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措施

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措施

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摘要:本文从沥青路面施工方面分析了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平整度措施
引言
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表面诱使行驶车辆出现振动的高程变化(其纵向起伏的波长范围约为0.5m至50m),它可以用仪器进行量测。

而乘客对振动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带有主观性,往往采用小组评分的方法进行主观评定。

路面使用初期的平整度与施工技术水平(工艺和设备)、施工质量控制、面层构造(如接缝)和材料(如集料粒径)等因素有关。

而在使用期间,随着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周围环境周期变化的影响以及路面龄期的增加,路面的平整度会随着各种路面病害的出现而逐渐下降。

当平整度下降到一定的期限时,路面便不能满足基本功能的要求,而需采取适当的改建措施以恢复其功能。

1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
1.1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路基不均匀沉降是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路基的沉降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路基本身的压缩沉降;二是由于路基下部天然地面承载能力不足,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引起沉陷或向两侧挤出而造成的。

路基的沉缩是因为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度
不足,在路基堤身内部形成过湿的夹层等因素,在荷载和水温综合
作用下,引起路基沉缩。

地基的沉陷是指原天然地面有软土、泥沼或不密实的松土存在,承载能力极低,路基修筑前未经处理,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地基下沉或向两侧挤出,引起路基下陷。

1.2基层的不平整
基层的平整度差对路面平整度有着重要影响。

若基层不平,即使面层摊铺平整,压实后也会因虚铺厚度不同,产生路面不平整。

对于沥青路面,因基层顶面的平整度允许偏差为l0mm,当用沥青摊铺机
作业时,尽管沥青混合料表面是摊平了,但该处因多出10mm的松厚,压实后仍将出现低洼。

基层的不平整产生的原因主要在施工环节中,基层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基层混合料的拌和、摊铺、整形、碾压施工,基层的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都会影响到基层的平整度。

1.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工程造价关系密切,而作为路面两个使用性能之一的路面平整度自然与混合料配合比有着直接的关联。

由多家生产石料场家供货,生产条件差,生产设备不统一,造成石料规格参差不齐,尽管在级配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选料工作,并且控制了
0.075mm,2.36mm,4.75mm、公称最大料径的1/2到1/3及公称最大料径五档规格料的通过量,但中间粒径的通过量出人较大,引起集
料级配变化较大,从而使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系数产生了很大的波动,
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奎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
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最终影响路面平整度。

1.4 路面摊铺机械及施工工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摊铺机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的主要机具设备,其本身的性能及
操作对摊铺平整度影响很大。

摊铺机结构参数不稳定、行走装置打滑、摊铺机摊铺的速度快慢不匀、机械猛烈起步和紧急制动以及供料系统速度忽快忽慢都会造成面层的不平整和波浪。

1.5 碾压工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路面平整度好坏关键在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但压路机的碾压
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切记不可牺牲压实度来争取平整度,合理的碾
压工艺与正确的碾压操作是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的重
要手段。

碾压行进路线不当,不注意错轮碾压,每次在同一横断面处折返,会引起路面不平。

碾压遍数不够,会使压实不足,通车后易形成车辙。

碾压速度不均匀、急刹车、突然起动、随意停置、掉头转向、在已碾压成型的路面上停置而不关闭振动装置等都会引起路面推拥。

2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2.1 沥青路面摊铺机械及工艺控制
2.1.1摊铺机基准线的控制,摊铺机在进行自动找平时,需要有
一个准确的基准面(线)。

一般当以控制高度为主时,以走钢丝为宜;当以控制厚度为主时,则采取浮动基准梁法。

一般是底面层用走钢丝,中面层和表面层用浮动基准梁法。

浮动基准梁法,浮动基准梁用于保持摊铺机前后高差相同,保证摊铺厚度和提高表面平整度,在构造物上另加挂钢丝绳配合进行控制(因构造物上沥青层的厚度与表面层厚度不同),方法是:浮动基准梁的前部由长2-3m的2-4个轮架组成,每个轮架有3-4对小轮,行走在摊铺机前面下承层。

浮动基准梁的后部是约0.5m×10m 的滑板(俗称滑靴),在摊铺层顶面滑移。

为了减少基准误差和自动找平装置的误差,需在进行自动找平装置的安装和调整时注意:横坡传感器安装误差应小于±0.1%;浮动基准梁的滑动基面应与摊铺基面平行,使横坡值相同;随时检查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使其处于正常状态;随时检查摊铺厚度和横坡值是否符合设计值。

2.1.2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控制,摊铺机应该匀速,不停顿地连续摊铺,严禁时快时慢。

因摊铺速度的变化必然导致摊铺厚度变化。

为了保证厚度不变,就要调节厚度调节器以及捣固器和熨平板的激振力与振捣梁行程,但人工调节是凭经验调节,在速度变化处会引起摊铺后预压密实度的变化,从而导致最终压实厚度的差异,影响路面平整度。

在摊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停机,应将每天必须停机中断摊铺点放在构造物一端预定做收缩缝的位置。

在中途万一出现停机,应将摊铺机熨平板锁紧不使下沉;混合料温度在100℃以上时,停顿时间
不要超过10min。

停顿时间超过30min或混合料温度低于100℃时,要按照处理冷接缝的方法重新接缝。

2.2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合料中的沥青与矿粉过量会减小其承载能力,易使摊铺厚度过薄。

温度过高,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温度过低,混合料变硬,会使摊铺厚度变厚,在铺筑中遇到此种情况,可根据混合料性质的变化及时改变熨平板的工作迎角予以消除,但调整无一定的规律。

这样反反复复,会形成厚度不一致的面层,从而使平整度受到影响。

所以加强拌和现场管理,减少车辆不必要的待机时间,控制好混合料“出场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终压温度”四个温度,可大大减少此种缺陷的产生。

2.3碾压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碾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初压、复压和终压。

2.3.1初压,第一阶段初压习惯上常称作稳压阶段。

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摊铺机的熨平板前已经初步夯击压实,而且刚摊铺成的混合料的温度较高(常在140℃左右),因此只要用较小的压实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稳定压实效果。

通常用6-8t的双轮振动压路机以2km/h 左右的速度进行碾压2-3遍。

碾压机驱动轮在前静压匀速前进,后退时沿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行驶进行振动碾压。

也可以用组合式钢轮-轮胎(四个等间距的宽轮胎)压路机(钢轮接近摊铺机)进行初压。

前进时静压匀速碾压,后退时沿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行驶并振动
碾压。

2.3.2复压,第二阶段复压是主要压实阶段。

在此阶段至少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因此,复压应该在较高温度下并紧跟在初压后面进行。

复压期间的温度不应低于100℃-110℃,通常用双轮振动压路机(用振动压实)或重型静力双轮压路机和16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同时先后进行碾压,也可以用组合式钢轮-轮胎压路机与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一起进行碾压。

碾压遍数参照铺筑试验段时所得的碾压遍数确定,通常不少于8遍,碾压方式与初压相同。

2.3.3终压,第三阶段终压是消除缺陷和保证面层有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

由于终压要消除复压过程中表面遗留的不平整,因此,沥青混合料也需要有较高的温度。

终压常使用静力双轮压路机并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

终压结束时的温度不应低于沥青面层施工规范中规定的70℃,应尽可能在较高温度下结束终压。

3结论
通过上述对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因素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优质的混合料,良好的施工机械,稳定的路基,良好的基层平整度,合理的施工工艺,充分的技术准备,严格科学的管理,是确保和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必要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