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 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图居民为何往往只穿一只袖子?( )
A. 那里人们生活贫困,少一只袖子可以省钱 B. 人们喜欢穿一只袖子的衣服 C. 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温度高时,脱下一只袖子散热,温度低时,穿上那只袖子保暖 D. 一只袖子的衣服穿起来方便 2.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 )。 A. 骆驼 B. 三河马 C. 牦牛 D. 藏绵羊 3.在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4.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相比,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 A. 高原多雨 B. 干旱 C. 高、寒 D. 温和湿润 5.暑假,周周同学准备到青藏高原旅行,下列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有必要纠正的是( ) A.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可备带氧气袋,防晒品 B. 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加带防寒衣 C. 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 D. 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6.下列省区中,位于青藏地区的是( )
A. B. C. D. 7.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区域是( )。 A. 青藏高原 B. 长江上游 C. 云贵高原 D. 三江源地区 8.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B. 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 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D. 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9.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太阳能最丰富且多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0.藏族群众的藏袍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 A. 寒冷、温差大 B. 炎热、温差小 C. 温暖、温差小 D. 干燥、温差大 11.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三条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这三条河流中不包括( )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澜沧江 12.青藏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海拔 D. 纬度 13.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湿地 B.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地区 C.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D.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藏羚羊、藏野驴、丹顶鹤的栖息地 二、填空题
14.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是________ 、________ 和藏绵羊。 15.三江源地区是指________江、________河、________江的源区。 16.修建青藏铁路时,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17.我国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闻名于世,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对西藏人口分布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西北部少,东部、东南部多 B. 西北部多,南部少 C. 东北部多,西南部少 D. 中部多,四周少 (3)农业生产活动与积温密切相关,西藏的主要农业区位于其南部________江的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________。 18.如图: (1)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____ 山脉、②________ 湖、③________ 河流、④________ 盆地、⑤________ 城市. (2)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___ 米以上,有________之称.地势高则________ 较低,“高寒”便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3)本区主要的农业区有________ 谷地、________ 谷地.本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试解释原因: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藏区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气候变化.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劳动生产.藏人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气多变,需要调温时,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间,弯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形成了习惯,即在气温正常时,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只袖,故选C。
2.【答案】 C 【解析】【分析】 青藏地区的牧业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牛、藏绵羊等,牦牛在青藏地区素有“高原之舟”的称号,故本题选C。
3.【答案】 C 【解析】【分析】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所以C正确。 4.【答案】 C 【解析】【分析】解: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高寒是本地区的自然特征,根据题意.故选:C.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 5.【答案】 C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光照强、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这一些特点对于我们平原地区的人来说,有可能不适应,我们要准备好防晒品、氧气袋、防寒衣等,藏民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们一定要尊重,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恢复时间要很长,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不要乱丢生活垃圾,所以应该纠正的是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 故选:C。 【点评】依据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来解答此题。此题考查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内容基础。 6.【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省的轮廓可知A为黑龙江省,B为陕西省,C为山东省,D为青海省;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地区。故选:D。 【点评】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地区。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7.【答案】 D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比较广,又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水资源丰富。 8.【答案】C 【解析】【分析】三江源地区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山脉由于海拔高,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这里有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9.【答案】 D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水能、太阳能、可燃冰、天然气、地热能等5种能源都是洁净无污染的能源,青藏高原被喻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根据题意,故选:D. 【点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10.【答案】 A 【解析】【分析】藏族群众的藏袍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是寒冷、温差大,故答案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青藏地区典型的特征是高寒。 11.【答案】 C 【解析】【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指澜沧江、长江、黄河。 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12.【答案】 C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因此青藏地区界线的确定,以海拔作为主导因素。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的确定是以气温和降水作为主导因素;而气温和降水的不同是受纬度因素影响的,所以答案选择C项。 该题没有难度,要求学生清楚我国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而北方和南方的划分依据是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划分依据是降水的不同。要求学生结合分界线及自然环境特征,进而确定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 13.【答案】D 【解析】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我国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地区,是藏羚羊、藏野驴的栖息地 ;丹顶鹤的栖息地主要在东北地区。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
14.【答案】牦牛;藏山羊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相关知识。我国四大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西藏、青海牧区的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新疆牧区的主要牲畜是:伊犁马、细毛羊;内蒙古牧区的主要牲畜是:三河马、三河牛、阿拉善骆驼.宁夏滩羊也是我国主要畜种.根据分析,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是青藏牧区的主要畜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此题主要考查四大牧区的主要畜种,需要分别记忆。 15.【答案】长 ;黄 ;澜沧(或澜沧、黄、长)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与保护的相关知识。三江源的“三江”是指澜沧江、长江与黄河,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改善三江源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物、促进三江源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与保护的知识,此题为基础题,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平时要注意及时复习所学知识。 16.【答案】多年冻土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