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毕业论文目录一、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及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1)(一)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 (1)1.工程项目风险 (1)2.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和特点 (1)(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2)二、工程项目风险的现状分析和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的特点 (2)(一)工程项目风险的现状分析 (2)1.国的现状 (2)2.国外的现状 (3)3.综合现状分析 (3)(二)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特点 (3)1. 相对性 (3)2. 多样性 (3)3. 长期性 (4)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 (5)(一)风险识别和估计 (5)1.风险识别的概念 (5)2.风险识别的依据 (5)3.风险识别的步骤 (5)4.风险估计 (6)5.风险估计的方法 (6)(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 (7)1.风险控制对策 (7)2.风险对策的策略 (8)3.风险对策的重点 (8)4.风险监控 (9)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0)(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10)1.风险减轻 (10)2.风险预防 (10)3.风险转移 (10)4.风险回避 (10)5.风险自留 (10)6.后备措施 (10)(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建议 (11)参考文献 (13)一、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及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一)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1.工程项目风险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造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性及其发生的概率。
项目风险的差异性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2.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和特点(1)工程项目的风险有以下几类经济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经济相关因素的变化,造成工程材料、设备等价格的涨跌、供应脱节,甚至通货膨胀;或者由于错误估计市场变化而导致的风险,这类风险通常由汇率变化、换汇控制、通货膨胀、设备材料供应脱节等引起,是工程项目风险中常见的主要风险之一。
技术风险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采用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可能为预计到的问题而导致的风险,其中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等也是技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其他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工程项目组织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风险。
(2)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工程项目风险具有的特点:客观性。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自然界的各种突变,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确定性。
指工程项目的风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不确定性。
可变性。
工程项目的可变性主要表现在风险性质的变化、后果的变化,出现新的风险或风险因素已消除。
相对性。
工程项目风险主体的相对性和风险大小的相对性。
阶段性。
工程项目风险阶段性包括在风险阶段、风险发生阶段和造成后果阶段具有明显的时段性特点。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于项目组织具有必要的现实指导意义1.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利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处置各种工程项目风险,有利于减少因项目组织决策失误所引起的风险,这对项目科学决策、正常经营是非常必要的。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它将有关处置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合理地分摊到产品、过程之中,减少了费用支出;同时,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种监督措施也要求各职能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风险损失,这也促进了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
3.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为项目组织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确保项目组织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为处置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供了各种措施,从而消除了项目组织的后顾之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项目活动中去,保证了项目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项目风险的现状分析和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的特点(一)工程项目风险的现状分析1.国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项目管理体制首先在建设项目上有所突破。
鲁布革水庄站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1984年在国第一次采用国际招标,推行项目管理,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工程质量优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从此,我国的许多大中型项目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包括项目资本金带度、法人负责制、合同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度等。
与此同时,项目管理已从最初的国防航天领域迅速发展到目前的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开发、建筑业、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甚至政府机构。
2000年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实施全国人大通过的《招标投标法》。
