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小学教学也一改过去传
统的教学模式,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了重大
的转变,给小学教育界带来一阵春风。在此背景下,本文通
过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进行探讨研究,以
期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
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改革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5)01-0043-02
一、前言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形成孩子学习习
惯、思维方式的重要一环。尤其小学数学不仅涉及到学生的
思维能力,而且涉及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数学教
学过程中应摒弃传统教育中仅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更应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于实际
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应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
决问题、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出发,以培养学生情操,有
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求职欲望为目的,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整
体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弊端
小学教学改革已经提倡了多年,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一
些有益的进展,如更加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新的教学模式
的学习以及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我国小学教育改
革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体验,当前的
小学数学教育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并影响了小学数学教
育改革的顺利开展。①某些教学内容难度较大,脱离了小学
教学实际,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笔者教授小学数学六
年级内容过程中,发现某些习题内容已经涉及到了初中函数
的知识,过度的拔高有时候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
发,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②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喊了好多年,
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靠加大作业量,疯狂
做题来巩固教学质量的“题海”战术。学生每天为了应付各
科任务,埋头于作业本与习题集中,没有更多时间进行思索
和创新,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③新课改强调学
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相应的在教学
过程中有所体现,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填鸭式”教
学方法仍然盛行,学生独立性被抹杀,不利于小学生积极的
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
三、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重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
主要途径。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却还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
绝,板书也是写满了一黑板,但是学生却不能集中精力吸收
知识,导致教学质量提高不上去。一节好的课堂教学往往胜
过学生课下几倍的努力,因此,在小学数学阶段教学中,应
重视课堂教学,采取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重视课堂教学首先体现在教师们教学观念的改变,过去
传统教学观念一直将教师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认识
就是督促,监管学生学习,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整节课以老师
的讲解为主,没有给学生足够多自己思考和学生讨论的时
间,自习课也同样如此,教师坐在讲桌前督促学生复习课程
内容或做好课后习题,学生的主动性被剥夺,失去了学习的
自主性。因此,教师首先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把自己作
为学习主体,主动去学习那些有兴趣学的内容。课堂教学中
应把握好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在不脱离课本内容的前提
下,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海
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开发
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班级内学生学习水平不一,因
此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应尽量照顾到不同水平阶段同
学的能力,尽量以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讲授课本知识,给予
程度较高水平的同学留出独立思索的空间,拓展其思维的广
度,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各界已经成功与信息技术接轨,
并逐步发展为适合各自行业发展需求、能满足自身需求的技
术。但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的却并不密切,教师
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导致讲课内容较为枯燥,不能激发学
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自主探索的能力。网络环境则避免
了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弊端,图片、音频以及影像等多种多媒
体技术的运用,给予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刺激,使教学过程
充满动感和活力。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一
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刻板、枯燥,学生
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课堂导入时配以适当的多媒体,不
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而且能活跃课堂气
氛,让学生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来。
(三)多开展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其精密
的演算过程和完美的逻辑推理过程,数学即是来源于生活
的,而其又能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
计算问题,因此,课程教学中应好好利用这一特点,将其与
实际生活相联系,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小学生由于其身心发
展的局限,学习往往也被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将生活
与数学知识连接,能在生活中学习和利用数学知识,并借助
一定的生活实例,达到验证学习效果的目的,想必会取得事
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不应仅仅注重教学的结果,教学的过
程也是应该得到重视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和实际操作所掌
握的数学知识,会比单纯在课堂上讲解而更深刻。同时,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并找到最优的解
决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探究性实践活动成为新课改中的重要教学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探究性学习环境,提供学生
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教师讲授完相关知识后,可让学生利
用周末去商场中对各个商店的打折情况进行调查汇总,并计
算出相关价格,课堂活动时,让学生将自己统计的结果公布
一下,并展开自由讨论,从而发现哪家买衣服最划算,哪家
给出的折扣价格最低。经过这样的实际调查活动,学生不仅
掌握了折扣的计算方法,还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感受到掌握
数学知识的益处,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对于
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都大有裨益。总而言之,开展实践活动
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接触数学,了解数学,将数学教育拓展
到更深、更高的层次,将传统教学中的“要你学”转变为“我
要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赵国良.国外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小
学数学教育的改革[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
版 ).2012,(12).
[2]安素芝.对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分析[J].中国校外
教育?中旬刊.2012,(08).
[3] 严晓梅.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施办法[J].小学数
学.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