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考历史二轮模拟题汇编——古代世界(学生)

2018高考历史二轮模拟题汇编——古代世界(学生)

古代世界希腊1.(2018长郡月考)公元前5世纪,一位希腊人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城邦是无需输入或输出任何东西的。

”这一说法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希腊公民勇于冒险的精神和对商业利润的追求B.古代希腊商业贸易水平的发达C.城邦间自然环境的微观差异和政治的分散性D.古代希腊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2.(2018衡阳八中)美国学者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中认为,苏格拉底死得并不冤枉,因为他质疑传统和民主的价值而犯了冒犯之罪。

何况,在雅典如果个人权利与国家的需要发生冲突,民主制并不意味着对个人权利的严格保障。

材料主要说明了A.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B.雅典民主忽视公民个体权利C.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D.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不满3.(2018长郡中学)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公元前354年)借一位公民之口批判了公民大会;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

这反映出当时A.公民大会已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B.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蔚然成风C.公民大会受广大公民监督和质询D.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4.(2018长郡中学)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

他于公元前443年起到前429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而依照当时的制度,城邦并不给十将军提供薪俸。

对于材料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B.伯利克里无私为国家服务C.为贫苦人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D.有利于上层奴隶主阶层掌握政治实权5.(2018南昌二中)“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

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

”这一措施A.彰显了神权在雅典崇高地位B.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C.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D.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正确6.(2018长郡中学)教材中关于古希腊“城邦体制”中的“城邦”一词翻译自英语“city-states”,而“city-states”又翻译自希腊文中“polis”一词。

有学者认为“城邦”和“city-states”都是对“polis”的误译,因为“polis”最重要的含义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

你认为最接近其原意的翻译是A.精神家园B.地上天国C.公民国家D.民族国家7.(2018衡水六调)下表为有关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据此可知A.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B.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C.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D.表决的单一性决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8.(2018洛阳统测)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学派运动.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由此看来,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A.古希腊思想家的推动B.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C.功利主义思想的诱导D.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9.(2018南昌二中)克里斯提尼在执政时期,面临与前僭主势力希帕克斯的斗争,还要与伊萨戈拉斯争夺民主派的领导权,他一方面选择与希帕克斯合作,一方面又制定陶片放逐法来防范希帕克斯。

这表明陶片放逐法的制定主要基于A. 激发雅典公民的热情B. 维持政治力量的平衡C. 配合公民大会的工作D. 实现雅典国家的团结10.(2018衡水六调)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雅典城邦并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B.雅典公民追求的自由平等会损害民主政体C.直接的大众民主极有可能导致国家混乱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11.(2018朝阳统测)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立法,但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

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于法。

但法律一旦被核准,陪审法庭必须按照其执行。

这表明①公民大会与陪审法庭相互制约②司法权能够制约立法权③陪审员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④审判实行少数服从多数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12.(2018衡水六调)伯利克里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该材料能体现出雅典民主制的原则是A.普选制B.选贤任能C.法治D.群众监督13.(2018衡水六调)“(希腊)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于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城邦权力遭到滥用和误用B.公民视城邦利益至高无上C.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公民的积极性受城邦福祉的影响14.(2018衡水六调)伯利克里当政时期,他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握有充分权力;为保障公民参政,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公职津贴”。

由此可知A.雅典较早形成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雅典公民享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特权C.雅典政治几乎是完美的政治形式D.雅典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15.(2018衡阳县联考)“陶片放逐法”假定每个参与投票的公民均具有书写他想予以放逐的政客姓名的权利,然而西方学者的研究发现,大量的出土陶片显示出书写的拙劣、拼音的错误等等,这表明古雅典A.政局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B.政客普遍失去民众信任C.直接民主难以维护公民权利D.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16.(2018朝阳统测)亚里士多德说:“依照常例,公民的定义是:父母双方都是公民的人;有些人追溯得更远,推及二代、三代或更多世代的祖先。