这个法律涉及项目管理的诸多方面,为我国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国项目管理,尤其是在施工项目管理方面20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在这个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2.国外的现状成熟的项目管理实践始于20世纪40年代,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项目管理主要还仅限于建筑、国防、航天等少数行业。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迫切需要降低项目管理成本,迫使政府机构和企业给予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更大的责权,不仅要他们实施方案,而且还要他们管理合同、了解财务并与客户一道高效率地工作。
于是项目管理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到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制药、金融以及一般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
3.综合现状分析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应用,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都有很大差距,我国的水平仍然处于引进、吸收和消化阶段。
为了尽快缩小国外差距并力争有所突破和创新,不仅要求我国的项目经理们提出一系列直接针对现实项目风险问题的对策,也要求经济管理科学工作者们提出一整套有利于理解现实问题、能够解决现实问题、适合中国国情的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同时还要对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细致的实证分析,用丰富详实的经验材料对各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做出检验,并不断的拓宽应用围,这些都是摆在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际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些艰巨的任务。
(二)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特点1. 相对性不同工程项目的活动主体受风险的影响是不同的,人们对于风险固然有一定的承受力,但是这种风险承受能力因人而异,并且投入的大小、收益的多少还有拥有的资源、项目活动主体地位,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工程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2. 多样性多种类型的风险可以并存于同一个工程项目中,就像合同风险、政治风险一样,这些3. 长期性风险在工程项目中不仅仅存在于工程实施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工程项目的进展,风险的影响也会随之扩大,积少成多,因此,项目风险的影响不是暂时的,他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并且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中都存在。
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一)风险识别和估计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
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1.风险识别的概念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使风险估计和评价更具效果及效率。
风险识别做得不好,通常意味着风险评价也会做得不好。
可以说一个已识别的风险已不再是风险,而只是一个管理问题。
毫无疑问,对风险的错误定义将导致进一步的风险。
风险识别包括确定风险因素、风险产生条件:描述其风险特征和可能的后果;并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应当在项目的自始至终定期进行。
2.风险识别的依据(1)项目的前提、假设和制约因素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或其他文件一般都是在若干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做出的。
这些前提和假设在项目实施期间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
因此,项目的前提和假设之中隐藏着风险。
任何一个项目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受到许多外因素的制约,这是项目管理不能控制的,其中隐藏着风险。
因此,项目的前提、假设和制约因素是风险识别时应参考的依据。
(2)项目规划中的项目目标、任务、围、进度计划、费用计划、资源计划、采购计划及项目承包方、业主方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期望值等都是项日风险识别的依据。
(3)工程项目常见风险种类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商务风险、信用风险等。
若风险分类罗列全面,则最终的识别结果就不致遗漏,还可避免风险识别时盲目、无从下手的情况。
(4)历史资料项目的历史资料可以是以前亲身经历过的项目的经验总结,也可以是通过公共信息渠进获得的他人经历项目的历史文档。
在过去建设过程中的档案记录、工程总结、工程验收资料、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处理文件,以及工程变更和施工索赔资料等,记载着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施工索赔等处理的来龙去脉,这对当前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是很有帮助的。
3.风险识别的步骤风险识别可分三步进行: 收集信息; 估计项目风险形势; 确定风险事件并归类。
(1)收集信息风险识别需要大量地占有信息,了解情况,要对项目系统以及系统的环境有十分深入的了解,并要进行预测,不熟悉情况是不可能进行有效风险识别的。
风险识别不仅需要收集足够的信息,还要判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这就给收集信息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风险形势估计风险形势估计是要明确项目的目标、目标实现的战略、项目所处的外环境、项目资源状况、项目的前提和假设,以确定项目及其环境的不确定性。
进行风险形势估计,可以使项目管理班子换一个角度重新审查项目计划,认清项目形势,揭露原来隐藏的假设、前提和以前未曾发觉的风险,抛弃所有个人的良好愿望,只承认项目现有的能力。
(3)确定风险事件并归类在风险形势估计的基础上,尽量客观地确定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这些风险因素引发工程项目风险的大小。
然后对这些风险进行归纳分类。
首先,可按工程项目、外部进行分类:其次,按技术和非技术进行分类,或按工程项目目标分类;还可按建设阶段分类4.风险估计风险估计是风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的重要性在于使风险分析定量化,将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在风险识别和初步分类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对风险进行估计。
(1)风险估计的概念风险估计就是估计风险的性质、估算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大小,以减少项目计量的不确定性。
风险估计的对象是项目的各个单个风险,非项目整体风险。
风险估计应考虑两个方面: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用概率来表示,可能的损失则用费用损失或建设工期拖后来表示。
风险估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对项目本身和环境的理解,进一步寻找实现项目目标的可行方案;明确不确定性对项目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使项日所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都经过充分、系统的理解; 同时,比较项目各种方案或行动路线的风险大小,从中选择出威胁最小,机会最多的方案或行动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