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民族主义_内涵之我见_以法国民族主义的产生和特点为例

_民族主义_内涵之我见_以法国民族主义的产生和特点为例

󰀁民族宗教

󰀂民族主义 内涵之我见

!!!以法国民族主义的产生和特点为例

崔卫峰∀刘新莉

∀∀摘∀要∀民族主义是共同体的自我标识方式,即突出自己的传统、文化、语言或宗教,强化和表达共同体意识

和集体身份,并以此为基础把共同体转化为民族国家。从意识领域看,民族主义有三个层面,即情感意愿、理智认同、理性自觉。与此相对应,在实践领域,这三个层面在民族主义运动中也都有所反映和表现。关键词∀民族主义∀国家情感∀理智认同∀理性认知

∀∀在国际政治中,民族主义现象对近代以来世界

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冷战后,新

一轮民族主义的高潮作用尤其凸显。民族主义同政

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种因素渗透、综合在一起,

成为当前最突出的国际政治现象之一。但作为一个

非常重要的政治学概念,人们从未给民族主义一个

明确的定义,其内涵、外延都不确切。为了更好地把

握国际政治问题,有必要对民族主义的概念予以分

析。

一、󰀂民族主义 考略

民族主义的萌芽可能会上溯到中世纪。󰀂民族

主义 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使用,根源于近代以

来人们对民族主义问题的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

󰀂民族主义 概念首先产生于近代西欧,该词语首先

出现在文献中的年代,有人认为是1774年,也有人

认为是1798年,甚至还有人认为是1409年在德国

莱比锡大学召开的题为󰀂波西米亚和波西米亚民族

的宗教与经济哲学 辩论会上提出的##∃关于如

何界定民族主义的内涵,迄今为止未有统一的认识。

但若把公认的在这方面素有研究的多位名家,例如

盖尔纳、史密斯、霍布斯鲍姆、安德森等人的观点综

合来看,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对民族主义涵义的关注

涉及民族主义的目的、性质、功能等多个方面。国内

学者对它的解释也很多,典型的如王逸舟认为,民族

主义是一种强烈的、通常已经意识形态化的族际情

感。%尹保云认为,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核是个人权利,由此,民族主义不仅仅是排他的力量,也是社会

内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主义与自

由主义密切关联,与之结合则成为为社会个人权利

的成分实现提供保障的民族国家的管理形式,否则,

就可能走向种族主义等极端的道路上。&尤其是后

者深刻地把握住了原发民族主义的精神实质,其所

揭示的民族主义的内核切中了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

方面,即民族主义自身正面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内

涵,而这一点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笔者认为,民族主

义不仅仅表现在观念领域,还体现为现实的社会运

动,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等各个方面,

两者呈互动之势。因此,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界

定民族主义不失为好方法,当我们讨论民族主义观

念时应以主观为主,讨论民族主义运动时则以客观

层面为主。

二、󰀂民族主义 概念之我见

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作为人的意

识,它表现为情感、理智和理性三个层面;作为社会

运动,它以民族为基本单位或追求目标,维护和谋取

自身的利益,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表现为政

治、经济、文化、宗教运动。人们是在很多种意义上

使用其概念的。但笔者认为,󰀂民族主义 概念有着

其基本内涵,并且此内涵从产生起至今从未改变,否

则󰀂民族主义 一词的使用就失去其意义。因此,要

判断什么是民族主义,还是应该从民族主义产生时

的国际政治实践及其背景来分析。13新疆社科论坛2005(4)在欧洲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现象是以民

族主义为特征的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没有民族国

家,就不会有现在所讨论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

(nationalism)以民族(nation,而非ethnic)为词源和意

源。在英文中,nation与nationalism相关的含义主要

有两种:一是指现代民族,二是指由现代民族构成的

国家,而民族是在国家的框架内形成的,在西方,人

们并不刻意地区分两者。最早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

是英国,但民族主义观念的最早产生却是在法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首次实现了民族主义的内部

