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树栽培技术

橡胶树栽培技术

橡胶树栽培技术绪论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因其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可靠性、隔水隔气、抗拉及耐磨等特点,使它在很多领域倍受亲睐。

那么橡胶是怎么来的呢?橡胶是由人工栽培的橡胶树分泌的乳汁,经凝固、加工而制成,这种白色的乳汁我们称之为天然橡胶。

一、天然橡胶的作用意义1、工业原料:四大工业原料(钢铁、煤、石油、橡胶)生活用品、军事用品、航天用品.2、性质:高弹性、绝缘性、抗耐磨性、可塑性、隔水隔壁气、。

3、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

二、橡胶栽培历史及现状(一)栽培历史:人类认识和利用橡胶1、引种试种期(英国人魏克汉)1839年美国发明家查尔斯·固特异发明了硫化技术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引种2、商业栽培期1887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芮德勒发明了连续割胶法1915年印度尼荷兰人赫尔屯发明了芽接法1968年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发明了乙烯刺激割胶,从而使低频割胶成为可能3、竞争性栽培期(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生产现状:目前,全世界有43个国家和地区种植天然橡胶,其中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四大植胶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5%,产是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7%,东南亚仍是世界产胶中心。

当前,马来西亚减少天然橡胶改种油棕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告一段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近两年由于胶价的瀑涨,停割胶园又开始割胶,2005年泰国生产干胶约283万吨,印尼约200万吨,马来西亚约120万吨,我国约60万吨,全世界产量约计830万吨。

2004年世界产量约822万吨,消费量829万吨,有专家预测2010年消费量将达到1000万吨,2030年将达到1700万吨。

三、我国栽培历史及现状(一)发展历史:1904年德宏土司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引种约8000株(二)生产现状:目前,我国种植橡胶面积为63万公顷,尚有34万公顷宜植胶地,如全部种上橡胶也不足印尼、泰国的三分之一,按目前越南的发展进度很快会超过我国。

自2001年起我国橡胶消费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2004年消耗量177.6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1/5,特别是汽车消费量增大,2004年400多万辆,2005年500多万辆。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橡胶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特别是国内天然橡胶资源的紧缺,2008年中国橡胶消费量为55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消量为235万吨,合成橡胶消量为315万吨。

预计到2010年中国橡胶消量预计达683万吨,天然橡胶消量预计达318万吨。

随着中国天然橡胶消量的不断增长,国内产量远不能满足其需求,2007年中国的天然橡胶产量为60万吨,2010年可能接近78万吨。

世界橡胶研究组织预测在未来的10~15年内,中国的天然橡胶消费量将达到300~400万吨,占世界天然橡胶总消费量1200万吨的1/4~1/3。

(三)云南植胶情况植胶半个世纪以来,在科技与生产上取得了三次重大的突破:1、突破了世界传统植胶区,打破国际橡胶专家预言“北纬17º以外不能植胶。

GT1 云研77-2 云研77-42、创造了具有云南特色且成效显著的一整套橡胶树抗寒高产植胶技术。

3、制定出一套适合云南植胶特点的新割制技术至2003年全省天胶种植面积达到363.39万亩,投产面积184.53万亩,干胶产量22.34万吨,平均单产121kg比世界胶王科特迪瓦117.4还高。

当前云南已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到老挝开发橡胶约200万亩,进一步把云南的天然橡胶产业做强做大。

Ø努力开发宜胶地资源,适当扩大橡胶种植面积。

Ø增加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单产,增强天然橡胶产业国际竞争力。

Ø推广橡胶新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Ø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1、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结合起来2、同发展境外禁毒替代产业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工作,增强市场竞争力。

(深化天然橡胶经营体制改革降低生产成本关键技术的研究等)四、我国橡胶产业发展对策措施第一单元橡胶树栽培基础Ø橡胶树栽培的生物学基础Ø橡胶树的生长与环境根茎花种子叶片第一节橡胶树栽培的生物学基础Ø目前世界大规模栽培的橡胶树是巴西橡胶树,属大戟科(Euphobiaceae),三叶橡胶树属(Hevea),巴西橡胶树种(Hevea brasiliensis)Ø掌握橡胶树生物学特性是制定栽培技术措施的理论依据一、橡胶树的器官及生长习性(一)根1、根的作用2、根的组成结构:3、根系的生长分部(垂直、水平)4、生长习性5、生长影响因素主根侧根(二)、茎1、茎的作用2、生长习性(a 、粗生长b 、高生长)茎粗高生长(三)叶1、叶片的作用2、叶的形态3、叶蓬的生长习性叶蓬物候期:抽芽期(伸长期)展叶期(古铜期)变色期(淡绿期稳定期4、叶蓬物候与生产的联系古铜期变色期稳定期抽芽期(四)花、果、种子(二)橡胶树生长发育规律(一)橡胶树一生中的生长变化(生物学年龄划分)苗期,幼树期,初产期,旺产期,降产期。

(二)橡胶树一年中的变化下一张第二节橡胶树的生长与环境巴西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是典型的热带雨林中上层树种。

该流域位于北纬5°~15°,地貌复杂,气温高而稳定,雨量多,湿度大、分布均匀,静风,无台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植物种类多。

▄巴西橡胶树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同化了原产地的生境条件,形成了其生长基本习性:喜高温怕寒冷。

