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人文精神与工具理性的关系
摘要: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精神的两个侧面,在本质上是和
谐、统一的。在人类认识的早期,二者之间的统一是一种原始的、素
朴的、未经分化的统一;在近代,启蒙主义精神与科学的理性传统相互
促进,和谐发展;此后在相当长时间里,由于片面强调科学理性的作用,
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唯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进入二十世纪
以来,随着科学的巨大变革及人对科学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出现
了科学的人文化趋势,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将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统一
起来。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科学理性 理性传统 合理性 人与自然
完整意义上的人类精神,应包括内在关联着的两个侧面:工具理
性和人文精神。构成人类精神两翼的工具理性和人文精神是相互统一
的。然而在历史_匕这种统一并不是一开始就完成的。在古代,工具理
性和人文精神是原始地统一的;到了近代社会,二者走向分裂;在分裂
的基础上又遵循着自身的规则。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
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
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
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
特的精神文化。
人本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人文精神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
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
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内涵: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
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
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
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三是人文精神是把
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
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
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
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
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
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
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
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工具
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
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所以“工具理性”又叫“功
效理性”或者说“效率理性”。
工具理性是启蒙精神、科学技术和理性自身演变和发展的结果,
然而,随着工具理性的极大膨胀,在追求效率和实施技术的控制中,
理性由解放的工具退化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因为启蒙理性的发展
高扬了工具理性,以至于出现了工具理性霸权,从而使得工具理性变
成了支配、控制人的力量。也就是说,西方启蒙运动以来一直被提倡
的理性蜕变成了一种统治奴役人的工具。
由于工具理性的统治而带来的人的异化和物化,在法兰克福学派
的批判理论中,工具理性始终是其批判所指向的核心问题之一。在韦
伯之后,卢卡奇将工具理性批判引向了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总体批
判,而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则又把对资本主义的哲学批判扩大到对人类
文明史的批判,马尔库塞等也都对工具理性有过论述。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
或只靠社会科学。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愈来愈需要培养文理交融的
人才。总之,工具理性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
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二
者有机统一的结合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