”据此,判断城邦公民身份的主要因素是A.地域B.血缘C.性别D.财产17.(2018雅礼中学)古代希腊公共空间发达,至今尚存的神庙、露天剧场、体育场等即是证明,但私人空间却备受限制,如公民不参加“共餐制”,即丧失公民权。

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 人人享有平等的参政权B. 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C. 个人生活完全从属于城邦D. 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18.(2018朝阳统测)下表对雅典辩论发言人的规定,反映出A.只有城邦成年男性才能享有公民权利B.辩论章法促进了雅典对知识的崇拜C.公民大会是实施直接民主的国家机关D.民主政治权利具有道德资格的限制罗马1.(2018雅礼中学)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

“法律圣经”的说法A. 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B. 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C. 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D. 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2.(2018衡阳县联考)《十二铜表法》规定假如流经公共土地的溪水涧或道使私人领地逋受损失,则(私人领地的)所有者可提出赔偿损失的起诉。

”据此可知当时的罗马A.社会矛盾比较尖锐B.公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C. 土地占有形式多样D.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2018哈师附)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D.维护被告的利益4.(2018哈师附)罗马法将下列情况认定为“名誉减损”:作伪证、可为证人但拒绝作证、书面侮辱他人、重婚、犯罪、从事卑贱职业(侣优、斗兽员等)、被社会轻蔑排斥。

“名誉减损者”可能被剥夺选举权、继承权、监护权、出庭作证权,并被限制结婚权。

这说明罗马法A.强调道德修养以促进经济发展 B.混杂着多种理性与非理性因素C.在公民法阶段保留了氏族残余 D.对外扩张使社会关系更加复杂5.(2018长郡月考)罗马法规定: 债务人因欺骗行为擅自做主将所有物交付他人的,经债权人诉求,该交付行为不产生效力,则该物仍属于债务人财产的一部分。

这说明古代罗马A. 严厉打击商业欺骗行为B. 注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C. 债务人合法权利受限制D. 经济行为崇尚契约原则6.(2018衡水六调)特奥多尔·蒙森认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契约论推动了罗马法的产生B.罗马法保证了皇帝的绝对权威C.罗马法维护了所有罗马人的利益D.罗马法的产生包含着隐性契约关系7.(2018衡水六调)罗马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方式一直以撤离为主,很少通过立法来进行,这样的局面在《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发生了重大转变。

平民通过第三次撤离运动迫使贵族制定了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

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A.限制了罗马贵族的特权B.维护了罗马平民的公民权C.体现了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妥协D.确立了罗马“以法治国”的原则8.(2018衡水六调)《罗马法史》载:“‘万民法’概念有着双重的含义:一个是理论上的含义,它的根据是存在一种所有民族共有的法并且认为自然理由是这种普遍性的基础;另一个是实在的和具体的含义,它指的是产生于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那种罗马法体系。

”据此判断该法A.注重形式,侧重国家事务B.标志着罗马法学的成熟C.适应了帝国时期的要求D.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9.(2018衡水六调)《十二铜表法》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但如他人的果实落在自己的田中而被牲畜吃掉的,则不需要负责。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注重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C.注重将法理与情理相结合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10.(2018临川一中)“罗马法规定有能力的罗马人要承担更重的国家公职,做这样的事都是无偿的,所以这些职位被称为“荣誉”。

而且任职者要拿出自己的钱来应付公共的开支。

最后,罗马法中还有公益许诺(Pollcitatio)制度,即己担任或将担任公职的人允诺以自己的费用为自己的城市完成某项公共工程。

”这说明罗马法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B.关注执政者的经济实力C.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D.重视团体主义精神11.(2018朝阳统测)公元前494年,古罗马面临外敌侵袭的紧张局面,平民因不堪忍受债务奴役掀起了第一次“撤离”运动(即以集体退出公民大会和军队作为斗争手段),这使贵族大为惊慌,只得向平民妥协让步。

《十二铜表法》就是贵族向平民妥协的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