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索尼HVR—Z5C摄像机最新使用与调整及操作上的心得

索尼HVR—Z5C摄像机最新使用与调整及操作上的心得

索尼HVR—Z5C摄像机最新使用与调整及操作上的心得:今天才整理出索尼Z5C机器设置现上传,请同行们指导,共同提高。

时间: 2011.5.19 春雨调试1.进入菜单.摄像机设定:2.IRIS/EXPOSURE :曝光(一键切换光圈/曝光IRIS/EXPOSURE)至于IRIS/EXPOSURE曝光键的功用就是可以经过事先指定按键的功能为IRIS光圈调整或是EXPOSURE曝光调整,如果设定为IRIS(光线)则是搭配镜头上「曝光调整环」单纯的做光圈调整,如果是设定为EXPOSURE(曝光)这个环除了可调整光圈外,还可以搭配Gain增益及快门做为整体曝光的应用,但前提必须将Gain增益及快门调为自动,然后按下EXPOSURE键进行手动曝光调整。

例如:当你调整到光圈已经全开后如果亮度还是不够,你再继续转动「曝光调整环」这时GAIN增益就会启动从3dB一直往上加,如果在户外时只要光圈调整到F6.8开始快门就会自动加快从1/100一直往上加。

简单的说设定为IRIS(光线)时「曝光调整环」就只是控制光圈值,而设定EXPOSURE(曝光)时「曝光调整环」掌控整体曝光所需的功能,这就是Z5C机器的优点所在。

亮度增益设置:L0 dB(H 12dB M 6dB L 0dB)增益功能的调节,当摄像拍摄过程中照明不够时,光圈开到最大,曝光还是不足,这时需要使用增益进行放大以此来提高图像的输出。

Z5C摄像机具有多挡增益:(H 12dB M 6dB L 0dB),选择合适的增益以此提高摄像机的灵敏度。

调增益越大,图像上的噪波会增多,图像信噪比下降。

所以,照度低时,应尽量提高被摄体的照度,没有其他办法时,再用增益。

(买个柏灵射灯BC-3000型)平稳增益:关(快、中、慢)超亮度增益:关此功能不能设为(开)AGC 限定:关设定为关(21DB默认设定)负AGC :开如果你想设定在手动GAIN的档位上时,负增益挡位关闭。

在照明足够的情况下用负增益可以提高信噪比,在实现负增益功能在Z5C身上也可以找到,我认为:如在光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负增益能够让画面表现得更加细腻,不同档位的选择能够搭配三档ND滤镜和光圈使用,实现精确调整曝光的作用。

由于有"Exmor"的加持,Z5C可将增益值降到-3及-6dB,有点像相机降低ISO值-50、-25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你不想设定在手动GAIN的档位上,你可以在选单中将"负AGC"打开,Z5C摄像机自动测光时会自行判断启动。

WB预设:手动WB温度,扳到手动挡。

WB室外等级:0WB温度设计: 5600K 可在3200K到6500K之间的范围内设定色温(默认设定6500K)我认为色温要佳,色温在自动白平衡范围内,是在4000—6000K之间,有点偏暖,日光色,那样不需频繁的调整。

我认为:调白平衡的目的是在不同色温光源环境下保证摄像机能获得机器需要的标准光源,从而使拍摄的画面色彩还原正常。

我设5600K。

Z5C白平衡调整方法为:(1)在录制或待机期间,将AUT0/MANUAL开关设定为MANUAL。

(2)按WHT BAL按钮。

(3)将白平衡内存开关回设定为PRESET/A/B三者之一。

选择A或B可以用内存A或B中储存的白平衡设定进行录制。

当将AUTO/MANUAL开关设定为AUTO时,其它手动调节的项目(光圈、增益、和快门速度)均会变为自动。

在自动白平衡下还是属偏蓝冷色系,手动白平衡时色系会略带点红属偏暖色系。

ATW灵敏度:智能(高、中、低)平稳WB :快(快、中、慢)关自动曝光转换: 0自动曝光响应速度: 快(快、中、慢)自动光圈限定: F11 自动光圈调节法:将光圈选择开关设定于自动光圈调节处,根据被摄体的亮度摄像机自动调节光圈,这是一般画面光照反差不大摄像时常使用的模式。

