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外科综合楼新建项目建设方案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七台河市人民医院外科综合楼新建项目1.2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七台河市人民医院法人代表:项目具体负责人:机构类型:1.3项目建设地点七台河市桃山区山湖大街三十七号1.4项目性质新建1.5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技术规和规定。
2、七台河市气象局、地震局提供的近年的有关基础资料。
3、七台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4、《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发)5、《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6、《建筑结构荷载规》GBJ9-877、《建筑抗震设计规》GBJ11-87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J7-871.6编制围及容项目建设规模:占地面积7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裙房层高4.5米,主楼层高3.9米,建筑容积率3.7,绿化率35.5% 。
容:拟建筑规模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改善周边的环境效益。
本建设方案对上述建设容从建设条件、市场预测、方案论证、技术经济、环境保护、安全劳动、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研究。
1、对项目投资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论证。
2、对项目的方案、施工质量、建设规模进行分析和预测。
3、对该项目的方案建设进行论证。
4、对拟建项目的选址、项目建设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及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和论证。
5、对项目的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进行论证。
6、对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提出建议。
7、初步确定该项目的组织和劳动定员。
8、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
1.7编制原则1、贯彻节能方针,从当地能源的条件出发,开发利用好现有的土地面积,力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本着功能实用、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合理、贯彻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兼顾远期的原则,适当考虑留有发展的余地。
3、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保证设计、施工质量和先进工艺生产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土地,节约资金,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和抗震等有关政策、标准和规,施工中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5注意环保、消防、安全与卫生,做到设计、施工投产,使用“三同时”。
6、坚持绿色、环保、健康这一世纪主题潮流,使本项目的建设和投入运营后真正达到“绿色、环保、健康”。
1.8承担编制工作概况受七台河市人民医院委托由××负责编制。
法人:项目负责人:主要编制人:各专业人员:1.9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设计选用省甲级,采用节能设计方案。
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外在美观和在的温馨。
2、本项目财务评价指标较理想,投资效果好,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
3、本项目地址选址切合实际。
投资环境良好,周边繁华,交通便捷,同时各项配套设施有保障。
4、外科综合楼工程的兴建落实,将彻底改变七台河市医疗卫生体系功能不全、旧落后的历史状况,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后来者居上,进入国家级先进行列。
从规模条件上真正达到国家三甲要求标准,完成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真正做到为招商引资、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真正发挥七台河市人民医院条件优势、装备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
实现病人得到实惠、职工得到鼓舞、事业得到发展的医改目标。
5、外科综合楼项目兴建落实,将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把医院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早日建成七台河市集医疗临床、预防保健、紧急救援、科研教学为一体,国家三级甲等医院高标准的全市卫生保障体系。
通过调查研究,多方论证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1.10建议1、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周边市县及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协调工作,做到原材料的供应有保障。
同时,各项配套设施有保障。
2、设计中应注重考虑环保问题,对“三废”的处理要有明确方案,污物排放要达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目的及必要性2.1性质、历史特点及行政区划七台河市是省东部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是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主焦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七台河地域历史悠久,1945年11月成立勃利县政府,行政区划为6区,七台河旧属第五区管。
1948年建立七台河区,辖七台河、茄子河、桃山、新富为11个自然村。
1965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勃利县七台河镇,成立七台河特区。
1970年4月1日七台河特区改为七台河市。
勃利县和宝清县的宏伟、岚峰两个乡归七台河市辖。
全市面6212平方公里,其中勃利县面积为4455平方公里。
1984年,新兴区、新风区再次合并,成立新兴区。
同年,成立桃山区、茄子河区。
至此,七台河市新辖三区一县形成。
桃山区是七台河市委、市政府、龙媒集团七台河分子公司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010年末统计全市总人口90.2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4.96万人,比2009年末减少75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38.7%,降低0.2个百分点;非农业人口50.9万人,比2009年末增加707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56.4%,提高0.3个百分点。
人口出生率10.0‰,死亡率4.5‰,自然增长率5.5‰。
国民经济增速加快。
