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第九章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功能蛋白质组学 (functional proteomics)的提出
功能蛋白质组:细胞在一定阶段或与某
一生理现象相关的所有蛋白质。
介于对个别蛋白质的传统蛋白质化学研 究和以全部蛋白质为研究对象的蛋白质 组学之间。
从局部入手研究蛋白质组的各个功能亚
群体。
将多个亚群体组合起来,逐步描绘出接
(二)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样品分离
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利用蛋 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结合凝胶化 学特性,分离各种蛋白质的方法。
原理
第一向在高压电场下对蛋白质进行 等电聚焦(IEF), 再在第一向垂直方向上
进行第二向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1975年首先由O’Farrell等创立。
特 点
可分离10~100 kD分子量的蛋白质 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便于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处理 与质谱分析匹配
第一向IEF电泳
传统O’Farrell系统双向电泳的缺陷。 Bjellgvist等发展并完善了固相pH梯 度等电聚焦技术,GÖrg等成功地将 之应用于双向电泳。 优点
各国政府支持,国际著名研究和商业机构 加盟: 1996年澳大利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蛋白 质组研究中心(Australia Proteome Analysis Facility,APAF)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投资1 000万 美元建立肺、直肠、乳腺、卵巢肿瘤的蛋 白质组数据库。 NCI和FDA共同投资数百万美元建立癌症不 同阶段的蛋白质组数据库。 英国建立三个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对已完成 或即将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生物体进行蛋 白质组研究。
当前主要任务
发展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准 确性的研究技术平台是现在乃至相
当一段时间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
主要任务。
一、蛋白质组表达模式的 研究方法
蛋白质组表达模式 (expression profile):
研究蛋白质组的组成成分 支撑技术主要有双向凝胶电泳、 以质谱为代表的蛋白质鉴定技术
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蛋白质组是:
对应于基因组的所有蛋白质构成的整 体,不是局限于一个或几个蛋白质。
同一基因组在不同细胞、不同组织中 的表达情况各不相同 。
在空间和时间上动态变化着的整体。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
新兴科学,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
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份、表达水平与
我国也于1998年启动了蛋白质组学研 究,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举办 了两次全国性的蛋白质组学研讨会
2003 成立了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 织( CHHUPO ),并分别于 2003 年 9 月、 2004 年 8 月以及 2005 年 8 月召开 了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第二届及第三 届学术大会,2004年10月在中国北京 召开了第三届国际蛋白质组学会议。
Celera公司投资上亿美元独自启动了全 面鉴定和分类汇总人类组织、细胞和体 液中的蛋白质及其异构体,构建新一代 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的工作。
1997年召开了第一次国际“蛋白质组学” 会议 1998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二届国际 蛋白质组学会议 1999 年 1 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应用蛋白
质组会议
近于生命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蛋白
质组图谱。
二、蛋白质组学的产生与发展
背景
基因组时代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重点的转移及其标志
功能基因组学的主要任务
mRNA水平的基因表达研究取得进 展,但mRNA与蛋白质间的相关系 数仅为0.4~0.5
蛋白质自身特点难以从DNA和mRNA
水平得到解答
进 展
科技部已将疾病蛋白质组研究列入我国“973”
计划项目和“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员会也将“蛋白质组研究”列为重点项目。
我国在鼻咽癌、白血病、肝癌和肺癌蛋白质组
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第二节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概述
蛋白质组研究更为复杂和困难:
蛋白质数目大大超过基因数目。
蛋白质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一)白 质组分进行蛋白质组分析。 也可以进行样品预分级,即将细胞 或组织中的全体蛋白质分成不同部 分,分别进行研究。
样品预分级的主要方法
蛋白质溶解性:可溶性蛋白、非溶性 蛋白等
蛋白质定位:膜蛋白、核蛋白等
蛋白质细胞器定位:线粒体、高尔基 体、叶绿体等
样品预分级主要作用在于 提高低丰度蛋白质的上样量和 检测灵敏度。
组织水平上的蛋白质组样品制备
临床样本都是各种细胞或组织 混杂,而且状态不一,如肿瘤中癌 变的上皮类细胞总是与血管、基质 细胞等混杂。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 可直接在显微镜下从组织切片 中精确分离特定的细胞或细胞群。
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 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
主要研究内容
了解某种特定的细胞、组 织或器官制造的蛋白质种类; 明确各种蛋白质分子是如 何形成类似于电路的网络的; 描绘蛋白质的精确三维结构,揭 示其结构上的关键部位,如与药物结 合并且决定其活性的部位。
研究对象 基础技术 研究层次
第九章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背 景
基因数量有限性和基因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vs 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从genomic到proteome
对蛋白质的数量、结构、性质、相互关系
和生物学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已成为
生命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任务。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史 第二节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概述 第三节 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史
一、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蛋白质组是澳大利亚学者Williams和 Wilkins于1994年首先提出,源于蛋白 质(protein)与基因组(genome)两 个词的杂合,意指proteins expressed by a genome,即“一个细胞或一个组 织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