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汇总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汇总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调查概述 (1
1.1、调查目的 (1
1.2、调查对象 (1
1.3、调查方法 (1
2、柏家镇农村教育基本情况 (2
3、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2
3.1、师资队伍问题严重 (2
3.2、留守生增加,隔代抚养兴起 (2
3.3、农村学生人数减少,招生困难 (3
3.4、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 (3
4、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 (4
4.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
4.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思想意识 (4
4.3、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4
5、结语 (4
参考文献 (5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重庆市梁平县柏家镇7所小学为例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今天。

我国一直奉行人才强国战略,而人才就要靠教育。

教育不只要依靠城市,还要靠农村。

我国农村一直以小康社会作为目标,而农村教育作为小康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指标体系,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着农村小康的进程。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些走访调查。

为此,我利用寒假在基层实习的机会,对该地区的基层教育情况做了大概的调查。

关键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对策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人口13.397亿人,其中农村人口占50.32%,高达6.741亿人,可见农村人口占据着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

由于地域、条件等问题,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很不发达,使得农村的发展止步不前,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村的问题,要实现农村社会长期的、持续的进步和发展,农村教育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假期以重庆市梁平县柏家镇的一部分小学为例进行一次有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

1、调查概述
1.1、调查目的
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走基层调研的目的在于实地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其中的问题找到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为今后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依据。

1.2、调查对象:伍通小学、三新小学、龙江小学、桂花小学、龙峰小学、白仙小学、柏家中心小学
1.3、调查方法:在本次的调查活动中,我主要是通过实地观察法、文献法、和访谈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①实地观察法:我利用假期时间分别对7所学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了解,在观察过程中收集了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一些资料。

②文献法: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不仅认真阅读和分析了部分学校相关资料,还阅读了国内对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以更好的服务于本次调查活动。

③访谈法:调查中我和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孩子们进行了交谈,向他们详细的了解了各学校的相关事宜,同时向他们请教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意见和看法。

2、柏家镇农村教育基本情况
柏家镇位于梁平县东南部,地处忠梁公路要塞,东至石安镇,南至紫照乡,与忠县接壤,西至蟠龙镇,距县城28公里。

有中心、三新、龙峰、龙江、白仙、伍通、桂花7个村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8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2856人。

现有一所柏家初级中学和两所中心小学由柏家镇中心小学和龙江完全小学组成,其下还有5所村小学。

现有的柏家镇初级中心和柏家镇中心小学2所学校,实现了“两基”达标任务,该镇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柏家镇还存在一些问题。

3、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查,我镇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总的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师资队伍问题严重
根据调查发现,一是大多数农村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大多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有的甚至只是完小毕业生。

他们文化水品低,专业知识缺乏,知识储备不足,学历低,许多教师未受过严格的教师培训,多年来只依据日常积累的教学经验在任教。

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

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

三是专业教师不足。

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
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微机、音乐、美术、劳动、科学教学大多是兼职的。

四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

3.2、留守生增加,隔代抚养兴起
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大多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婆婆抚养。

于是并出现了大量的“留守生”和“代理家长”。

由于
子女和家长长期的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尤其是亲情缺失和隔代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的这一群体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也变得较为孤僻,学习成绩下降。

隔代抚养兴起的最大的缺点是:老人力不从心。

这主要在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并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

还有就是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再加上与长辈的沟通不足,使得老年人不易了解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3.3、农村学生人数减少,招生困难
近年我国农村人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人口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农村学生越来越少。

就拿伍通小学而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只有8个孩子,而今年一年级因为人数太少根本无法开班授课;二是由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迅速和进城务工子女以及部分农民的先致富,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城区的小学去就读。

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为了中学可以在城里就读很多已经转学,就拿我们村来所,好多家里经济条件好的都在县城租房子带孩子上学,这样不但使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搁置,也造成本镇初级中学生源的断层。

3.4、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
破旧房、危房较多,校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

除了柏家镇中心小学和龙江完全小学两所中心小学以外,各村小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旧房、危房存在。

虽然现在这几所村小学都不在是之前的土胚房,但是房屋的建筑质量很低,例如伍通小学下大雨还存在漏雨的状态,门窗也部分破损。

教学设备极为简陋,难以满足老师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调查的这7所小学中除了两所中心小学有适当的电脑课之外,其他小学根本没有。

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学校无功能用房,图书室、实验室等严重缺乏。

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校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教学设备极为简陋,基本教学仪器不足等,难以满足教师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4、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
4.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教育水平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和素质,要使得教师的整体水平提高,一是国家必须要提高教师的待遇,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待遇,这样才能缩减城乡教师工资水平的差距,才能留住优秀教师继续在农村任教;二是应该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部门、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索质,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三是积极吸引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提高乡村教师师资水平。

4.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思想意识
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发展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从长远来看,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要让父母认识到对于孩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其实父母也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老师。

4.3、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的关键在于教育经费短缺,建议采取以下方式来解决:一是通过中央加大投入、地区配套供给、多渠道筹措等方式来筹集。

二是鼓励社会办学。

可以充分吸收和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和号召更多的人去关心、关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

社会力量办学不仅可以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国家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民营及各种民间组织和个人资助农村基础教育。

据悉,桂花小学一切办学设备都是某企业全部捐助的。

除此之外,国家应该设立农村基础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校舍改造、教学设施配置,同时要不断扩大校园绿化和校园建设,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静、安全的学习环境。

5、结语
总的来说,农村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如何应对现实挑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发展,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教师、家长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只有深刻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寻求相应的对策,促进农村基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真心的希望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能够继续关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让农村基础教育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好的改观与发展,使教育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 年 9 月 17 日,国发[2003]19 号) [2]孙百才.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教育探索.2004 年第三期[3]牛花.试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甘肃农业.2010 年 08 期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