初步统计,2010年国生产总值实现1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人均已达2万元,位居全省第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在15%以上,现人均已达1.26万元,也位居全省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在16%以上,现人均已达4990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市经济结构已基本形成了以煤炭工业为主,电力、农机、化工、瓷、木材加工等协调发展的格局。
农村经济正朝着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正在兴起,七台河市拥有10.27×103ha耕地。
盛产大豆、水稻、亚麻、小麦、烤烟等。
工业经济运行速度明显加快。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增幅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38.35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增幅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8.9亿元,比上年减少8.15%。
从区域来看,规模以上市区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5.7%;七煤公司实现l 7.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勃利县实现3.39亿元,比上年减少1.1%。
从国有和非国有来看,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6.44亿元,比上年增长3.5%。
从煤与非煤来看,规模以上煤炭工业增加值完成32.2l亿元,比上年增长l 3.5%;非煤工业增加值完成6.4亿元,比上年增长l 5%。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得到重视。
全年工业污染治理施工项目4项,完成投资586万元。
“三废”污染治理继续加强。
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859.08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723.7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4.2%,工业废水处理率95%。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64.48亿标主,工业废气处理率90%。
工业固定废物产生量335.9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34.2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9.7%。
七台河市是一座以煤炭工业为主的新兴煤炭工业城市,经过二次搬迁,三次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一五”期间新修道路6条,道路面积40.6万平方米。
其中一条308国道,道路面积1 5.75万平方米。
全市90%的楼层实现了集中供热,自来水管线遍布城乡,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服务功能不断增加,水、热、气、电供应充足,城市绿化率和保洁面逐年增加,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全面起步,邮电通讯拥有世界先进设备,形成了光缆传输,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讯的现代网络。
2.2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七台河市位于省东部,南部,倭肯河中上游。
位居东经130。
4.至16。
37 之间,东与密山、宝清县接壤,西与依兰县相连,南与林口县、鸡东县交界,北与桦南县为邻。
2、地形地貌七台河市区属于低山丘陵区。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形成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的狭长地形。
东西长为130公里,南北宽为80公里,总面积621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67平方公里。
全市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西北部平原,境有较高的山27座,最高峰为海拔1008米,市区属丘陵山区。
按地形变化及土壤类型市区地貌可划分为低山丘陵地、丘陵漫岗地、河滩地、山间谷地四种类型。
3、气候条件七台河市地处中纬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具有寒暑悬殊、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3.5℃,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一39.3℃。
历年平均最大冻层深度1.70至2.00米。
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一般为2—4级,秋季以西北风为主。
年降雨量400一6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8—9月份,无霜期140天。
4、交通七台河市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交通十分便捷。
距省省会市460公里。
铁路有七台河至特快列车,七佳线与市相通,勃七铁路与牡佳线、哈双线相连。
公路可与、、、鹤岗、双鸭山、鸡西、密山、宝清、桦南、勃利等市县相通,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5、河流七台河市区境由倭肯河及挠力河两大水系组成。
倭肯河水系主流为倭肯河,支流有七台河、挖金鳖河、万宝河、茄子河、中心河、龙湖河等;挠力河水系主流为挠力河,支流有大泥鳅河、小泥鳅河、岚峰河等。
倭肯河:发源于七台河东部山区冷寒宫,由很多山涧小溪和泉眼汇流成河。
干流东北向西南方向流动,倭肯河东邻挠力河、东南界邻穆棱河,西和西南为、西北邻滨松花江。
流经七台河市和勃利、桦南、依兰等市县,最后依兰镇东侧流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一级支流。
根据《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中的有关规定,在倭肯河流域,桃山水库大坝以上为II类水体,桃山水库大坝以上为Ⅳ类水体。
倭肯河水的支流茄子河、万宝河均为Ⅲ类水体。
挠力河:是乌里江的支流,发源于七台河东部老爷岭东山,在七台河市河流长度76公里。
七台河:是流经七台河市新兴区的一条河流。
河流长度22公里.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
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9座,其中桃山、吉兴河、互助3座水库是省重点水库。
桃山水库位于市中心区,库容量为2.64亿立方米,是市中心区饮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主要来源。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桃山水库二期工程已经完工。
二期工程采用“主体工程一次建成,淹没补偿分期实施”的建设方案,水库总库容6.82亿立方米,近期(2010)年总库容5.18亿立方米。
水库常水位为183.50米,柘水位171.50米,百年一遇洪水位为186.22米,校核洪水位为186.23米。
新建构筑物控制标高为187.50米,动迁围186.50米。
桃山水库大坝坝顶高程(包括付坝)为187.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