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裂缝成因的分析报告

关于裂缝成因的分析报告

1概述
代古寺水电站位于甘肃省迭部县洛大乡上游7km,腊子沟与白龙江交叉口下
游约100m处。是白龙江干流13个梯级电站中的第8级。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7953km2,多年平均流量73.5m3/s,年径流量23.17×108m3。
枢纽主要任务是发电。电站正常蓄水位1710m,总库容1072万m3,死水
位1706m,装机容量87MW。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相应
洪水流量1226m3/s,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相应洪水流量1969m3/s;水
电站厂房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相应洪水流量1213m3/s;校核洪水标准为
200年一遇,相应洪水流量1581m3/s。
枢纽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引水建筑物和水电站厂房等部分组成。混凝土拱坝
最大坝高52m。拱坝上布置泄水建筑物,由溢流坝和排沙底孔组成。引水建筑
物位于右岸,由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及高压管道等组成,引水隧洞总长
6679.63m,压力管道总长236.263m。电站厂房位于右岸,厂内安装三台水轮发
电机组,装机容量为87MW(3×29MW),保证出力14.5MW,年发电量3.752
×108kW·h。

2 裂缝现状
2008年2月20日,大坝开挖钻爆开始。2008年5月19日,大坝基础开挖结束。
2008年5月22日,基坑通过甘南州质检站、代古寺电力开发公司、设计、地质、
监理、施工单位的联合验收。2008年5月28日,大坝基础砼浇筑开始。2009年11
月14日,大坝主体砼浇筑完毕。2008年7月6日,大坝固结灌浆开始。2010年3月
19日,大坝接缝灌浆开始。2010年4月19日,大坝接缝灌浆结束。
大坝浇筑完成后发现在1#坝块距离左拱端5米左右在坝体的上下游面出现
一条2~4mm宽度的裂缝,长约7.2米,裂缝宽度从坝顶略宽(约4mm)至裂缝底
部较窄(约2mm)变化。在右岸的的6#坝块顶端也有一条顶部宽度约为4mm的
裂缝,长度较短。两条裂缝在形成后并未继续发展,并且未见白色物质析出。
3 裂缝成因分析
大坝裂缝成因主要有如下几种:①原有伸缩缝开裂;②水平施工缝开裂;
③坝体应力超标引起的拉裂缝;④温度裂缝;⑤变形裂缝(由于受坝基约束不同,
坝体各部位变形不协调导致的裂缝)。
本工程的左右岸两条裂缝位置分别位于1#、6#坝块的拱端位置,与大坝横
缝有一定距离,不会是原有伸缩缝开裂形成。裂缝呈铅直方向,不会是水平施
工缝开裂形成。根据实测封拱资料对封拱初始状态进行应力复核,最大压应力
为2.23 MPa,最大拉应力为0.93MPa。应力合格,不会是应力引起的裂缝
裂缝形成时间均在浇筑完成后和封拱灌浆前后,故分析裂缝形成主要原因
有以下几点:1、浇筑过程中水灰比偏大,温度偏高形成的温度裂缝;2、夏季
高温时段施工。经过应力分析,裂缝对工程安全没有显著影响,裂缝需进行修
补,防止水库渗漏。
4处理建议
裂缝的修补的基本方法分为三种,即:表面修补、内部防渗(灌浆)和锚固
法。本工程结合裂缝开展情况以及裂缝的危害程度,采用内部防渗法进行处理,
处理措施:①对浅层裂缝采用环氧砂浆进行嵌缝修补;③对贯通裂缝和深层裂
缝进行钻孔灌浆。以上措施均应在冬季裂缝开展最大时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