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正 第19卷 10月
第5期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J ournal 0f the Academy o{Equipment Command&.Technology October 2008
Vo1.19 NO.5
连续波雷达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原理与实现 梁允峰, 王 智, 孙雪梅, (6371 7部队) 张润杰, 许仁军
摘 要:根据多模单喇口/\角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连续波雷达和、差 信号的特征,研究了和差信号的模拟方法,给出了研制连续波雷达自跟踪动目标模拟 器的方法。
关 键 词:连续波雷达;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 中图分类号:V 448.2 文章编号:1673—0127(2008)05—0109—04 文献标识码:A D0I:10.3783/j.issn.1673—0127.2008.05.026
The Principle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imulator of Self—tracking Moving Target for Continuous Wave Radar I IANG Yunfeng. WANG Zhi. SUN Xuemei, ZHANG Runjie,XU Renjun (6371 7 Troops。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ingle horn multi—pattern angle tracking syste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ristics of∑and△signa1 of continuous wave radar,and studies the simulation of∑and△signa1.Also,the paper imparts the method of implementing the simulator of self—tracking moving target for continuous wave radar.
Key words:continuous wave radar;self—tracking;moving target simulator
对于靶场测量系统而言,“捕得住,跟得稳,测 量精”是根本任务。高精度测量数据必须以捕获 跟踪为前提,而捕获、跟踪搭载卫星、载人飞船等 航天器的操作又是任务执行过程中最关键、最紧 张、最易出问题的环节。由于缺少必要的训练和 模拟设备,除了实时任务和极少数的精度校飞外. 操作手对实际的捕获跟踪很少有锻炼机会。现有 连续波雷达自跟踪调整系统的功能仅限于检验和 调整自跟踪系统的性能与状态,无法真实模拟目 标飞行状态,反映实时情况,也达不到有效锻炼伺 服操作手,提高捕获能力的目的。为达到训练操 作手和检查设备性能的目的,非常有必要对目标 实时飞行状态进行模拟。本文在深入研究分析天 线偏离飞行目标时和、差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 制作一个盒式的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来真实模 拟任务的动态目标。该模拟器不仅能在现有连续 波雷达设备上使用,而且可在即将投入使用的高 精度测速雷达系统中应用。
1 多模单喇叭角跟踪系统的工作 原理 目前,我国高精度外测系统主干设备所用到 的连续波雷达自跟踪系统为多模单喇叭角跟踪系 统,该系统所用到的天线为单喇叭多模馈源,其有 2个模:和模TEl1(产生和信号)和差模TE21(产 生差信号)。当天线偏离目标时,差模被强烈激 励,产生出的信号相对幅度和相对相位反映出天 线偏离飞行目标角度的大小和方向。该信号经接 收机锁相放大和鉴相检波后.产生反映方位和俯 仰直流误差信息送到伺服系统,经伺服校正放大,
收稿日期:2008—04 17 作者简介:粱允峰,男,助理工程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航天器测量控制.ying.1 225@163.corn l10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 控制天线对准目标,实现自动跟踪。 从单喇叭多模馈源输出的和、差信号可以表 示为 e∑一P (R)sin wt (1) e△一 (R)Aasin(wt+ + ) (2) 式中: 为相对斜率,即偏离单位角后差信号与和 信号的幅度之比;P (R)为天线接收距离是R的 目标信号强度; 为高频和信号支路与高频差信 号支路的相位差,通过移相处理, 应调整为0; 为天线电轴偏离目标产生差信号时的方向角,表 示为和、差信号的相位差,即差信号的相位;△a为 天线电轴偏离目标的总误差角。 由于 应调整为0,一般也可将 看成和、差 信号总的相位差,则差信号为 △=.££P (R)△asin( £+ ) (3) 和、差信号分别送人接收机和、差通道,经 5kHz调制、锁相环放大、变频后,解调出方位和俯 仰误差电压分别为 UA—gt ̄&acos∞ (4) UE—K Aasin (5) 式中:K为放大常数,且方位、俯仰放大量基本一 致。将方位、俯仰直流误差电压送给伺服,带动电 机,驱动天线,完成自动跟踪目标的任务。 2 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系统原理n 本文所设计的连续波雷达自跟踪动目标模拟 器的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图1连续波雷达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系统原理 工控计算机将伺服送来的实时方位、俯仰角 度与理论方位、俯仰角度进行比对,计算出总误差 角、相位,并将其转换成控制信号送入自跟踪动目 标模拟器,控制差信号的电平和相位。同时将理 论距离转换成控制微波信号源输出的控制信号, 送入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模拟器输出的和、差 信号送人接收机,经接收机调制、放大、解调出方 位、俯仰误差电压后送伺服,经伺服去控制天线位 置。随着计算机时间的变化产生相应的目标空间 位置,使天线位置随之变化,同时得到相应的位置 参数,伺服又实时将角度参数送给工控计算机,实 时角度又与理论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控制信号送 入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这样连续不断变化即达 到模拟目标实时飞行状态和实时跟踪的目的,并 且该模拟器配合软件可以根据任务特征,设置任 务特征点,锻炼操作手跟踪捕获能力,达到锻炼伺 服操作手的目的。
