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朱艳)

论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朱艳)

论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朱艳212014085234004)
摘要:进入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呈现出八个新的阶段性特征。

目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变,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变。

因此对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共存的阶段性特征要有清醒的认识[1]。

关键词:阶段性特征发展中国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家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发达的经济状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化。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是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却比不上发达国家。

目前我们国家许多产业里,低附加值产业占很大比重,而部分高附加值产业,比如信息化产业,虽然产值和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其核心技术不是我们研发的,因此我们所赚的的大部分利润都进了发达国家的口袋。

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这巨大的挑战,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当前我们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从根本上转变。

总的来说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现代科学技术还没能全面使用到农
业建设中。

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国民的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长期影响,在社会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与市场经济不相符合的东西,有些地方和部门只是喊着“以市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这就让市场经济举步维艰。

有些地方和企业依赖简单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只是实现了经济上的增长而没有实现经济上的发展。

有些地区通过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部分地区的一些人先富起来了,但是这种增长方式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很难持续发展下去。

因此我们在保证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有危机意识,努力做到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多多借鉴国际上市场经济成功的例子[3]。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30年以来的艰苦奋斗,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

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从目前来看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并不是全面实现了小康水平。

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很多个小康水平。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因此我们的任务还很重。

我国的GDP增长与收入不匹配,人均占有量却很少。

我国的GDP 增速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是工资增长速度却落后于这个幅度。

存在的种种问题均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因此我们的任务真的是任重道远[3]。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据《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城乡收入差比上一年扩大了500元以上,农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

因此如何缩小城乡差异,全面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接下来一个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新农村建设开始初见成效,农村发展的前景令人鼓舞。

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在农村建设上,甚至还给予相应的补助,但是农业发展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

因此,加强农村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城乡结合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民主制度日益完善,民主形式不断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清楚,我们现在的民主与人民群众要求的民主还有很大差距,政府,企业,个体在考虑很多政策的时候往往最容易忽视人民的民主权。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就告诉我们所有的公民都是有知情权,发言权的。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辅相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前进的有力推进器。

没有经济上的发展,就没有文化上的繁荣同时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力也是非常明显
的。

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有句话这样说的,体制活,则文化兴;文化兴,则民族强。

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很多原因,社会发展并没有取得应有的进步。

经济发展了,社会却滞后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协调。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已经达到1.45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1%,今后将以每年3.3%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22亿左右,将近占总人口数的30%。

我国应该加快完善我国老年保障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我国的卫生事业也是社会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但是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的2%,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薄弱;二是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三是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较大;四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所以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和经济增长,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全体人民广泛参与经济增长是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做到让人们能看病,看得起病。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自己不断的成熟壮大起来。

我国加入WTO以后,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快熟悉和善于运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积极利用外资,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在引进先进水平的同时也鼓励本土
拿得出手的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互利双赢[5]。

参考文献
[1]曹新.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05)
[2]王梦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党建研究,2007(11)
[3]陈跃华.进一步认识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南方论刊,2009(08)
[4]辛鸣.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前线,2005(10)
[5]金锵.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价格与市场,2005(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