手动光圈调节法:将光圈选择开关设定于手动光圈调节处,根据需要手动调节光圈大小。

这是一般画面光照反差较大摄像时常使用的模式。

当拍摄婚礼背景比较明亮时,一般应使用手动光圈调节法。

因自动光圈进行拍摄,由于它反映的是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物体在画面中就会成剪影效果,有时这种效果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此时,必须采用手动光圈。

ECS频率:50ZH减少闪烁:开(关)对比度增强:开(关)调对比度调好以后,不要随便根据画面进行调节,这样可能影响您对画面质量的正确判断。

逆光:关(根据情况开)聚光灯:关(根据情况开)STEADYSHT(防抖):开类型标准。

类型:强标准弱广角转换镜头STEADYSHT(防抖):采用开启标准防抖时,在非编的显示器上看画面清晰,并没有出现摄像机显示屏上的迟滞或者模糊。

在手持用长焦拍摄时,高度防抖和关闭防抖功能两种情况下拍摄出的画面,稳定性相差较大,但前者画面显得不够自然。

我认为:在手持拍摄时开启标准防抖,画质清楚。

特殊情况下使用高度防抖,采用三脚架拍摄时,关闭防抖功能。

自动对焦帮助: 开这个是实时手动对焦,为了防止勿碰对焦环,所以要关。

但是实际拍婚礼时为拍前景实、后景虚,所以我认为:开。

对焦特写:开 (关)当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都应当进行焦距调节,称为聚焦。

“特写聚焦调节法”:将景物画面推成特写,如在Z5C机器上转动聚焦环,使图像清晰,然后拉开成所需的景别进行拍摄。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并且能够保持画面的清晰度。

手柄变焦:2 我调2是为了稍快些。

快速变焦:开如关,在拍摄画面快速移动聚焦很慢,特别是拍婚礼镜头转换时更明显我认为开。

数字延伸:关淡变器:关 (白色渐变或黑色渐变)SMTH SLW REC :慢动作间隔拍摄:关(0.5秒 30秒)开DV逐帧拍摄:关(开)SHOT TRANSITION :4.0 默认设定值X.VCOIOR : 关彩条:选类型3 (选类型1、选类型2、选类型3、选类型4)关2.音频设定:DV声音模式:FS48K(FS32K FS48K)声音限制 : 开内部麦克风设定INT MIC设定:开INT MIC 灵敏度:标准INT MIC 降低风声:开XLR设定:分离这款摄像机不仅有随机话筒、外接CH1、CH2接口,还自带一个机身话筒,也就是说有三个话筒可以选择使用。

经过多次对比使用,我觉得声音设置采用INT MIC+INPUT1组合最好,机身话筒采集现场声录制在磁带的1声道,外接话筒采集同期声录制在2声道。

随机有附赠ECM-XM1指向麦克风,机身上也有内建立体麦克风,所以收音时可以混合收音,INPUT1可设置外接麦克风收主音,INPUT2可设置INT MIC 内建麦克风收现场环境音非常实用。

3.显示设定:斑马线:关直方图:开(标准高级)峰值:开(白色、中)颜色:白色等级:中标记:开 +符号(中央:开、式样:关、安全框:关、引导框:关)EXP\FOCUS类型:类型1(类型1、类型2)摄像机数据显示:开(关)音频等级显示:开(关)在液晶屏幕上看到音频显示变焦显示:条形图(条形图、数值)对焦显示:米(米、英尺)快门显示:秒(秒、度)液晶屏亮度:调中间液晶屏彩色:调中间液晶屏背光亮度:变亮(标准)变亮后电量消耗大点寻像器背光亮度:标准变亮后电量消耗大点寻像器彩色:开(关)寻像器电源模式:开(自动设定)字体大小: 2X (标准、2X)剩余时间:开(自动设定)显示输出:所有输出色彩PP设置:按带仓下边的PICTURE PROFILE 键.进入PP1设置.然后选设定黑色等级:主黑色等级 -5 我认为把主黑降下来画面就不会发灰了,通常主黑平衡调节会影响到白平衡状态,调完主黑平衡后,应再调一次白平衡。

