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仿贝壳层状高强度
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
项目简介
近些年来,柔性超级电容器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不同领域的柔性电子器件当中。
作为一种能量储能装置,柔性超级电容器常常表现出高的能量密度、快速的充放电能力、长循环寿命以及极好的安全性,有望将取代传统的电池。
然而,去开发一种柔性电极材料兼具强健的机械性能和高的储能能力应用于柔性超级电容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难题,已经有大量的工作去开发相应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如:纤维状、薄膜状以及三维立体块状电极材料。
但是,一种合理的方法去设计柔性超级电器同时兼具强的机械性能、优越的导电性、高的比容量以及超长的循环寿命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挑战。
仿贝壳石墨烯复合材料薄膜通过构建微纳米多级结构和不同的界面作用,呈现极好的机械性能和卓越的导电性。
到目前为止,关于通过界面作用制备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中的应用研究很少。
且电极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电容性能并没有得到显著性地提高。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成果提供一种仿贝壳层状高强度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
技术描述
本技术的实施方案:通过超声的方法,得到不同比例的埃洛石-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并实现了石墨烯含量在任意比例范围内的调控。
基于此方法,利用真空抽滤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得到了一系列
不同石墨烯含量的仿贝壳层状高强度石墨烯复合材料电极。
再经氢碘酸还原,得到了仿贝壳层状高强度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
该技术将无机相——氧化石墨烯与有机相——埃洛石-聚苯胺,通过真空抽滤诱导自组装的方法,仿生构筑了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和高电容层状石墨烯复合材料电极,其拉伸强度范围达到38.0-351.9MPa,最高为351.9MPa,这些范围均优于其他方法制备的电极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容器电极、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知识产权
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意向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