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计算机数控系统CNC与控制原理总结
第二章 计算机数控系统CNC与控制原理总结
加工程序给定的进给速度是合成速度,无法直接控制。
速度处理要做的工作是根据合成速度来计算各运动坐标 的 分速度。 开环系统:通过控制向步进电机输出脉冲的频率来实现。
速度计算的方法是根据程编的F值来确定该频率值。 半闭环和闭环系统:采用数据采样方法进行插补加工,速度
计算是根据程编的F值,将轮廓曲线分割为采样周期的轮 廓步长。
可以实现较复杂的系统功能。容错能力强,在某模块出 故障后,通过系统重组仍可断继续工作。
12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结构形式:可分:分布式、主从式、总线式。
分布式:各CPU独立、完整,通过外部通信链路连接起来,
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通过网络技术实现。
主从式:主控CPU、从控CPU,主控CPU才能控制和访问总
第二章 计算机数控系统CNC与控制原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第三节 CNC装置的软件结构
第四节 可编程控制器(PLC)
第五节 典型的CNC系统简介
2
2.1概述
1. CNC系统?
从自动控制的角度来看,CNC系统是一种位置、速 度
(还包括电流)控制系统,其本质上是以多执行部件(各运 动轴)的位移量、速度为控制对象并使其协调运动的自动控 制系统,是一种配有专用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从外部特征来看,CNC系统是由硬件(通用硬件和专 用硬件)和软件(专用)两大部分组成的。
两个以上任务处理。
♦ 并行处理的实现方式: ☆ 资源分时共享(单CPU)
☆ 资源重叠流水处理(多CPU)
34
Have a Rest!
2.3 CNC系统的软件
资源分时共享并行处理(对单一资源的系统)
♦ 在单CPU结构的CNC系统中,可采用 “资源分时共
享”并行处理技术。即:在规定的时间长度(时间片)内,
在多CPU结构的CNC系统中,根据各任务之间的关联程
度,可采用以下两种并行处理技术:
♦ 若任务间的关联程度不高,则可让其分别在不同的CPU上
同时执行——并发处理; ♦ 若任务间的关联程度较高,即一个任务的输出是另一个任
务的输入,则可采取流水处理的方法来实现并行处理。
38
2.3 CNC系统的软件
顺序处理 流水处理技术示意图
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定时被前台中断程序所打
断,前后台相互配合来完成零件的加工任务。
40
2.3 CNC系统的软件
②中断型结构
此结构除了初始化程序之外,整个系统软件的各个任务模 块分别安排在不同级别的中断服务程序中,然后由中断管理
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对各级中断服 务程序实施调度管
理。整个软件就是一个大的中断管理系统。
18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4. 功能模块式结构
将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位置控制、显示部 件等分别做成插件板(硬件模块),相应的软件也是模块
结构,固化在硬件模块中,软硬件模块形成一个功能模块。
将各功能模块以总线方式实现连接,以积木方式构成CNC
装置。
19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5. 开放式数控系统结构
6
2.1概述
2)译码:以一个程序段为单位,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解释、 翻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形式,并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存 放在指定的内存专用区内。 3)数据处理:包括刀具补偿,速度计算以及辅助功能的处理 等。 4)插补:通过插补计算程序在一条曲线的已知起点和终点之 间进行“数据点的密化工作”。 5)位置控制:在每个采样周期内,将插补计算出的理论位置 与实际反馈位置相比较,用其差值去控制进给伺服电机。 6)I/O处理:处理CNC装置与机床之间的强电信号输入、输 出和控制。 7)显示:零件程序、参数、刀具位置、机床状态等。 8)诊断:检查一切不正常的程序、操作和其他错误状态。
特点: ♦ 一个微处理器完成所有的功能 ♦ 采用总线结构 ♦ 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功能受限制
单微处理器结构组成:
微处理器(运算、控制)、存储器、总线、接口;
10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系统程序 ;
随机存储器(RAM):运算的中间结果、需显示的数 据、运行中的状态、标志信息; CMOS RAM或磁泡存储器:加工的零件程序、机床参 数、刀具参数 。
♦ 采用多端口控制逻辑来解决多个模块同时访问多端
口存储器冲突的矛盾。 由于多端口存储器设计较复杂,而且对两个以上的主
模块,会因争用存储器可能造成存储器传输信息的阻塞,
所以这种结构一般采用双端口存储器(双端口 RAM )。
17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3. 大板结构
所谓大板结构就是将所有或大部分硬件电路集中设计 在一块大印刷电路板上,在其插槽内插入部分辅助小印刷 电路板,构成硬件,配合软件实现预定数控功能。
并行处理
39
2.3 CNC系统的软件
分类 ①前后台型结构
♦ 前台程序:主要完成插补运算、位置控制、故障诊断
等实时性很强的任务,它是一个实时中断服务程序。 ♦ 后台程序(背景程序):完成显示、程序编辑管理、系
统输入/输出、插补预处理(译码、刀补处理、速度预
处理)等弱实时性的任务,它是一个循环运行的程序,
线,通过总线对从控CPU控制、监视、协调。 总线式(多主式):主总线连接多个CPU,可直接访问所有
系统资源,解决总线争用问题。
典型结构: 共享总线型、共享存储器型及混合型结构。
13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共享总线结构
FANUC 15系统硬件结构 14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结构特征:
♦ 功能模块分为带有CPU的主模块和从模块
③数据处理程序 刀具半径和长度补偿、速度处理、辅助功能等处理.