大家普遍说拍摄画面发灰就是也个原因。

黑色R-1 为保证画面色彩还原正常,我认为必须调黑平衡在输出端红(R)、绿(G)、蓝(B)三路信号要输出电平输出为0(或很低)并相等,这样在同样的环境光线中拍摄时还原出正确的颜色来。

我认为调到(黑色R-1、黑色G-1、黑色B-1)为好。

黑色G-1黑色B-11.GAMMA :标准电影色调1、电影色调2 GAMMA(伽玛、γ):曲线模仿电影色调的效果(电影色调1颜色浅、电影色调2颜色深,自己可以调试试,喜欢的色调。

ITU709 选择伽玛曲(GAMMA)线G5.0PD2.黑色GAMA :范围高等级-3通过调节[GAMA]和[详细信息]等图像文档项目,可以自定义图像质量。

将摄像机连接到电视机或显示器,然后在电视或显示器屏幕上观察图像的同时调节图像质量。

不同录制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设定作为默认设定存储在【PP1】到【PP6】中。

随个人喜欢来调不调也可。

从PP3-PP6厂家已设定好,PP1-PP2用户自己调。

3膝点:模式 Z5C机器里膝点,(也叫拐点)改为低.。

这样可以使物体亮部看到更多细节.追求画质细节和宽容度,通过实拍也得到了体会。

当拍摄用点光源照明物体时,图像的高亮度区有可能曝光过度,甚至有可能退色,利用Z5C机器功能,调整摄像机里的膝点(拐点)功能来解决,使图像的亮度保持在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可以容许的动态范围之内。

当然,在使用(拐点)功能后,有可能导致图像的颜色变得“苍白”,这是由于(拐点)同时也在作用于色度信号,导致图像的颜色饱和度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单独的(拐点)选项,来处理色度信号(R-Y、B-Y),使其更加鲜艳,更加自然。

自动设定: 最大点 90.0﹪我认为调:90﹪-100%。

灵敏度高(高中低)(自动设定手动设定)手动设定:点85.0﹪从拍摄的经验来讲,膝点(既拐点)的值不要调整在80%以下,我认为调:85.0﹪-90%之间,画质有层次。

斜率:+2 (+1-+3)如我们改变斜率,把斜率提高,这样有的地方就会超过100%(高亮度部分),画面的高光压不到100%以下,没有超过100%的地方会得到很好的表现,亮暗的对比度也很好,但我们从画面上来看,有的地方曝光总感有些过了。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拐点的斜率,使其达到我们能够接受的范围,这样通过调整达到一种平衡,既有亮,次亮,又有立体感。

我认为调:+2 峭陡些。

设定膝点斜率范围:—5(平缓)至+5(陡峭),所以索尼Z5C设定这功能很有必要,解决了画质层次立体感。

4.色彩模式:类型标准我认为:标准,色彩还原准确。

像电影色调1和ITU709矩色彩不真,在实际拍摄当中发现的,所以调到标准。

标准电影色调1电影色调2ITU709矩阵等级 85.色彩等级: +3 范围从-7(浅)至+7(深),-8:黑色。

是色彩明度即亮度,我喜欢深一点的色调,所以+3,通俗讲也就是设定色彩等级。

6.色彩相位:0 范围从-7(偏绿)至+7(偏红),我调到-1 ,设定色彩相位。

7.色彩浓度:0 (R +2、G +2、B +2、C 0、M 0、Y 0)调大,色彩浓度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