3 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的设计 3.1 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信号流程 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为一个盒式部件,主要 有微波信号源(包括外部信号源和集成信号源)、 分路器、衰减器、移相器等构成。自跟踪动目标模 拟器用工控计算机,根据理论弹道距离远近计算 出电平控制信号,去控制衰减器1输出的微波信 号(衰减器1输入信号可以是外部信源如 HP8672输入的信号,也可以是内部集成信源产 生的信号)的电平,然后将微波信号经分路器分成 分成2路,一路去和支路模拟和信号,另一路再经 过由总误差角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衰减器2的电 平,之后通过相位控制信号控制移相器,经过移相 后的信号送入差支路模拟差信号。自跟踪动目标 模拟器信号流程如图2。
磊 医 _-f磊i 磊 巡
集成信源 工控计算机 号 电平控制信号 J l L 一 总误差角产生的控制信号l l
方向角产生的相位控制信号 赢
图2 自动跟踪动目标模拟器信号流程 要使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能真实模拟动目 标,必须实时计算出天线偏离目标的总误差角 △。、方向角 (即差信号相位)以及和差信号电平 与空间距离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控制信息去改变 相应的衰减器和移相器。 3.2控制信号的推算 前文中已多次提到电平、总误差角、相位3个 控制量,下面就这3个控制量进行推算。 3.2.1 和、差信号电平与空间距离的关系 信号电平设计的基本依据是雷达方程。对于 二次雷达(即有应答机配合的雷达)可以分为上行 第5期 梁允峰.等:连续波雷达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原理与实现 l11 方程和下行方程。其中,下行方程计算}n的信号 电平即是接收机接收到的电平。其下行信号电平 的数学表达式为 P (R)一10lg P、,+G、+ G一201g_4rcKL (dBw) (6)
^
式中:P 为应答机转发的功率(单位为W);G 为
应答机发信号天线的增益;G为雷达接收天线的
增益;201g 为信号在空间的衰减; 为丁作波 A
长(单位为m);L 为下行信号其他损耗的总和。
般P—G 、G在设计时为已知量.总损耗 L 根据下行信号传播环境也可进行估算,P G 、G、L 和T作波长 代入式(6).即可得 距离 与电平的关系式。 3.2.2 方向角@与误差角度之间的关系 设目标为P,P偏离天线电轴OZ的总误差 角大小为△a.方向角为 。偏离电轴的距离为 OP,OP在X0y平面的投影为0P ,0P 与X轴 的夹角即为方向角。以0X(方位轴)、()y(俯仰 轴)、OZ(天线电轴)为立方体相邻三边、以()P为 对称轴建立一个空间立体坐标系,如图3所示。 则其中 COA为理论方位角度(A)与实时方位 角度(A )之差. COB为理论俯仰角度(E)与实 时俯仰角度(E )之差。
图3 目标偏离天线电轴时建立的立体关系 设 COA:△A=A—A , COB一△E—E— E ,OP=1.一般跟踪状态下△A与△E都很小。 由 一 _c0t 一而tan AAtan COB sin 可 … tan△E’
推导
一arccot AA (7)
由于 一arcc。 AA的范围有限而方向角
的实际范围是0~2 7【.所以 需要根据△A与△E
的正负关系来判断具体 的值。 3.2.3 总误差角与角度差的关系 由图3,根据几何原理有AC。+CB。一CP . 可推 △ 一4-arccOs、/ _二干 干 面 (8) 由此得到所需的全部3个控制量,由软件将 其转换成控制信号,送人相应的衰减器、移相器。
4 自跟踪动目标模拟器的实现 利用监控微机上编写的软件将3个控制量转 换成控制信号送入模拟器,通过单片机,控制相应 的衰减器、移相器,时信号进行衰减或移相,来模 拟接收机接收到的反映动目标实时状态的和、差 信号,达到模拟目标实时飞行状态的目的。 4.1移相器的选择 在本设计中,无论是数控移相器还是模拟移 相器都可以在设计中应用。数字移相器和以往所 用的模拟移相器相比,可实现较小的相移步进和 精确的相位调整,通过TTI 接口和计算机相连, 控制方式快捷简单,可靠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 模拟移相器相位调节连续,但需要将控制信息转 换成模拟信息,这就需要增加D/A转换电路。 若数控移相器为8位,控制范围为0~360。, 则移相控制精度为△ =360。/2 ≈1.4。。自跟踪 误差电压的精度可达0.O1 V,误差电压一般调整 为1 V左右,允许误差为0.1 V,自跟踪调整误差 电压控制在0.05 V以内。设数控移相器控制数 增加1,前后相位差为 一 一△ ≈1.4。。 俯仰误差电压之差为 U2=K Aasin 2一K Aasin I】fIl (9) 由于方位误差电压之差为 U1一K Aacos 2一K Aacos l— K △&(COS 2一COS 1) (10) 跟踪状态下,由于KAa是较小的值,一般小 于l,所以 U1<COS 2一COS l (11) U <2sin( )s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