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液微粒

输液微粒

输液微粒
概念
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 的非代谢性的颗粒杂质。 的非代谢性的颗粒杂质。
其直径一般只有1 ,也有50~ 也有50 其直径一般只有1~25μm ,也有50~ 或更大的颗粒。 300μm 或更大的颗粒。肉眼只能看见 50μm以上的微粒 50μm以上的微粒
概念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 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 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 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 害的过程。 害的过程。
静脉输液微粒种类与来源
微粒名称 来源
橡胶微粒 塑料微粒 玻璃微粒 结晶体微粒 纤维素微粒 毛絮、 毛絮、尘埃微粒 碳黑微粒 脂肪微粒 脂肪微粒
穿刺胶塞 药物包装 安瓿开启 药物置放和配伍 室内环境和输液器自污 室内环境和输液器自污 药物的生产过程 脂肪乳剂乳化不完全
微粒的种类与大小
种类颗粒 玻璃屑 金属片 橡胶屑 淀粉 氧化 白垭 炭黑 直径(μm) 直径(μm) > > > > > > > 1 1 1 – 500 5 - 50 1 1 1 种类颗粒 直径(μm) 直径(μm) > > > > > > > 1 1 - 5 2 1 20 1 - 100 1
年特曼等人报告,输液微粒、 1955 年特曼等人报告,输液微粒、异物可引起肺肉芽 当时未引起人们重视。 多年来, 肿,当时未引起人们重视。近30 多年来,对微粒进行 广泛研究后认为:输液微粒造成的危害是潜在的、 广泛研究后认为:输液微粒造成的危害是潜在的、长 期的,应引起普遍关注。 期的,应引起普遍关注。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加药后注射液中的微粒数比加药前明显增 加,同种输液中加入不同的针剂注射液、粉针 剂、中草药制剂微粒增加, 且差异较大,其中中 草药制剂增加的微粒数较多、粉针剂次之、注 射液较少。
现配现用? 现配现用? 配后放置30min? 配后放置30min? 30min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一支5ml的安瓿,用砂轮割锯后不消毒掰开, 一支5ml的安瓿,用砂轮割锯后不消毒掰开,瓶内液 5ml的安瓿 体就会带有玻璃微粒1300 3000个 1300~ 体就会带有玻璃微粒1300~3000个,假如用酒精棉球擦 试割锯后再开瓶,微粒污染会减少。 试割锯后再开瓶,微粒污染会减少。
有人实验证实,锯割安瓿1/4周较锯割1 有人实验证实,锯割安瓿1/4周较锯割1周,安瓿内药 1/4周较锯割 液被玻璃微粒污染为少,故又提倡仅割锯1/4, 1/4,并用酒精 液被玻璃微粒污染为少,故又提倡仅割锯1/4,并用酒精 或稀释碘酊擦拭后掰开为宜。安瓿不宜倒置, 或稀释碘酊擦拭后掰开为宜。安瓿不宜倒置,针尖最好 处于中部抽吸药液。 处于中部抽吸药液。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由于空气污染,导致不溶性微粒的数量严 重超标,我们要重视配液环境,在医院药房开展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在病房建立专门的配药室, 安装净化装置, 工作人员应加强“ 微粒” 意 识, 配药时穿戴好衣帽、口罩,控制闲杂人等 进入治疗室, 尽量减少工作人员来往走动。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未设配液中心的基层医院, 未设配液中心的基层医院,在配液前一定 要对治疗室进行空气及地面、桌面的消毒。 要对治疗室进行空气及地面、桌面的消毒。 有条件的医院最好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 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等, 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等,使治疗 室空气质量达到Ⅲ类环境的要求, 室空气质量达到Ⅲ类环境的要求,有效地滤除 空气中的尘埃并吸附或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中的尘埃并吸附或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使细菌总数≤ 使细菌总数≤500cfu/ m2 。
临床上在进行静脉滴注大量输液时, 临床上在进行静脉滴注大量输液时,由于药液 中含有热原,病人在0.5 1h内出现冷颤 高热、 0.5~ 内出现冷颤、 中含有热原,病人在0.5~1h内出现冷颤、高热、 出汗、昏晕、呕吐等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 40℃, 出汗、昏晕、呕吐等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 严重者甚至可休克,这种现象称为热原反应 热原反应。 严重者甚至可休克,这种现象称为热原反应。
综上, 综上,有效地减少输液微 粒的产生, 粒的产生,尽可能的避免其 危害的发生值得大家共同关 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 选择良好的制剂和输液用品 • • • • • 改善配药环境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注意配伍禁忌和现配现用 改进安瓿的切割和消毒 正确的抽吸药液 穿刺方法和注射针的选择
护理技术性很强,它是一门科学, 护理技术性很强,它是一门科学,不能随心所 抱有侥幸心理,需要我们知道该怎样做, 欲,抱有侥幸心理,需要我们知道该怎样做,明 白为什么这样做, 白为什么这样做,意识到不按操作规程做会引 起人命关天的后果。 起人命关天的后果。 同时,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 同时,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护理工作光有 经验是不够的,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 经验是不够的,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掌握 新技术、探索新问题,不断改进, 新技术、探索新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 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将针头的尖端做成封闭圆锥形, 在针头旁侧开方形针孔,可一定程 度避免刺穿胶塞时带入微粒,同时 还要尽量减少穿刺次数。
配药的针头越大, 配药的针头越大,药液中的胶屑 也越大:针头不宜过粗, 也越大:针头不宜过粗,一般采用 12号为宜 以减少橡皮屑的脱落, 号为宜, 9~12号为宜,以减少橡皮屑的脱落, 同时一定注意仔细检查针头有无弯 杜绝使用有钩的针头。 钩,杜绝使用有钩的针头。
谢 谢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生产药厂要改革车间的环境卫生条件,安装空 气净化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悬浮尘粒及细菌污染, 选用优良器材和合理的生产装备,采用先进工艺, 先进技术,提高检验技术,确保药液质量。 输液用品 选择正规厂家的药品、输液器 及输液液体。选用优质的静点器,如带空气过滤 装置及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可截留空气中 微生物和微粒。
输液微粒的有效预防
药液的正确抽吸方法可有效地 减少微粒。抽药操作时, 减少微粒。抽药操作时,不能横握 注射器, 一把抓” 注射器,即“一把抓”,应采用正 确的抽吸方法。 确的抽吸方法。 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导致内 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 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 微生物, 微生物,尘埃及操作人员的手带入 微粒污染; 微粒污染;以及外筒与内筒因反复 摩擦造成注射器本身微粒增加, 摩擦造成注射器本身微粒增加,加 重输液微粒污染。 重输液微粒污染。
引起热原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注射液或输液器中 污染的热原所引起的。热原的致热量因菌种而异, 污染的热原所引起的。热原的致热量因菌种而异, 如革兰阴性杆菌致热能力最强;由于注射途径不同, 如革兰阴性杆菌致热能力最强;由于注射途径不同, 引起发热的程度也有所差异。 引起发热的程度也有所差异。
粘士 硅澡类 细菌 滑石粉 霉菌和子 石棉纤维 未确认纤维
输液微粒的危害
• • • • • • • 造成局部组织的栓塞和坏死 引起静脉炎 引起肉芽肿的产生 引起药物过敏反应 引起肿瘤形成和肿瘤样反应 热原样反应 颗粒碰撞导致血小板减少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 100ml以上静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 100ml以上静 2005年版规定 脉滴注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 每1ml中含 脉滴注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 1ml中含 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个 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 25μm以 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个, 含25μm以 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 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