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任外交部部长

中国历任外交部部长

中国历任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缓和中苏紧张局势排除林彪、江青集团干扰(1958年前兼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54年9月前称政务院)总理,1958年前兼任外交部长
,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主席等
职。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
大学进修。
曾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工作7年,并担任驻莱索托大使馆的一秘。
1985年至1995年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言人,之后升为
部长助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等要职。
1995年至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随后受命出使美国3年。
2001年至2003年3月外交部副部长,主管美洲、大洋洲和拉美洲事务。
席(1993年当选)。曾任国务委员(1983.6~1988.3)兼外交部长(1982.11~1988.4)。
上海市人。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在上海从事地下党的学生工作,曾
任上海地下党学委副书记、代理学委书记。1949年6月起任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
会派驻布拉格世界民主青年联合会的代表。建国后曾任青年团(后改为共青团)中央
海等地的战役。早在建国前,陈毅就参加接待了赴延安的美军观察组。1944年底,
他受毛泽东委托,就美总统特使赫尔利调解国共矛盾问题研究对策,主张不接受美
蒋条件,采取既不妥协也不破裂的政策,以待时机。这一建议被毛泽东所采纳。
姬鹏飞:积极贯彻和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方针政策(1972年~197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山西临猗人。1931年参加
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和法国求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
年回国后,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等职。大革命失败后,先后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
义和南昌起义。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底,
进入江西和福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
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
(1964.3~1974.11)等职。参加的重要外交活动和工作有:1950年10月,作为顾问
,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
的武装侵略。1951年7月,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主要顾问,参加板门店朝
鲜停战谈判。1954年4月,随同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黄华:签署关于解决美售台武器问题的八一七公报(1976年~1982年)
曾用名王汝梅。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
(1976.12~1982.11)。河北磁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燕京大学肄业。1935
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任北平学生联合会党团成员、燕大学生会主席,1936年任
2003年3月至2007年4月外交部部长。
杨洁篪同志简历(2007年~)
杨洁篪,男,1950年5月生,上海市人,大学毕业。
1973─1975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习;
1975─198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翻译室科员、二秘;
1983─1987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二秘、一秘、参赞;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1991.4~1993.3)……
唐家璇:主持常任理事国关于印巴核试验的外长会议(1998年~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2003.3~),外交部部长(1998.3.18~2003.3 )。
江苏镇江人。1955年~1962年先后在上海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1962年~1964
年在广播事业局对外部实习。后历任外交部翻译队翻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驻日本使馆二等秘书、一等秘书,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1985.5~1988.4),驻日本使馆公使衔参赞、公使(1988.4~1991.12)和外交部部长助理(1991.12~1993.3),外交部副部长(1993.3~1998.3)等职。中共十五届中央委员。任副外长期间,主管亚洲事务以及领事、礼宾
钱其琛:与苏联外长签署《中苏国界东段协定》(1988年~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993.3~2003.3 ),外交部长(1988.4~1998.3)。上海嘉定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地下党学运,任上海地下党中学区委委员、区学委书记。1945年~1949年在上海《大公报》任职员。1949年~1953年任上海徐汇、长宁、杨浦区党委委员、共青团区委书记。1953年~1954年任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研究
主席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6年西安
事变时任中共全权代表与蒋介石谈判,迫使蒋接受抗日的主张。
陈毅:主持“四元帅国际形势座谈会”估计战争形势(1958年~197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954~1972)兼外交部长(1958~1972)。获元帅
军衔。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随
员。1954年赴苏联中央团校学习。1955年后历任驻苏联使馆二等秘书、高等教育部留
学生司处长、,驻几内亚大使
(1974.8~1976.11)兼驻几内亚比绍大使(1974.9~1975.10),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1976.11~1982.4),外交部副部长(1982.4~1988.4),外交部长(1988.4~1998.3)
业务。遍访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诸国。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1993年~1997
年率团参加中越政府级边界谈判和副外长级磋商,其中1993年10月与越方在河内
签署关于解决两国边界领土问题的《基本原则协议》。
李肇星同志简历(2003年~2007年)
李肇星,男,1940年生,山东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到北京外国语
员会秘书长。1944年任中央外事组联络科长,参与接待中外记者参观团和美军观
察组的工作。1946年参加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任叶剑英的秘书、代表
团新闻处处长。
吴学谦:指出中美关系发展的三要素(1982年~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988.4~1993.3)、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
1987─1990外交部翻译室参赞兼处长;
1990─1993外交部美大司参赞兼处长、副司长;
1995─1998外交部部长助理;
1998─2001外交部副部长;
2001―2005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
南昌起义部队南进,1928年4月与毛泽东会师于井冈山,参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和
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他任新四
军代军长,领导开辟苏南、苏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军长、华东
军区司令员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参与组织领导了淮海战役等一系列重
大战役。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上
宁都暴动后加入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长期担任军队卫生工
作和军队政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驻德意志民主
共和国外交使团大使衔团长(1950~1953)、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任大使(1953~19
55)、外交部副部长(1955~1972)、外交部部长(1972~1974)。1979年后任中共中央
陕北苏区红军总部翻译、后方司令部秘书。协助埃德加·斯诺、尼姆·威尔士、史
沫特莱等外国记者采访苏区。1937年10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1938年历任西北
青年救国联合会组织部长、中共长江局青委、全国学联党团书记,中央青委委员。
1940年任延安青年干部学校教育长。1941年任朱德政治秘书、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1974.11~1976.12)。江苏盐城人。早年留学德国,
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1942年秋
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
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外联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1982年后任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
导小组副组组长、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1982年、1987年分别在中共第十二、十
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第
四届全国人大常委兼秘书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乔冠华:负责与基辛格谈判、草拟中美联合公报(1974年~1976年)
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部长(1949~1958),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局长(1958~1978)、
副部长(1978~1982)、外交部第一副部长(1982.4~1982.11)。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
部工作期间,以世界和平大会中国分会代表的身份多次参加日本反对原子弹爆炸大会
,并曾出访非洲、西亚的许多未建交国家,开展人民外交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