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住宅建筑经济

论住宅建筑经济

论住宅建筑经济的研究
摘要: 本文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入手,对住宅建筑经济性进行
研究,叙述了提高住宅建筑经济性的多条途径。从而根本的为国家
和集体节省大笔投资,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降低成本 住宅建筑 经济性 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在整个建筑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注重研究住宅建
筑的经济性,可以为国家和集体节省大笔投资,提高社会的经济效
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居民收入的
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完善,居民装修不再繁杂、住宅造价相
对降低。
那么对于住宅建筑经济性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衡量指标入手:第
一,使用面积利用系数;第二,工程造价。如何提高其经济性,要从
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入手。
一、设计方面
设计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龙头,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建
设费用以及建筑施工的方向,同时还决定着项目建成后的使用价值
及经济效果。因此,任何项目,其设计方案均应有多个,通过对它们
多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佳方案。据有关资料表明,
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的5%~10%,有时可达20%,因此,提高
方案的经济性是十分必要的,但通常技术经济分析是在方案形成以
后,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确定方案时,必须考虑提高方案的经济性,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能进行定量计算的设计内容,要具体、全面、准确地取得数
据,同时作定量分析。二是设计时要考虑施工的可能性、合理性、
经济性,要与当时、当地生产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相适应,同时要尽
量保证质量,使维修费用最低。三是要注意选用材料或设备经济性
好的,不用那些费用高、运输困难、施工复杂或依赖进口的材料和
设备。四是尽量采用标准化系列设计,这样可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
工进度,节约资金。五是努力向建筑工业化发展、推广新的科技成
果。
具体途径有以下几点:
(1) 合理布置平面,使建筑物长、宽比例适当。住宅平面特点是:
房间的开间,进深较小,不同性质房间较多,结构所占面积较大。因
此,要合理进行平面布置,使其最大限度地增加使用面积,缩短辅助
房间及交通设施等所占面积,以提高平面的利用率。另外,建筑物外
墙长度也是影响经济性的一个方面。
(2) 一般来讲,单位面积上外墙长度越短越好,而在房屋层数和
层高一定的情况下,建筑物的长和宽决定单位面积的外墙长度。根
据数学原理推断,矩形平面如果在面积一定的条件下,长和宽两方
向越接近,则周长越短。因此,房屋的长和宽要越接近,经济效果才
越显著。但不同建筑物相互比较,要采用相对长度,故一般用外墙周
长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外墙周长系数=建筑物外墙周长(m)/建筑面
积(m2),如果系数小,则墙体水平面积就小,从而用料少,用工少,造
价低,达到了经济的目的。
(3) 单元的组成、套型和居住面积要适宜。单元是套型的组合,
一个单元平面可以由2~4套房间组成,为适应不同档次人使用,套型
可以有多种,尽量避免单一套型,即一室户、一室半户、二室户、三
室户等,套型中有大、中、小三种,具体确定时,可结合本地区经济
状况,同时考虑家庭人口结构形式、人数、职业等因素。居室是住
宅中主要的
房间,其面积提出要符合国家标准。
(4) 合理确定层数和层高。房屋的高度,对建筑造价和经济使用
费用有很大影响,如果降低高度,可缩短楼与楼之间的日照和安全
距离,节约用地,而高度又取决于层数和层高,降低层高可以减少墙
身的装修工程量,从而降低造价节省采暖费用。一般情况下,层高每
降低10cm造价可降低1%,墙体材料可节约10%。目前我国的居住建
筑层高,大多在2.7m~3m,一般采用2.8m。房屋的层数增加,能提
高居住密度,减少工程管道长度节约用地。同时,房屋内部和外部设
施电力照明交通道路等费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加而
降低。但层数超过7层,要增加垂直运输设施(即电梯),需要更多的
交通面积,需补充设备(如供电设备、供水设备等),还要增强结构抵
御风荷载的能力。因此,建筑层数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各
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经济发展情况,需要进行多方案分析、论
证,最后得出合理结论,据有关资料表明,砌块结构6层是最经济的。
(5) 合理选择结构方案。目前,住宅建筑体系主要有:砌块结构、
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装配式大板等几种
形式,但它们各有优缺点,故只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断改进,同
时对基础、承重墙、梁、板、柱等结构或构件进行优化设计合理选
用,才能收到好的经济效果。由于结构用料多,自重占整个建筑物的
70%以上,故减轻自重,采用轻巧结构形式,能收到一定的经济效果。
楼板造价占总造价的10%~15%,其重量占整个房屋重量的20%左
右,是影响经济效果的主要环节之一。故重量轻,强度高的楼板,尽
量在工厂预制。这样可以减少现场用工,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应优
先采用双向预应力大楼板。隔墙费占房屋总造价的4%左右,对经济
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因此,隔墙要求轻质、高强、性能优良、安装
简单的材料或构件。
二、施工方面
施工是工程项目的实施性环节,同时也是对设计方案的检验。因
此,施工过程还相当复杂,要提高经济效果,还得把好这一关。具体
可按如下步骤:首先制定出优秀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其次,严格按
图纸合理施工;第三,设计中的不合理或错误处应及时修正,经协商
后,拿出最后方案。关于提高施工经济效果的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
面考虑:
(1) 人员调配。施工中,人工的费用较大,大约占15%左右。首先
工人的操作水平应满足要求,避免拆除重建,造成浪费;其次,应经
常加强思想教育,使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
率,避免消极怠工;第三,在调集工人时,尽量采用就近的、廉价的
民工,附近有吃、住处最好,以降低临时设施费用;第四,应组织流
水施工,避免“窝工”现象发生。
(2) 加强材料管理、节约材料。建筑材料中有许多种是比较贵
重的,如钢筋、水泥、玻璃、铝合金等,因此,在使用时应多加小心,
以防损坏。同时要注意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另外,建筑材料或半
成品,有许多是需要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加以保护的,因此,必须加
强材料管理,否则就会浪费材料。比如:钢材需要放在干燥处,通风
良好的房间或棚子内,以防生锈,从而减少钢筋受力面积及除锈工
时。木材受潮易变形、膨胀、开裂等。因此,也应放在棚子内,同时
离火源远一点为佳。
(3) 尽量缩短工期。如果工期缩短,一方面可以减少工费,另一
方面还可使建筑物提前投入使用,较早地产生经济效益。反之,延误
工期,需要经济赔偿。
(4) 施工中应注意安全。“安全第一”是施工现场总的原则,创
造经济效益是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则
需要经济赔偿,同时也减少了劳动力。因此,从整体出发,安全是重
要的,不可忽视的。
3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高科技化、城市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和
精神生活方式带来复杂的变化和有力的冲击,也将深刻地影响着住
宅模式、空间组织和技术装备”。只有建筑师更新观念,把社会、
环境、技术和经济“协调”而持续发展落实在住宅设计,从住宅空
间设计到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设计上创新,才能营造新世纪美好的家
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