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软交换和3G承载的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软交换和3G承载的解决方案
为保证软交换业务承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在每个大区节点和其它CN2节点部 署双PE。在局址选择上,如果两个局址均具备独立的光缆和WDM设备,可选择双 局址部署方式;否则延续采用单局址方式。
在双局址情况下,SS等设备采用四台CE(三层交换机)上连至双PE,在单局址 情况下采用两台CE上连至双PE。同一局址内两个CE设备之间通过VRRP方式实现 互为备份。不同局址的CE之间通过GE互联,实现局址之间的冗余。
•从平滑演进的角度,承载方案如何 设计?
• 软交换和3G的融合承载作何考虑?
提纲
•软交换承载方案
DC1层面软交换承载方案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 城域网-CN2软交换VPN对接方案 公众用户接入方案
•3G承载方案探讨
•IP承载网的性能保证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DC1层面软交换承载方案
•GE
•CE2
•CE为三层交换 机;该局址同时
拥有TG和SS。
•CE4
•GE
•FE
•V
•TG2
•V
•SS2
DC1层面软交换承载方案
•单局址双PE方式
•CN2
•局址1
•PE1
•GE
•CE1
•GE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FE
•V
•SS1
•GE
•V
•TG1
•GE•软ຫໍສະໝຸດ 换业务•PE2•GE
•CE2
•IP承载网的性能保证
•省内软交换引入示意
•业务平台 •现有SCP
•SHLR
•网管系统
•SS
区域1 •SHLR
•省会SS(含其他区域) •双归属
•SS
区域2 •SHLR
•本地网1
•本地网2
•AG、TG
•IAD •视频终端 •大客户
•本地网3
➢ 软交换业务区覆盖一个IP城域网(本地网制) ➢ 软交换业务区覆盖多个IP城域网(大区制)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本地网n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CN2+IP城域网
•CN2
•大区SS
•软交换 L3VPN
•PE-ASBR1
•省内SS、SHLR、 •MRS、SG
•PE-ASBR2
•省内TG-TG 的媒体流
•城域网 •PE-ASBR1
•城域网L3 VPN
•城域网 •PE-ASBR2
•城域网 •PE-ASBR
•城域网L3 VPN
•TG •V
•AG
•TG •V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AG
•TG •V
•业务路由器(PE)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二--CN2+IP专网
•PE-AS•PBER11
•CN2
••PPEE-2ASBR2
•大区SS
•软交换 L3VPN
•TG •V •CE4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CE1
•CE2
•光纤/SDH/MSTP
•CE3
•TG •V
•三层交换机
•SS、SHLR、 •MRS、SG
•区域SS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比较
承载方案 说明
优点 缺点
方案一(CN2+IP城域网)
省内软交换节点通过城域网MPLS VPN承载,与DC1 软交换 VPN跨 域对接,构成一张完整软交换 VPN网络
•软交换承载方案
DC1层面软交换承载方案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
— IP专网方案和IP城域网方案比较 — IP专网->IP城域网改造方案 — SS的承载方案 — AG承载方案 — 本地网软交换承载方案指引 城域网-CN2软交换VPN对接方案 公众用户接入方案 本地网软交换承载方案指引
•3G承载方案探讨
考虑到IP城域网现状,可以随着城域网优化改造工作的推进,逐步从城域核心层 到接入层向目标承载架构演进。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提纲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软交换承载方案
DC1层面软交换承载方案 省内软交换承载方案
— IP专网方案和IP城域网方案比较 — IP专网->IP城域网改造方案 — SS的承载方案 — AG承载方案 — 本地网软交换承载方案指引 城域网-CN2软交换VPN对接方案 公众用户接入方案 本地网软交换承载方案指引
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低 网络扩展性好 符合技术发展方向
需要实施QoS保证机制
方案二(CN2+IP专网)
省内软交换节点通过IP专用网络承载 ,与DC1 软交换 VPN直接对接,构成 软交换承载网
占用独立的线路等资源,网络质量保 证较好
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高 网络扩展能力弱
•总结:
考虑到技术发展方向、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选择CN2+IP城域网方案承载。
针对TG,若完全具备CE能力且每条链路流量很大,可采用TG直连PE方式;否 则建议经CE双挂到两个PE。
为提高网络的保护能力,CE与PE间采用BGP协议,各局址采用相同的AS号 (65510)。为方便管理,CE至PE间互联地址采用公网地址。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提纲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电信软交换和3G承 载的解决方案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0年4月14日星期二
引子
•CN2即将验收投 产,城域网优化 试点工作已经完 成
•软交换和3G都是 将要承载在CN2上 的电信自身关键 业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务设备如何部署?
•如何使城域网和CN2有效配合,提供 软交换和3G业务所需的QoS、可靠性 和安全性?
•GE
•V
•TG2
•FE
•V
•SS2
•两个CE设备之 间通过VRRP方 式实现互为备 份。
•CE为三层交换 机;该局址同 时拥有TG和SS 。
•DC1承载方案总结
软交换承载采用私网地址+VPN隔离方案。全网的信令流和媒体流处于同一 VPN;网管信息处于一单独管理VPN中,并可与现有DCN网相连通。
•双局址双PE方式
•不同局址 的CE设备 之间通过 路由方式 实现互为 备份。
•局址 1
•PE1
•GE
•CE3
•CE1
•FE
•V
•SS1
•GE
•V
•TG1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CN2
•GE •GE
•软交换业务
•同一局址的两个 CE设备之间通过 VRRP方式实现互 为备份。
•局址 2 •PE2
•3G承载方案探讨
•IP承载网的性能保证
IP专网->IP城域网改造步骤
•在第一阶段,软交换专网核心出口的CE 路由器改造为IP 城域网PE-ASBR, 并与IP 城域网P 路由器互联,其余CE 可暂时仍以光纤/SDH/MSTP方式直接连 接PE-ASBR。
•在第二阶段,城域骨干网改造完毕,启用MPLS,同时将软交换其余CE 路由 器改造为城域网PE(SR),新增的AG 等设备可以就近接入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