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主要是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第三单元“分数”,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要学习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相关的面积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主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主要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综合应用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容,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1)会进行数的分类,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
理解掌握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知道什么是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高,理解掌握相关的面积计算;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简单的不规则图形面积。
(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正确进行分数与有限小数的互化。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3、教学重点(1)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2)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与通分。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4、教学难点(1)同时是2,5倍数的特征;同时是2,5,3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学会用“分割法”和“填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体会在不同的整体下,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的道理。
(4)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5)根据指定的条件合理设计可能性大小的方案。
二、教学措施1、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2、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4、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并进行“一帮一”结队的活动,师生共同帮助他们提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科教学进度计划一、倍数与因数单元要点分析(一)教学容:本单元的容主要有:数的世界;2,5倍数的特征;3倍数的特征;找因数;找质数;数的奇偶性。
(二)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某个自然数在100以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理解质数和倍数的概念。
3.理解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5.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三)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2,3,5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四)教学难点:在探索活动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
(五)课时安排:课题数的世界第1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谈话。
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
板书课题:数的世界。
2、呈现情境图。
(右)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看一看1、教师问:图中有哪些数?谁愿意扮演小小售货员介绍一下水果的价格?(1)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指名汇报。
2、你知道这些表示水果的价格的数,分别是什么数呢?3.6和5.8是小数,6和4是整数。
3、问:我买5千克梨,需要多少钱?(生答:4×5=20(元))活动二:试一试1、看书学习什么是自然数和整数。
(1)指名说说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
(2)教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判断它是什么数?2、学习什么是因数和倍数?问:在什么围研究倍数和因数呢?3、教师任意写一个乘法算式,先判断符合倍数和因数的围吗?再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活动三:说一说根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25×3=75 14×6=84 20×5=100(1)同桌俩人一人说一人判断。
(2)指名汇报。
三、巩固练习找一找: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14 17 25 77(1)教师: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些数是不是7的倍数呢?(2)学生答:14÷7=2,14是7的倍数;17÷7=2……3,17不是7的倍数。
练一练:你写我说(同桌2人,一人写算式,一人说倍数和因数)。
45×2=90 45和2是90的因数,90是45和2的倍数。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五、作业。
“练一练”第2、3题课题探索活动(一)2,5倍数的特征第1课时(总第2课时)教学容课本5~6页。
教学目标⒈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⒉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⒊在观察、猜测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判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教具准备0—9的数字卡片、信封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全体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探索的知识是“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想一想:1、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下表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1)师:读一读5的倍数,观察它们有那些特征?(2)同桌互相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给5的倍数做记号。
(3)指名汇报:我的发现: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5的倍数:教师:任意说一个数,学生用抢答的形式来判断。
活动二:试一试:1、在下面数中圈出5的倍数。
28 45 53 80 75 34 89 95汇报:你是怎样判断的?2、在上面表格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3、学习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你说我答:(同桌一人说数,一人判断。
)你任意说一个数,我来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三、巩固练习数学游戏1、每人准备:0-9的数字卡2、教师说要求,生摸。
问: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3、同桌合作:一人说要求,一人按要求摸数。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说,教师归纳。
五、作业。
“练一练”第1、2题课题探索活动(二)3倍数的特征第1课时(总第3课时)教学容课本7~8页上的相关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
⒊通过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索活动中,发现规律,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个位上的数来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2、复习巩固。
⑴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呢?⑵请你举例说明。
(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⑶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活动一: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1、在课本上第7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1: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
学生2: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3: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 1)自己先找几个数试一试。
(2)然后在小组说说你验证的结论。
活动二:试一试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 45 53 87 36 65(先自己圈,然后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活动三:实践活动在下表中找出9的倍数,并涂上颜色(右表)。
(可以在自主实践以后再交流。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
“练一练”第1、2题课题探索活动(二)3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总第4课时)教学容探索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相应的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⒈经历探索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⒉使学生理解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⒊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
⒋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与结果。
⒌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
课题找因数第1课时(总第5课时)一、揭示课题。
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是找因数。
板书课题:找因数。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拼一拼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2、在下面的方格画一画。
(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12=1×12 12=2×6 12=3×4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