喜强光照。

喜静风,怕强风,要有充沛而均匀的雨量,有一定的耐旱力。

喜土层深厚,微酸性、肥沃壤土。

一、橡胶树的基本习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一)橡胶树的基本习性1.橡胶树原产地的气候2.橡胶树的生态习性(二)橡胶树对环境的适应Ø1.橡胶树对温度的适应性Ø2.橡胶树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Ø3.橡胶树对光的适应性Ø4.橡胶树对风的适应性Ø5.橡胶树土壤条件的适应Ø6.橡胶树生长、产胶与海拔、地形条件的关系4、橡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①温度橡胶是热带作物,它的生长适宜温度是20~30℃,26~27℃时生长最旺盛。

当月均温度低于18℃时橡胶树生长减慢,低于15℃时生长基本停止。

当温度低于10℃时橡胶树幼嫩组织受害,温度低于5℃橡树出现枝枯、茎枯,爆皮等寒害症状,温度低于0℃时,胶树严重受害,甚至死亡。

②湿度年降雨量在1500~2000毫米间且分布均匀,空气湿度在80%以上对胶树生长最有利,产胶量多。

年降雨少于1500毫米,空气湿度低于70%,不利胶树的生长,产胶量低少。

年降雨量多于2500毫米,雨日多,日照少,也不利于胶树的生长和产胶,且病害多。

③风速年平均风速在1米/秒左右时,能促进胶树的蒸腾作用,使土壤中的无机养分较快地被胶树吸收入体内,加快代谢作用,并可使雨后树皮很快干燥,减少割皮病害。

年平均风速超过2米/秒,嫩叶被吹裂,影响胶树生长和产胶。

年平均风速大于3米/秒,而又没有良好的防护林带,胶树不能正常生长。

台风对胶树的破坏因风力大小而异,风力5~6级时,胶树未稳定的叶片便受损伤,风力7~8级时,不抗风品种就会折枝、断干、倒伏。

风力达10级以上,胶树普遍出现严重的断干倒伏。

④土壤橡胶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黄土、红土、壤土、沙壤土都适宜橡胶生长。

但,橡胶是主根植物,要想橡胶生长良好、产量高,对土壤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土层深度达1米以上,土壤有机质丰富。

湿润不积水,PH值5~6,很适宜橡胶生长、适量高,从生产角度来说,不宜种植橡胶的土地是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地块,土层深度不及1米的地块,1米土层内有层状石块、结核、铁盘层的地块,土壤PH值4.5以下6.5以上的地块,土壤中含钙质较高的地块。

二、云南植胶环境与橡胶树栽培Ø(一)云南植胶区的自然环境条件Ø1、地貌特征Ø2、气候概况Ø3、土壤特点Ø4、植被特点Ø(二)云南植胶环境类型区划与橡胶树栽培1、大区的划分2、中区的划分3、小区的划分第二单元橡胶树种植苗木的培育Ø第一节主要橡胶树品种介绍Ø(一)GT1Ø(二)PR107Ø(三)云研77-2Ø(四)云研77-4Ø(五)云研73-46Ø(六)IAN 873Ø(七)PR302第二节常用种植苗木的种类和特点橡胶树种植苗木的种类是根据苗木的繁殖方法和培育方法而加以划分。

按繁殖方法划分为二类:实生苗、芽接苗;按育苗方式分为袋育苗和地播苗。

目前大田生产上常用的橡胶树种植苗木主要有芽接桩、袋装芽接苗、高截干芽接苗等一、芽接桩用苗龄1~2年生,离地15厘米处茎粗达2厘米以上的实生砧木,经芽接成活后,在离芽接位上方3—5厘米处锯干,待接芽抽芽长1~3厘米时挖起,Ø二、袋装芽接苗把萌动的芽接桩种到塑料袋内,待二或三蓬叶稳定时全苗移到大田定植。

Ø三、籽苗芽接苗Ø四、高截干芽接苗Ø五、低截干芽接苗将催芽床上发芽的种子直接移种到苗圃的苗床上,株行距要大些。

待苗木生长到离地15厘米处直径达1.8厘米以上时进行芽接。

芽接解绑锯砧成活后,留在苗圃原地,让芽接苗抽芽生长。

待芽接苗长到1.5年左右,低截干芽接苗由于苗木较大,茎干芽眼多,定植成活率高,但育苗的时间较长,苗圃地占用面积大,费用较高,是培育该种植材料不利的地方。

第三节常用橡胶苗木种类培育Ø一、苗圃地建立Ø二、砧木培育Ø三、橡胶芽接1、芽接时间的选择2、芽接工具3、芽条及砧木4、芽接操作(1)芽的选择(2)切芽片(3)开芽接位(4)剥芽片(5)修芽片(6)放芽片及捆绑(7)解绑及锯砧Ø4、提高芽接成活率的途径Ø芽接成活率的高低与天气、砧木生势、芽条质量、芽接技术等有密切关系。

提高芽接成活率的主要经验有:(1)选择有利的季节和天气。

气温、风、雨等都影响芽接成活率。

实践表明,芽接时,平均气温28℃左右成活率最高。

平均气温低于20℃,成活率显著降低。

一般5~10月是适于芽接的季节。

天气情况也影响芽接成活率。

炎热天气中午不宜芽接。

干旱季节和下雨时不宜芽接。

(2)选好砧木,管好苗木。

砧木生势好不好,决定芽接成活率的高低。

选择生势健壮、茎粗2~3厘米、顶芽稳定至刚萌动,容易剥皮的砧木进行芽接,成活率高。

旱季在芽接前进行施肥、灌水是提高芽接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3)管好芽条。

芽条要新鲜,容易剥皮。

芽条粗细尽可能与砧木大小相一致。

一般在芽接当天上午锯芽条比较好,这时芽条水分比较充足。

远途运输的芽条两端要封蜡,并用剥开的芭蕉茎或木箱包装,箱内要用谷壳等填充物,保持芽条湿润、通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