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促进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促进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促进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摘要:作为一个高成长性的朝阳产业,世界创意产业目前尚处于产业迅速发展时期,我国必须早作筹划以抢占创意产业战略发展先机,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引导战略、产业培育战略、产业扶持战略和产业保护战略是促进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创意产业;产业引导;产业培育;产业扶持;产业保护创意产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已经得到明显改善,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具有发展创意产业良好的资源基础[1]。

作为一个高成长性的朝阳产业,世界创意产业目前尚处于产业迅速发展时期,我国政府必须早作筹划,大力实施产业引导战略、产业培育战略、产业扶持战略和产业保护战略,以抢占创意产业战略发展先机。

一、实施产业引导战略,做好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创意产业化进程,形成多元开放的产业发展格局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促成区域性的优势创意产业过程中,往往会出台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产业政策体系,特别是在创意产业发展初期,由于产业效应并不明显,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尚无法显示,发达国家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公共资源的强有力配置作用,积极引导创意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产业发展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制止[2]。

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才逐步退出,发挥“守夜人”的角色。

待创意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以后,创意产业内各类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十分分明时,政府严格恪守自己在创意产业发展阶段的职责和范围,避免对创意产业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我国政府在创意产业发展初期的指导作用并不明显,随着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国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确定后,我国政府才正式介入创意产业发展过程。

产业政策对创意产业指导作用的滞后性导致了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恶性开发和恶性竞争等问题[3]。

介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以及目前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成效,未来我国各地必须积极发挥政府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规划与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创意产业进行产业细分,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性主导创意产业门类。

因为尽管从世界各地创意产业发展总体状况来分析,创意产业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也就是说,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往往也较发达。

但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又呈现出不对称性。

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相近的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门类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世界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都十分发达,但各国不同门类的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如美国以电影产业、印度以软件产业、英国以音乐产业、日本以动漫和游戏产业闻名于世[4]。

同时,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尽管创意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但仍然存在创意产业的某个门类率先发展成为优势产业的可能性。

以我国为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文化资源的差异,我国各地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象十分突出,各地创意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优势。

如上海的会展业、北京的出版业、广东的音像业、杭州的旅游业初步形成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

因此,未来我国如能积极发挥政府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创意产业发展必然能够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当前,我国政府在引导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从政策层面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好区域内现有创意资源,防止对现有创意资源的恶性开发和过度开发。

二是要从宏观上做好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和完善好市场法规,整治市场秩序,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引导创意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三是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形成“促进开放、鼓励竞争”的多元发展格局,积极鼓励国有、集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创意企业,平等参与创意产业竞争,积极推进创意产业化进程。

四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培育市场和引导消费的同时,又要在合适时期退出市场。

二、实施产业培育战略,积极培育中小型创意企业,形成创意产业群,增强创意产业组织竞争优势创意产业具有创新创业的特质,产业回报率极高,一旦成功就可能产生爆发式增长。

但在产业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失败的比例也比较大。

因此,大力营造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氛围,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向那些在研发上进行投资的民营创意企业提供补贴,同时要求其他使用相关技术的企业付费,这些手段成为了发达国家培育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5]。

为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我国政府在培育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创意产业环境,在确立国有创意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的同时,大力吸引创意产业的投资者参与,允许各类市场主体以股份合作制或其他投资方式经营包括报业、出版业、影视业等在内的创意产业。

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业化,再加上作为创意产业源头的研发、创作和策划等行为具有个性化和分散化特点,注定了大部分创意企业的规模并不会很大,产业化程度并不会很高。

此外,由于创意产业所涵盖的产业门类较多,各国、各地区对其涵盖范围各有不同认识。

在创意产业的发展初期,发达国家政府往往有意识地引导各产业园区避免高、大、全的发展模式,而是有所侧重、梯次推进。

因此,大力培育中小型创意企业,并促进促成这些创意企业在特定区域内进行集聚成为发达国家推进创意产业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政府必须借鉴这一成功经验,积极培育中小型创意企业发展,并由此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企业簇群和创意产业集聚区,不仅可以引导中小型创意企业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增强创意产业组织竞争优势。

与大型创意企业集团相比,中小型创意企业有着大型创意企业集团所不具有的竞争优势,如中小型创意企业进入门槛和管理成本都相对较低,市场适应能力较强。

特别是在初具规模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内,保持一定数量的中小型创意企业,使各具特色的大、中、小型创意企业并存,不仅可以发挥中小型创意企业对大型创意企业集团的补充配套作用,形成健康的产业生态,而且还可以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目前,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发展经验表明,中小型创意企业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围绕某一大型创意企业集团,总聚集着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型创意企业[6]。

我国政府在培育创意产业发展策略中,首先要结合各地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门类,对其进行政策倾斜,根据重点产业门类再进一步规划好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

要积极发展壮大信息软件业、设计服务业、动漫游戏业和艺术品业等新兴和优势产业门类,要积极培育现代传媒业、演出业、文化会展业等潜力产业门类,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通过促进重点产业门类和潜力产业门类的发展,树立创意产业的品牌,积极发挥创意产业的辐射和示范效应,通过区域创意经济的发展带动全国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产业集群理论和区位理论表明,企业集聚后形成的产业集群,不仅对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产业集聚过程中所形成的诸如规模经济效益、知识积累性和学习创新性反过来又强化了产业集聚区的各类天然竞争优势。

因此,政府在培育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区位条件较好、历史文化条件优越和区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作创意产业集聚区,以此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促进创意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很多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和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往往都是创意产业集聚区。

我国各地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创意产业集群所具备的规模经济,推动产业发展。

三、实施产业扶持战略,建立创意产业合作协调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整合步伐,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意产业集团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市场、资金还是人才方面,创意产业都具有高度的扩散性和跨区域性,部分创意产业门类同时还具有显著的外部性[7]。

因此,发达国家将创意产业融入了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中,不仅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政府宏观调控制度,而且建立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创意产业合作协调机制,由此形成满足创意消费需求的生产和服务体系,促进创意市场的开放竞争与繁荣发展。

而目前我国目前创意产业发展中资源的跨区域整合效应尚不明显,各自为政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瓶颈所在。

由于创意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自身资源和技术实力有限,随着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必然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

因此,建立基于创意产业链条的战略联盟,不仅可以有效完善创意价值链,而且还有利于创意研发、创意生产以及创意销售。

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建设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优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加快产业整合,打破市场障碍,实现创意产业要素的自由流动。

在区域创意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方面,应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门类,合理进行空间规划与布局,减少重复建设,加强各种要素资源的整合,鼓励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产业整合,以区域共兴实现全国范围的创意产业发展。

同时,创意产业要以做大做强为目标,政府作为保证产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应尝试建立创意产业合作协调机制,着力扶持一批有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创意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创意品牌,以增强我国创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各地方政府也要从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走出各自为政的怪圈,克服纠缠于部门或地区利益的现象,通过资本运作对创意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加快对优势创意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内特色创意产业呈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综合性产业集团,发挥创意产业的市场辐射和渗透效应。

四、实施产业保护战略,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创意产业发展除了良好的创业氛围、良好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政府服务、公平的市场准入等各个产业普遍需要的环境之外,有效的公共服务平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是创意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

首先,创意企业大多为轻资产,缺少用于贷款抵押的固定资产,从金融机构融资存在较大困难,创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由政府从政策层面来进行破解。

政府应当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坚持非禁即入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创意产业,支持民资、外资以多种形式投资兴办创意企业,形成以政府资金、企业投入、创业投资、银行贷款、证券融资等多元投资组合机制,为创意产业发展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