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进程

论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进程

论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进程
【摘要】:通过对中国古代花鸟画历史发展进程的描写,来展现各个时期花鸟画的不同发展特点,以此来表达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艺术个性和和艺术影响力以及对我国近现代的中国花鸟画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花鸟画
【正文】:
一: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特有的种类,它和“人物画”、“山水画”一起构成了中国绘画的形式面貌。

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如同山水画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它同山水画一样也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是与山水画的演变相同的,而且他们之间互有影响。

中国古代花鸟画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借物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艺术传统是逐渐形成的,有的时候花鸟画更多的强调写生,抒情言志的的成分表并不明显,而有的时候更强点抒情言之,以致追求艺术个性。

二: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阶段
1. 唐代独立成科
花鸟画在唐代独立成科,属于花鸟范畴的鞍马在这一时期已经有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韩干的《照夜白》、韩滉的《五牛图》以及传为戴嵩的《半牛图》等,都表明了这一题材所具有的较高的艺术水准。

2. 五代时期是中国化的发展时期
五代时期,西蜀、南唐都成立了画院,绘画迅速兴旺起来。

出现了两大流派:一是黄筌为代表的“皇家富贵”和以徐熙为代表的“野逸”派。

黄筌是五代后蜀的一位画家,最擅长用勾勒法作画,以细淡的墨线勾画出所画花鸟的轮廓,然后填以色彩,以着色为主,给人以富丽工巧的感觉﹔其子黃居采禀承家风,宏扬工细、逼真的勾勒填彩画法,因此黃氏父子的画风被称作「黃家富贵」,而且风靡后代画院,流风不绝。

而徐熙的风格是“野逸”《雪竹图》,全用墨笔,既有线勾,也有墨色渲染,淡雅后逸,具有清新之气。

此种画风在北宋后期影向较大,对画院花鸟画风的改革起到积极地推动。

虽然黄筌和徐熙的风格截然不同,但是他们都把中国花鸟画推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

他们开启了中国写意和工笔花鸟画的先河。

后人把黄筌和徐熙并称“黄徐”。

3. 宋代是古代花鸟画的繁荣时期。

宋代花鸟画是在五代花鸟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花鸟画在北宋时期的宫廷绘画中占有了主要地位,宋朝前期,大多数画家基本上沿袭了“皇家富贵”的风格,被宫廷画院当成花鸟画的一种规范。

直到崔白等画家的出现才改变这个局面。

崔白打破了“皇家富贵”风格的限制,大胆创新,另创一种清淡疏秀之格。

他的代表画《寒雀图》,画中在一棵毫无生气的枯树上,有几只依偎、憩息、对语、飞戏的寒雀。

枯树的描绘以勾、点、皴、檫相结合,树干树枝多用干墨皴檫晕染而成,笔法十分豪放劲逸,与“皇家富贵”的细线勾填法截然不同。

特别是鸟雀的表现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它不仅描绘出了麻雀冻饿瑟缩之态,而且表现出
了这群小生命在严寒困境中倔强而富有生气的精神。

崔白创新的花鸟画改变了流传百年的黄筌画派的一统格局,推动了宋代花鸟画的发展。

而赵佶、易元吉等人,则是是宋代花鸟画的奠基人。

易元吉所作的画,尤其以獐猿特别生动逼真,呼之欲出,他因此而名闻天下。

而赵佶则把中国花鸟画又推向了另一个极致,他的画把诗、书、画、印相结合,这在中国画的发展中具有开创性。

北宋院体花鸟画的这种注重写生以至刻意追求细节真实的艺术风格,在整个宋代都是花鸟画的主流。

在宫廷画院外,宋代花鸟画还存在着另一股不占主要地位但对后世文人花鸟画有很深影响的潮流,那就是以文同、苏轼的墨竹,杨无咎的墨梅,以及郑思肖的兰花为代表的不强调重视的写生,而是强调借物抒情的花鸟画。

在这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传统花鸟画中的所谓“四君子”(梅、兰、竹、菊)题材日益流行起来,到了元代文人画大兴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4. 元朝:文人画特征
元代是文人画正式确立和繁荣的时期。

而元代的花鸟画在文人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它的主流也属于文人画性质的,突出表现在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上。

元代花鸟画不重视像与不像,而是重在借物抒情。

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大多具有象征性,这也显示了花鸟画领域的巨大变化。

苏轼、文同、钱选等文人墨客以梅、兰、竹、菊等为创作题材,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元、明、清文人画发展的先导,一直影响到今天。

元代花鸟画的题材大多以“梅、兰、竹、菊”为主题,其中以画梅和画竹的成就最高。

王冕的《墨梅图》作品中,一支含苞欲放的梅花,横斜在画幅中间,劲拔有力的枝干有数尺之长;已开未开的梅花洋溢着一种磅礴的生气,显得十分清新可爱。

画的左上角有一首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借梅花寄托了画家的胸怀和理想。

5. 明清: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大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是花鸟画的大发展时期,花鸟画融入了水墨写意,从而使画面更具有生动性。

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对后来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明、清两代的徐渭、清代画家恽格、八大山人和石涛以及“扬州八怪”画派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花鸟画家和花鸟画派
明代的徐渭,他在诗文、戏曲、书法、画墨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它的水墨花鸟画,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花的笔墨和技巧,用笔放纵但不失其真实,水墨淋漓,但浓淡干湿恰到好处。

他比一般的水墨写意画显得更为豪放、泼辣。

他在运用水墨和构图方面都有新的创造。

他的代表作《黑葡萄》就很能代表他的画风。

清代花鸟画实际上是以写意花鸟画为主导的,这一时期的写意花鸟画精彩纷呈,文人画风起云涌,风格流派众多,一派欣欣向容的景象。

代表流派和画家有清新润秀、笔精墨妙的“常州派”;狂放不拘、恣肆酣畅的八大山人和石涛;抒情写意、心醉神迷的“扬州八怪”。

尽管他们的作品形式不同,手法各异,但都非常讲究用笔运墨,其作品呈现出线条变化丰富,墨彩淋漓酣畅的时代特征,
恽格的花鸟画以花卉最著名,所画花卉,很少勾勒,主要以水墨首色渲染,用笔含蓄,画法工整,赋色明丽。

又兼工诗书,题句清丽,诗格超逸,,有“常州派”之称。

由于恽格风格的明丽之得人喜爱,和他所描绘的花卉品类的丰富,使他开辟了一个画派,被认为是花鸟之宗。

八大山人即朱耷,由于他的阶级地位和政治态度,他的花鸟画带有强烈的借物抒情的倾向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

他继承了徐渭的水墨大写意的画法,善于泼墨,笔墨健劲精练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

是缺少酣畅淋漓、健康轻快的情调。

不过,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仍然很大。

在当时,一些代表着深刻变化的富于个性和新的气息的画家出现了,他们就是所谓的“扬州八怪”,他们中主要是花鸟画家,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有共同点且与清代初年其他各花鸟画家不同。

他们以徐渭、陈道复和石涛的方法,大肆奇逸的笔墨,发挥了个人的创造。

三、小结:
中国古代的花鸟画不是为了描绘花鸟而描绘花鸟,而是通过对花鸟的描绘来表达画家自身的生活遭际和思想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审美关系和一定的时代精神,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

中国古代花鸟画,经过历代画家共同努力,继承并发展了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技巧,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强调了艺术个性,对我国近现代的中国花鸟画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