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团公司法治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集团公司法治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促进国企转型升级
海丰县食品企业集团公司
海丰县食品企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海丰食品集团)是一家拥有16个子公司、1300多名员工的国有流通企业。

近年来,海丰食品集团坚持科学发展,以法治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企关系和深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促进企业在依法治理中转型升级。

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广东省名优企业质量领先品牌”、“消费者最信赖省十大食品行业质量放心品牌”、“aaa+级中国质量信用企业”称号;2011年度被广东省肉类协会评为“广东省生猪屠宰30强企业”;2012年5月被省工商局授予“连续二十年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企业的主要产品猪肉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

集团公司结合“五五”普法、“六五”普法的开展,按照中共海丰县委制定的《海丰县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在集团公司办公大楼楼梯、走廊、会议室设立法治文化墙,张贴相关海报,让广大员工在工作的每个角落都能亲身感受和加强对廉洁法治文化的认识,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三是坚持正面宣传教育。

集团公司把法治文化建设与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为主要内容,重点组织全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和管理人员学习,并向广大员工推广,从而在全系统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普法学法的浓厚氛围和学习宣传机制。

三、创新法治文化理念增添国企生机活力
海丰食品集团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弘扬“团结、创新、求实、高效”的企业精神,努力进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首先是坚持服务宗旨,植根于“三农”。

树立“为民、利民、便民”的思想理念,严格按照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七个条例和《广东省生猪屠宰管理规定》的要求,切实做好生猪定点屠宰场的硬件建设,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和肉品卫生质量问题,为实施“放心肉工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是坚持发展理念,放眼市场。

坚持立足主业经营,立足当地,以农为本,服务“三农”,以发展的眼光瞄准市场,加大资金投入,重点解决屠宰设备设施更新改造、污水处理、检疫检验、鲜肉运输等关系民生的关键问题。

再次是坚持标准,改进作风。

在选拔和任用企业中层以上干部时,坚持用人标准,注重德、能、勤、绩,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在加强作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造就一支廉洁从业、干净干事的干部职工队伍,使之成为国有食品企业科学发展的主力军。

四、诚信守法经营打造法治文化品牌
确保群众吃肉安全卫生是“放心肉工程”的中心任务,同时也是所有肉类食品企业的首要职责。

海丰食品集团指导思想明确,始终牢记自己的宗旨和职责,高度重视肉品质量,依法依规,狠抓肉品安全。

一是源头抓起,严把活猪进货关。

实行源头监控,落实责任,外调生猪进入本地市场必须同时具备“生产过程管理记录”、“免疫耳标”、“产地检疫合格证照”和“运输工具消毒证明”,“四证”缺一不可。

同时,所有供货方必须与集团公司签订“产品质量和服务承诺书”,确保外调生猪质量安全。

对本地养生猪实行核实数量、造册登记,分户建立档案,动态管理,并建立起“本地生猪预约上市收购”公开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

每天安排上市收购的生猪头数和生产者的姓名都提前1至3天张榜公布,评级作价由作价小组2人以上公开评定,现场制票,兑付货款,不打“白条”,坚决杜绝“人情猪”、“人情价”现象和“吃、拿、卡、要”,确保生产者养猪有利、卖猪不难。

二是坚持标准,严把检疫检验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