认同,而法国大革命才真正在国际政治领域完成了

民族主义意义上的对外标识。只有完成了内外两个

方面,才能出现真正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的内涵

和外延都远远超出了民族和民族国家而涵盖了族、

族群和部族。由于nation本身包含民族与国家两种

含义,从逻辑上分析,nationalism也应该有两层意义,

即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从现实的角度看,民族主

义大都是某一国家的民族主义,但凡是国家,都不鼓

励国家内某些族群的局部利益,而是强调国家的整

体利益,所以,一般情况下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是一

致的(其他情况另当别论)。

民族主义是共同体的自我标识(就是要把自己

同其他的共同体区分开来)方式,即突出自己的传

统、文化、语言或宗教,强化和表达共同体意识和集

体身份,并以此为基础把共同体转化为民族国家。

从意识领域看,民族主义有三个层面,即情感意愿、

理智认同、理性自觉。与此相对应,在实践领域,这

三个层面在民族主义运动中也都有所反映和表现。

民族主义最早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是民族

主义的原发地。因此,本文以法国的民族主义的产

生和特点为例来探讨民族主义的内涵。

1.从主观角度看民族主义。

(1)民族主义是一种国家情感、国家意识。

从法国当时的历史来看,民族主义是在对抗宗

教神权和封建专制王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共同

体的情感意识。在这个共同体中,个体对所属群体

的感情联系纽带,仍然表现为诸如语言、文字、宗教

甚至地域因素,但在对共同体的情感上发生了根本

变化。在心理层面上,民众从对国王及宗教的归属、

依赖、认同等情感转向对一个新的共同体,即由实在

的君主变为抽象的共同体整体,这个整体利益具有

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集团(家族、党派)的利益都

无法将之取代。在民族主义者看来,任何对某个个

人、党派、团体或对某个局部地区的忠诚,都要与对

整个共同体忠诚的原则一致,否则,就是最大的背

叛。没有人会认为这个抽象的整体是虚幻的,反而

认为忠诚她就是忠诚自己,就是忠诚自己所属的全体人民。这既是对君主忠诚的反动,也是旧式全民

族的自觉的体现。法国新型国家情感的形成也与法

国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封建时代,君主

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法兰西人、法兰西国家

意识的灌输是有利于民族主义观念的形成的。但关

键的因素是外部势力的入侵,国家的危亡使每一个

法兰西人认识到本国利益的至高无上性,爱国主义

热情高涨,极大地促进了新型国家情感的产生。在

法国抵抗外敌入侵和侵占他国时,这种新的国家情

感对于激励法国民众的热情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许

多处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的发展中国家都重演

过类似的民族主义观念。

(2)民族主义是一种理智认同。

所谓理智认同是指民族国家的成员在对自己国

家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民族国家的利益、权

威、文化等的系统认识。普通民众这种认同的形成

主要是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宣传灌输的结果,在很

多时候,政府积极主动地动用国家力量来使这种宣

传灌输更加普及和彻底,它们往往以爱国主义等形

式表现出来,并且还能进一步强化民众的国家情感。

由于建立在情感、利益的基础上,理智认同可能走向

狭隘、错误甚至荒谬,但宣传它们的人却希望民众完

全接受,其结果也最能体现民族国家的自利性。在

民族国家内,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应服从

整体利益等观念很容易被其普通社会成员当作合理

的、正确的观念所接受,而普通社会成员不会去深入

思考这些观念的内在根据是否站得住脚。一旦本国

与他国发生利益冲突,即便是本国的行为错误、要求

不合理,其成员也大多支持本国,甚至很多知识分子

也不能例外。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的侵略扩张和

屠杀行径在很大程度上是整个民族的罪行。这两个

国家的大众对政府战争政策的支持跟其普通民众对

其国家利益的认识是直接相关的,因而仅仅用民族

情感和情绪来解释显然是不充分的。

(3)民族主义是一种理性认知。

所谓理性认知是指民族国家的成员认为本国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思想观念必须符合

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原则。理性认知的内容也是

不断发展的。在大革命之前,法国经历了较长时间

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平等、自由、人权等观念已深

入人心,为大革命时期所建立的新的共同体坚持,并

体现在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法国民族主义

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维护公民个人合法权

利、谋求建立合理、公正的制度的理性自觉,正是法

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真正的粘合剂。法国根据启

蒙思想建立了以公民社会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依照

民主和法制原则,强调公民的政治权力和义务。它14新疆社科论坛2005(4)是开放的社会,一切公民不分宗族、宗教信仰和性别

享有同等的权利,宪法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每个

