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课堂教学中高考试题解题思路和命题角度的分析
最新课堂教学中高考试题解题思路和命题角度的分析
▪ 11.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 看出( )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汉赋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 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 【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
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 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 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 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
Hale Waihona Puke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民间手工业(丝织业);古代中 国的商业——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明清时期,吴江县盛泽以丝绸织造业和丝绸贸易而名闻
遐迩,乾隆年间,盛泽有了国内最早的丝绸纺织交易市场,“水
第二,材料信息的提炼能力。这里包 含着两类情况: 1、答案直接出自材料,与教材内容的 关联不大。
▪ 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 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就是当时盛泽的生动写照,诗中“水乡”
是指盛泽而非水上集市,而且宋朝时市的时空限制已被打破,故
A项错误;是“罗绮”而非纺织工“走中原”,这里是指丝绸贸 易,故B项错误;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未涉及 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表明 “勤织作”的原因,故D项正确。
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 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 确,不符合题意。
▪ 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
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
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 【解析】照片人物是“偷棉花的妇女”、“流浪儿”,未涉及民族工商
业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与“1949年3月”不符,故B项错误;“偷棉花的 妇女”、“流浪儿”反映了对下层民众的侮辱与伤害,照片中看不到战争 场面,符合“没有硝烟”,故C项正确;反映“富裕与贫穷”反差,但不 是“1949年3月”才“萌生着”,故D项错误。
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1871年宪法);近代欧美资产阶级 代议制的历史作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 ▪ 【解析】“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能表 明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与“最能体现资产阶级 代议制特征”不符,故A项错误;国家元首“皇帝在国际关系 上为帝国的代表”,是国际惯例,不能充分体现是否为资产 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宰相同时是“联邦议会主席”,由 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表明保留了 浓厚的专制残余,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 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 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成年 男子选举产生,与“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 产生”相符,故D项正确。
确。
24.选修【考点】明治维新 【解析】(1)据材料一中“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 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得出自上而下推行,
据材料一中“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得出涉及范围广泛,据材料 一中“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得出国民竞相效仿,据 材料一中“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 事”、“牛肉被称为文明的药剂”、“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得出学习西方表面化。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据材料二“一国文明之进 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 的”得出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 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 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据材料二“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一 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后因:全盘西化的 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据材料二“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得出片面理解西方文明。 25【考点】唐太宗 【解析】(1)据材料中“太宗令……修定法律”,并说“不可任情以轻重”、“法令严 肃,谁敢为非?”得出严肃法令,遵守法律,据材料“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 也……岂如广任贤良”得出减少独断,广任贤良,据材料“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 平”、“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 帛”得出兼听纳谏,激励直言,结合所学概括回答。
课堂教学中高考试题解题思路和 命题角度的分析
一、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主要体现了对历史知识、 结论、概念内涵的识记、材料信息的释读与提炼、 历史论证能力的考查。具体而言: 第一,对历史知识、结论和内涵的识记能力。主 要体现在对特定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序、内容及 其独特性的区别认知和复述方面。
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故A项错误;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而“1930~1932年”,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 府直接干预,故B项错误;1935年预算比重低于1934年,没有“接连增加”,故 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美国经济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到1939年,美 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与“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相符,故D项正
▪ 16.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 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 【考点】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德意志帝
▪ 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
▪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考点】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 【解析】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