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麦少娟
2008620501115
08工商企业管理一班
2009年—2010学年第二学期《西方音乐简史》考试试题
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
【内容摘要】:巴洛克时期(1600--1750)是欧洲优秀声乐作品荟萃的时代,这一时
期的声乐作品虽然距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却仍然受到中外歌唱家的喜爱和传
唱,这是由它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同时,这一时期的音乐对于世界乐坛具有重要
意义。下面,本文将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历史文化背景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这两方面论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关键词】:巴洛克音乐 文化背景 特点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畸形的珍珠”。音乐史
上把自歌剧诞生的1600年至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的1750年的这段欧洲
音乐历史称为巴洛克时期,也是早期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涌
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作曲家,如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等。他们创作了大量经典
歌曲,这些作品不但反映了当时先进的思想,而且在声乐写作技巧上有许多可取
之处,开启了人们声乐听觉上的新感受。巴洛克音乐的节奏特别强烈、活跃,短
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作曲
家普遍强调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于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在当时相当被看重;
曲目的调性也从文艺复兴时期单一而保守的教会调式发展为采用大小调形式。同
时西洋管弦乐器也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小提琴的出现、拨弦古钢琴
的成形都为巴洛克音乐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其他乐器的发展也使得某些特定
风格的巴洛克音乐其配器得以朝着多元化、大规模的方向发展。
一、巴洛克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
巴洛克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最初是指那些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
的,并且在1600~1750年间繁荣起来的音乐和其他一些视觉艺术。巴洛克风格的
产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随着文艺复兴的衰落和反宗教改革潮流的蔓
延,在意大利以及天主教甚至新教世界中,艺术和音乐比纳入具有新的教会精神
的文化氛围中。在古典主义形式的完美、平衡、和谐被打乱之后,综合、调和以
及刻意的修饰成为新一代风格教会为自己的世界从建筑形式上提供了富丽堂皇、
瑰丽精致的形式,同时也给音乐打下了自己的文化烙印。随着文化功能的转变,
艺术和音乐实际上远离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而在教会精神中获得原动力。
虽然“巴洛克”这样一个术语是无法总括一段历史中多样的音乐风格,但是,
由于“巴洛克”在使用中确实被用来泛指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并且
这样一个时期的音乐,与当时的建筑、绘画、文学,甚至与科学、哲学都有某种
相似的文化品性,因此,出于这样一种看法,即音乐和人类其他创造性活动之间
存有一种联系,而一个时代的音乐又往往会以为它特有的方式去反映其他时代艺
2
术中表达相似的观念和倾向,人们才会在艺术史上,用巴洛克、浪漫派之类的称
谓来表示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
二、巴洛克音乐的特点
巴洛克时期,综合、调和以及刻意的修饰、精美成为新一代的艺术风格特征。
虽然艺术中文艺复兴式的人文精神并未消失,但是音乐主要成为新的教会精神和
宫廷贵族时尚生活的表达方式。在不同作品的表现中,风格又是多样而综合的。
17世纪中期在音乐风格方面采用的普遍分类,是教堂风格(如声乐复调)、室内
乐风格(如管风琴、古钢琴等器乐体裁)、戏剧风格(如歌剧创作)这三类风格
分类。由于器乐演奏技巧能力的提高,器乐音乐比以往具有更大幅度和丰富的情
感表现。这甚至导致作曲在音乐创作构思中各种新的实践和探索。总的来说,巴
洛克时期的音乐具有以下特点:
(1)两种常规。第一种常规,亦称“古代风格”或“严谨风格”。第一种常
规中音乐支配歌词,只承认某种程度的不协和音,对二度、七度等音程都要严加
限制。第二种常规是指某种新曲的作曲手法。在第二种常规中,歌词支配音乐以
扩展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能够更加好地表现歌词的内容、强调感情的表达,对
那些旧有的规则和限制进行大胆的突破。例如采用无准备的不协和的音或非正规
的解决等。
(2)通奏低音。这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叫数字低音,它的
运用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织体。这是一种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织
体的主调和声织体。也就是说,它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的。这种织体
的突出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
线条。首先,它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其次,是一个位于上
方的比较华丽和富于装饰性的高音部。作曲家在创作中只写出这两个声部,而中
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用键盘乐器或其他可以演奏和弦的乐器即
席演奏。为了提醒演奏者,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
拉伯数字来对需要演奏的每个和弦加以指示。例如,在一个低音下方标记的数字
是7,则说明演奏者应在这个和弦中包括这个低音上方的七度音。
(3)“情感论”。巴洛克的音乐家用音乐体现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或精神状态,
如愤怒、激动、宏伟、秀安、忧伤等。但是这并不是表达音乐家个人感情的,而
是表现类型化的感情。为了这些情感的交流,逐渐出现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手法,
当时的人们逐渐认为各种音乐因素如音程、调式、调性节奏型等,都具有一种情
感性。
(4)调性和声与对位。巴洛克时期在对位上的变化是纵向思维引领横向思维。
在调性和声体系中,和弦的关系是建立在对一个调性中心的趋向性上的。主和弦
的根音决定了该调性的名称。体系内的每个和弦都是独立的实体,但是,它们之
间却有着一定的功能关系,特别是和主和弦之间。所有的和弦完全围绕着主和弦,
以及支持主和弦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组织起来,它们之间
的功能关系得到强调,即使离调或转调也不能动摇主调的地位。同时,复调对位
在巴洛克时期并没有完全消失,不少作家仍在沿用第一常规的手法创作无伴奏合
唱和宗教作品,但是随着通奏低音的运用,这些对位手法逐渐被纳入了功能和声
进行的框架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对位。
(5)节奏与记谱。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可分两类,一类是非常规整的,
另一类是非常自由的。这两种节奏往往在一种套曲组合中形成变化和对比。例如,
在一段自由的宣述调过后,紧接一段规整的咏叹调,或是一首即兴的前奏曲或托
3
卡塔之后,紧接一首严格的赋格曲。
(6)声乐与器乐。在巴洛克时期,声乐和器乐是并行发展的。在声乐领域中,
最突出的新发展包括单声歌曲,以及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新体裁的诞生。声
乐作品的戏剧性在不断加强,作曲家追求更鲜明和更准确地用音乐表达歌词中丰
富的情感内容。而器乐从对声乐作品的依赖中彻底地解放出来,作曲家开始为特
定的乐器而写作,大量的新曲目出现了,特别是纯器乐的体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形成了很多巴洛克器乐的音乐语言。在乐器制作方面,小提琴家族在这个时期
形成,钢琴在这个时期出现。此外,各种管乐器的制造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些发
展使得巴洛克时期出现了典型的巴洛克室内乐和乐队组合,造就了很多巴洛克时
期名闻遐迩的演奏大师。
三、结语
巴洛克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深厚,声乐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旋律线
条优美、节奏多种多样、装饰音运用较多、曲式运用多样化,注重结构,工整严谨。
正是这些风格特征构成了古典声乐的艺术美,给了后世莫大的声乐艺术享受和启
示,开辟了声乐创作艺术的新天地。中心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P97-104
2、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年8月,P47-48
3、修海林 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
月第二版,P44-5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