法国人都遵从同一部法律,享有平等的权利,认同󰀂标准化 了的法国文化。他们追求的是其所属领土

范围内所有成员的合法权益,族裔的多元性受到保

护。真正的民族国家必然是民主国家,只有实现了

民主,民族国家的成员才有当家作主的感觉,才能在

情感、理智和理性三个层面上产生对共同体的认同。

没有这些观念,法国民众之间就不能确立新的关系,

新的制度就无法保障,而法国的一切对外行为都将

毫无理性可言。因此,民族主义与民主是不可能分

离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理性认知是民族主义的最高

层次,缺乏理性认知支撑的民族主义,不是健全的民

族主义。虽然完全由理性认知所支配的民族主义只

是民族国家的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成

熟的民族主义必然包含着全体公民对国家政治的参

与。因此,成熟的民族国家也是成熟的民主国家。

事实上,在当时法国的政治实践中,对启蒙思想的基

本原则的贯彻和坚持面临着很大的阻力,对自由、平

等、博爱等基本理念的遵循在以后很长的时期里处

于实践的阶段。因此,当时法国的民族主义虽然有

理性认知的成分,但并不意味着法国就是相当理性

的民族国家,法国在随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及

当代法国力图使黑人精英和犹太人成为法国黑人或

法国犹太人的文化政策就是证明。即便是在当代,

包括法国在内的很多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内外

政策仍有很大的狭隘性。正如英国社会学家拉尔

夫∋达仁道夫所说:󰀂只要公民社会仍然局限在民族

的边界之内,它就必然与排他的态度、措施和规则相

结合,而排他的态度、措施和规则是违背公民地位和

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的社会本身的原则的。 (在理

想的理性自觉的情况下,维护本国利益的行为应该

是国家之间按照平等公正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原则

和准则来进行,互惠互利,互不伤害对方利益。令人

欣慰的是,这种以理性认知为主导的民族主义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倡导的󰀂和平

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以及目前实行的󰀂睦邻、富邻、安邻 的政策就可称为典范。

从长远看,理性认知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并

不矛盾,而是完全一致的。对于理性自觉的民族主

义者而言,只有在自由民主的环境里作出的决策才

最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

对自己在二战中所犯的罪行采取认错、道歉和反省

的态度,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几个主要受害

国的原谅和尊敬。德国对外政策所体现的理性精神

为德国经济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上述三点结合起来构成了完整的民族主义观

念。但民族主义观念的三个部分之间层层递进,存

在内在的张力,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国家情感、

理智认同与理性认知的矛盾,这是由民族国家本身

的局限性也即民族主义自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因

此,民族主义是历史的产物,它有存在的合理性,也

有发展、消亡的必然趋势。

2.从客观角度看民族主义。

从客观角度看,民族主义主要是指民族主义的

政治运动和经济运动,这些运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现象。观念与运动是互动的,运动是以观念为指导

的,民族主义观念来源于运动,为运动提供目标、方

向、活动方法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民族

主义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民族主义运动。因此,本文

对民族主义运动不作详细解释,重点在主观领域的

民族主义。

注∀释:∃参见王联:)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理论∗,载)世界民

族∗[J]1999年第1期,第7页。%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出版,第96页。

&尹保云:)论民族主义的发展∗,)战略与管理∗[J]1996

年第1期。(拉尔夫∋达仁道夫(英):)现代社会冲突∗[M],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66页。

(作者单位:崔卫锋∀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社科系∀刘新莉∀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政管系)+责任编辑:君∀敏,

(上接第6页)进一步从法律上保证了各族群众宗教

信仰自由的权利,保障了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

维护了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全面正确地贯彻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

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各族人民群众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团结在党和政府周

围,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发展经

济文化而共同奋斗。

(拾∀华)15新疆社科论坛200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