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熊彼特创新ppt课件

熊彼特创新ppt课件


主要著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 年德文版,1934年英文修订版)、《经 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 统计分析》(1939)、《资本主义、社 会主义和民主》(1942)、《从马克思 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1951,由生 前所
写传记评论汇集而成)、
《经济分析史》(1954)。
熊彼特理论体系的方法论 以“创新”理论为核心,以一般均衡
位。
1918年,曾一度出任由K.考茨基、R.希法亭等人领导的德国社 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的顾问。1919年,又曾短期出 任由鲍威尔等人为首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参加组成的奥国混 合内阁的财政部部长。1921年,任私营皮达曼银行总裁, 1924年,该银行破产。1925~1932年,赴德国任波恩大学 经济学教授。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终身教 授。其间,1937~1947年,曾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 1948~194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49年曾被推举为国 际经济学会首届会长。
熊彼特及其创新理论
熊彼特的生平、著作和方法
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美籍 奥地利经济学家,当代经济学代表人物 之一。1901-1906在维也纳大学攻读 法学和社会学,是庞巴维克的门生, 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随后游学伦 敦,求教于马歇尔和艾奇沃思。
局管理生产资料和生产。
谢谢大家
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 5、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创新”是经济概念,不是技术概念。 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精
神”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企业家精神”包括首创性、成功欲、 冒险和以苦为乐、精明与敏锐、烈的 事业心五大要素
“创新”概念是熊彼特经济理论的核心。
“创新”是经济周期的内因
1908年出版经济学理论著作《经济学原理和方 法》,奠定了他在奥地利青年经济学家中卓有 才华的名声。1909年返回维也纳接受切尔诺 维滋大学的教授职位。1910年成为格拉茨大 学经济学教授。1912年出版成名作《经济发 展理论》。1913~1914年,受聘为美国哥伦 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并被该校授以荣誉博士学
济出现不同的周期运动。 三种周期:1、长周期。平均为50-60年的
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 2、中周期。平均为 9-10年的 “尤格拉周期”;3、短周期。平 均为40个月(约3-4年)的短期波动,被称 为“基钦周期”。
“创新”与经济发展
经济周期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从旧的均衡
到新的均衡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表现为波动性增长。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创新——模仿——适应 “创造性毁灭过程”
为出发点,将经济体系内在因素的 发展作为推动经济体系本身变化发 展的动力,将历史的、统计的与理 论的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动态地 研究经济的演进过程。
“创新”与经济周期
“创新”的含义与“创新”条件 “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
素的新的组合,具体表现为: 1、采用新的产品 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新的市场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
职能的消失 2、资本主义保护阶层的毁灭和制度结构
的逐步毁灭 3、资本主义成功所导致的充满敌意的社
会气氛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正是资本
主义的非凡成就毁灭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 所以社会主义的真正开路人是资本家或资本主 义企业家。 社会主义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由中央当
第一次浪潮与第二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直接由“创新”推 动,“第二次浪潮”主要由“第一 次浪潮”的惯性推动,往往与“创 新”无关。
“第二次浪潮”中存在“纯模式” 中不存在的失误与过度投资,也不 具有自行调节与恢复均衡的能力。 从而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 苏—繁荣的经济周期
“创新”与多种周期 不同“创新”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不同,使经
经济周期表现为经济数据的 波动
熊彼特将导致经济数据变化 的因素分为三类:增长因素、 外部因素和“创新”。
其中,只有“创新”才是经
济周期的内在因素。
“创新”与经济周期的二阶 段模式
纯模式——二阶段模式
“创新”具有不连续性,不 连续的“创新”导致经济发 展出现繁荣和衰退的交替出
现。
“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四阶段模式
对垄断的重新评价
1、纯粹的长期垄断很难存在
2、垄断有利于创新某些超额垄 断是刺激“创新”的功能性报 酬
3.垄断与“创新”的双重关系: “创新”需以创新者的短期垄 断地位为基础,“创新”过程 又使任何企业无法使自己的垄 断地位长期保持下去。
“创新”和资本主义的前途
资本主义为什么不能存在下去? 1、企业家“创新”职能的过时,资产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