27
2.3 CNC系统的软件
2) 功能: (1)刀具半径补偿
刀补处理的主要工作:
♦ 根据G90/G91计算零件轮 廓的终点坐标值。 ♦ 根据R和G41/G42,计算本
段刀具中心轨迹的终点坐标 值。 ♦ 根据本段与前段连接关系, 进行段间连接处理。
28
2.3 CNC系统的软件
刀具半径补偿的方法 ♦ B刀补 对加工轮廓的连接都是以圆弧进行的。 ♦ C刀补 采用直线作为轮廓之间的刀具过 渡,因此,它的尖角性好,并且 它可自动预报(在内轮廓 刀具中 心轨迹加工时) 过切,以避免产 生过切。
29
2.3 CNC系统的软件
(2) 速度处理功能
G01 x50 F80; G01 x50 y80 F80; 问题:两条命令中,X、Y轴速度是否一样?
7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按其中含有CPU的多少可分为: 单微处理机结构和多微处理机结构; 按电路板的结构特点可分为: 大板结构和模块化结构。
8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单微处理器
单微处理器硬件结构图
9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1. 单微处理器数控装置:
以一个CPU(中央处理器)为核心,CPU通过总线与存储 器和各种接口相连接,采取集中控制、分时处理的工作方式, 完成数控加工各个任务。
25
2.3 CNC系统的软件
1. CNC系统软件的组成与功能
1) 组成:由CNC管理软件和CNC控制软件两部分组成。
26
2.3 CNC系统的软件
①输入程序 把加工程序、控制参数和补偿数据输入到CNC装置中。 ②译码程序 将程序段中的工件轮廓信息、进给速度等工艺信息和辅助 信息翻译成计算机识别的数据形式,并按一定格式存放在 指定的内存专用区域。翻译过程中对程序段进行语法错误 检查和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错误立即报警。
(RAM/ROM,I/O模块); ♦ 以系统总线为中心,所有的主、从模块都插在严格定
义的标准系统总线上;
♦ 采用总线仲裁机构(电路)来裁定多个模块同时请求 使用系统总线的竞争问题。
15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共享存储器结构
多CPU共享存储器框图 16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结构特征:
♦ 面向公共存储器设计,即采用多端口来实现各主模块之 间的互连和通讯;
③功能模块型软件结构
多微处理器CNC装置一般采用模块化结构,每个微处理器 承担不同任务,形成特定功能模块,软件模块化,各功能模块
之间有明确的接口。
41
2.3 CNC系统的软件
3. 数控系统功能的发展趋势
42
2.3 CNC系统的软件
3. 数控系统功能的发展趋势
43
2.3 CNC系统的软件
3. 数控系统功能的发展趋势
位置控制单元 ♦对进给运动的坐标轴位置进行控制(包括位置和速度控制) ♦对主轴控制,一般只包括速度控制
♦刀库位置控制(简易位置控制)
11
2.2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2. 多微处理器结构
在一个数控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处理器,
分别实现相应的数控功能。
特点:
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行处理,处理速度快,
3
2.1概述
CNC系统平台
4
2.1概述
5
2.1概述
2. CNC系统工作过程
输入 译码 数据处理 插补 将各个坐标轴的
分量送到各控制轴的驱动电路,经过转换、放大去驱动 伺服电动机,带动各轴运动 实时位置反馈控制,使 各个坐标轴能精确地走到所要求的位置。
1)输入 输入内容——零件程序、控制参数和补偿数据。 输入方式——磁盘输入、光盘输入、键盘输入、通 讯接口输入及连接上位计算机的DNC接口输入等。
开放的含义
可移植性:系统的应用模块无需经过任何改变就可以用
于另一平台,仍然保持原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