年提供外援绝对数最多的是日本,144.89亿美元,其次是法国,84.43亿美元,德国第三,美国第四,73.67亿美元⏹1995年提供外援占G N P比重最高的是丹麦,0.96%,其次是挪威,0.87%,荷兰第三(0.81%),美国最低,0.10%发展趋势⏹1990s以后,外援的相对数不断下降,以D A C国家为例,1984年外援平均占G N P的0.34%,但到1995年只占0.27%(原因与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及相应的保守主义抬头有关)⏹外援在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中所占比重也从52%下降到13%2.2.3主要的外援接受国1995年外援的主要流向⏹50%流向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35%流向了亚洲国家⏹其余的流向了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的发展中国家国家⏹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外援,数额从5000到1.45亿(印度)不等最大的外援接受国⏹获外援绝对数最多的是印度,1.45亿美元⏹外援占G N P比重最高的是莫桑比克,占101%,其次是卢旺达,占95.9%,超过30%的国家还有布隆迪、马拉维、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海地、尼加拉瓜等外援接受国的洲际分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平均外援占G N P的比重是16.3%,其次是南亚国家,平均1.9%,第三是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国家,平均1.7%,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国家平均1.1%,欧洲与中亚国家平均0.9%,中东与北非国家因石油输出基本不接受外援,并且O P E C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贷款2.2.4多边外援⏹1995年,多边外援总支出240亿美元,其中200亿是优惠贷款⏹主要机构是世界银行及其两个附属机构国家开发协会(I D A)和国际金融公司(I F C)以及主要的几个地区开发银行,如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协会(I D A)⏹最主要的优惠多边援助的提供者,贷款利率低,偿还期长⏹1960年以来,它已向9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总计超过100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只有人均收入低于9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才有资格获得I D A援助,目前符合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有79个,人口30亿世界银行外援支持重点的改变⏹早期和1960s支持重点是电力、运输、港口、电信、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1960s后期和1970s开始在农业和帮助城乡穷人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目前,世界银行的优惠贷款主要用于农业、教育、健康和人口控制计划2.2.5外援的援助成分估计影响外援援助成分的因素⏹赠与还是贷款利息还贷时间宽限期赠与率(G r a n t e l e m e n t)公式⏹F为外援数额,P为还本付息额,T为贷款偿还期,r为贴现率⏹P等于0,赠与率为100%,外援全是商业贷款,赠与率等于0*经济含义⏹外援的利息率越低,期限越长,宽限期越长,赠与部分越多,赠与率就越高,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赠与率与利率和贴现率(市场利率)的变动最敏感,而对期限变化的敏感度不高目前外援的赠与率⏹主要的多边援助赠与率大约为50%⏹1972年以来,O E C D的D A C要求成员国的官方援助必须达到至少84%的平均赠与率2.3增加外援总量的方案2.3.1外援的实际数额在下降⏹1995年官方外援名义上与1990年相同(700亿),但由于通胀,实际减少18%⏹D A C国家官方外援同期下降6%⏹多边外援也是名义相同(240亿),实际下降18%⏹外援因发达国家减少公共预算而被一再缩减,多边机构也受到成员国捐赠减少的威胁2.3.2需求在增加⏹发展中国家穷人的总数在上升⏹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也开始争夺外援⏹灾害救济、难民救济、粮食援助等的需求仍象以前一样尖锐2.3.3如何增加外援⏹总的方针:名义外援不变,偿还义务减少;或偿还条件不变,名义外援增加*⏹途径一:提高外援在援助国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但难度越来越大*⏹途径二:以增加国际税收的方法增加外援,避免国内争论和压力⏹途径三:引发个人对国际外援的关心*途径二的大类⏹对国际贸易和以各种方式损害人类福利的外部不经济征税和收费⏹对没有国家拥有主权的未开发资源征税和收费⏹征收专门国际所得税伦敦海外发展研究所的建议(1)对所有或部分国际金融交易(证券、金融衍生产品等)征税;对国际贸易征收一般附加税对国际武器交易征税;对特殊商品(如燃料)征税;对国际电信、邮政征税开展国际博彩业;对国际水域矿产收取开采费伦敦海外发展研究所的建议(2)对卫星收取停泊费;对南极或北极勘探或开发收费;对国际水域捕鱼收费对国际航空、航运收费;国际污染(向海洋倾倒废物)收费发行新的特别提款权,分配给发展中国家;I M F部分黄金储备销售三、外国直接投资及对其的干预3.1什么是外国直接投资3.1.1F D I的定义⏹F o r e i g n D i r e c t I n v e s t m e n t,以直接投资建立企业的方式进行的国与国之间的资源转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