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培训PPT课件
9
人民调解受理纠纷的范围
二、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即受理纠纷的范围 人民调解受理范围,是指人民调解组织负责调解哪些类型 ,哪些性质,什么内容的纠纷,也就是说:哪些纠纷应当受 理,哪些纠纷不应当受理。《人民调解法》中界定人民调解 的范围为“民间纠纷”。 一般认为,凡是发生在公民与公 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涉及当事人有权处 分的人身、财产权益的纠纷,都属于民间纠纷,都可以通过 人民调解来处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目 前的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的范围,从纠纷主体到纠纷内容 ,都有了较大的拓展和变化。比如因土地承包、村务管理、 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资工伤、物业管理、医疗纠纷、催 讨欠薪等社会热点、难点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
,当事人也可以拒绝继续调解;当事人可以接受人民调解委
员会安排的调解员,也可以自主选择调解员;当事人可以接
受调解员提出的调解方案,也可以自行提出调解方案;当事
人可以自主选择达成书面协议还是口头协议等等。当事人在
调解的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地位,权利行使平等,义务履行平
等,任何人均不享有特权。
6
人民调解三项原则
《人民调解法》作为人民调解工作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 程碑,标志着人民调解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广 大人民调解组织依法调解矛盾纠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 撑和法治保障。在此,我就人民调解法的内容作一下简 要的讲解:
3
学习要点提示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原则 二、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即受理纠纷的范围 三、调处民间纠纷的程序和方法 四、人民调解员做好调解工作的要求 五、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调解 七、制作调解协议书的方式 八、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
4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原则
5
人民调解三项原则
《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应
当遵循当事人自愿平等、不违背法律法规政策、尊重当事人
权利三项原则。
1、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人民调解应当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当事
人可以接受调解,也可以不接受调解,即使在调解的过程中
7
人民调解三项原则
3、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 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 权利的原则。 尊重当事人权利原则是人民调解的保障。调 解、仲裁、行政或司法途径,都是当事人维护 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各具优势和特点。 选择哪种途径主张权利、维护利益是当事人的 权利。
8
二、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即受理纠纷 的范围
13
三、调处民间纠纷的程序和方法
14
(一)、当事人申请调解 1.申请主体。发生纠纷后,可以由一方当事人请调解,
也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调解。实践中,由于发生纠纷, 双方当事人之间往往产生对立情绪,很难做到共同向人民调解 委员会申请调解。特别是侵权纠纷,一般都是权利受侵害方积 极寻求纠纷的解决,侵权方往往怠于解决纠纷。因此,一方当 事人申请调解情形多于双方共同申请调解的情形。此外,当事 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也可以代其申请调解。
4、侵权性纠纷:是指纠纷主体一方或数方不法侵害他人人身 权或财产权引起的纠纷,但必须是未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 行为引起的,如情节轻微损害他人财物、轻微伤害、损害 名誉等行为以及由此给受害者一方造成直接或间接财产损 失所引起的纠纷。
12
5、人民调解不得受理调解下列纠纷 (1)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由有关部门管辖处理的; (2)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或正在审判的; (3)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4)已构成犯罪或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 (5)已经申请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或处理完毕的。
10
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民间纠纷,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1、婚姻家庭纠纷:这类纠纷是指因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 及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所引起的各种纠纷,主要包括:因 恋爱解除婚约、夫妻不和、离婚、妇女带财产改嫁、借婚 姻关系索取财产、以及父子、婆媳、妯娌、兄弟姐妹、夫 妻之间因分家析产、赡养、扶(抚)养以及家务、家庭暴 力等引起的纠纷。
2、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民间纠纷的内容主要涉及法律规范调整的范畴,
也有许多纠纷涉及道德规范调整的范畴。人民调解 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进行。在不违背法 律、法规和政策设定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 依照社会公德、村规民约、公序良俗、行业惯例进 行调解。纠纷调解的结果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 ,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明确要求,不 得侵害公共利益和第三方权益。
2、生产经营性纠纷:主要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以生产为目 的发生的纠纷,主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买卖等生产 经营方面引起的纠纷。此外,还包括因地界、水利、山林 果树、草场、滩涂、农机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使用方面引 起的纠纷。
11
3、财产性纠纷:是指由于财产的确认,归属损害等问题所发 生的纠纷,这类纠纷主要包括所有权纠纷、使用权纠纷、 债权债务纠纷,所有权纠纷指对物质财富的占有、使用、 处分权的争议。使用权纠纷指的是对物的使用权的争议, 比如:租赁、宅基地纠纷就是使用权纠纷,如债权债务纠 纷,就是财产性纠纷的范围。
《人民调解法》 依法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一)《人民调解法》的制定
2010年8月28,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 通过的《人民调解法》,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 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它的颁布实 施,对于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发展, 对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于 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2.申请形式。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既可以口头申请,也 可以书面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记录在案 。
15
3.纠纷管辖。人民调解不像诉讼那样具有严格的管辖,但 应当遵循与当事人有密切联系的原则、就近原则和有利于 纠纷解决的原则。 4.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没有专门的受 理环节,也不需要给当事人发受理通知书,只要人民调解 委员会认为申请事项属于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即应开始 对纠纷进行调解,即意味着已经受理。当事人向人民调解 员提出调解申请的,要做好登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