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思考.doc

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思考.doc

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思考
摘要:阐述了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针对环
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监测垂直管
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1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
1.1改革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调整是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涉及如下方面:一是省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价以及考核
工作全部由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省级环保部门结合具体情况对生
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与考核;二是对当前省内已有的部分市级
环境监测机构进行调整,由省级部门统一管理,但办公位置不变,
使其成为省级环保部门驻市环境监测机构,在省级部门统一管理
之下,所有的人员及经费都由省级调拨;三是对原有的县级监测
机构进行职能上的调整,调整之后的县级监测机构重点倾向于执
法监测,并随县级环保局一起上收到市级,其所有的人员及经费
由市级调拨。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实现了环保事业单位统一
管理、统一调度的设想,有效地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调查
评价以及考核工作的效率与精度,促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
发展。
1.2创新区域协作机制
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了区域协作机制,有
效解决了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问题。在这一机制之下,一方面
有效地实现了对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联防联控,进一步加
强跨区域、流域的联合监测;另一方面,加强了地方环保监测队
伍的建设,消除原有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做出规范调整。
随着创新区域协作机制的建立,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性
文件,以使环境监测能力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

2环境监测机构中存在的问题
2.1行政干预
环境监测单位是环保部门的直属机构,而当前的环保体制
主要以区块划分,以地方环保为主,在这一体制之下,省级考核
层层划分,所需要的数据都是由地方的监测机构所提供。如此一
来,地方监测机构在人员、编制以及经费等方面就会受地方政府
的影响,这种环境之下地方政府扮演了“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
重角色,难以有效保证监测数据的独立性与公平性。因此,当前
状况下环境监测机构存在着易受地方行政干预的问题。

2.2整体水平欠缺
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上研究、实施起步较晚,与西
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
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已有了好转,主要表现
为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环境监测日益精准、监测范围越来越广、
监测体制日益完善等。在这种转变之下,环境监测的工作量巨幅
上升,这就对监测能力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际情况是,
当前的监测能力水平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机构人员、监测经费、
仪器设备、业务用房、业务能力等增长相对缓慢,整体水平欠缺。

2.3财政经费不足
省内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拨款,
而从当前情况来看,所需经费并没有足额到位。环境监测机构在
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经费方面的问题,例如新增业务没有同步
安排工作经费,仪器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没有经费预算,人员经费
不足,等等。而对于监测机构本身的创收与自筹而言,所得经费
相对较少,难以满足机构运行的需要。财政经费的不足,在很大
程度上限制了环境监测机构的有效运行。

2.4监测人员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政府推行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环
境监测系统造成冲击。当前情况下,监测人员编制相对较少,且
存在着平均工资水平较低、工作条件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很
多环境监测人员长期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状态,逐渐丧失
了工作积极性。要想进一步深化环境监测事业改革,监测人员积
极性的调动不可或缺。除此之外,社会监测机构发展迅速,这在
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环境监测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失。
3环境监测垂直改革的建议
3.1明确各级监测机构职责划分
管理体制改革是环境监测垂直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改革,
省级环保部门主要负责省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价以及考
核工作,调整后的市级环境监测机构转变为省级环保部门驻市环
境监测机构,由省级部门统一管理分配任务,调整后的县级监测
机构主要进行执法监测并由市级部门统一管理。各级环境监测机
构在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统一管理之下,各司其职,合理分配工
作任务,提高环境监测系统的运行效率。

3.2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加强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势在必行。省级环境监
测机构作为全省的最高环境监测部门,应全面地进行发展与改
革,从水质自动监测、空气自动监测、土壤监测、噪声监测、生
物生态遥感监测、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机动车监管、信息及
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化地从根本上
提高监测能力。对于驻市环境监测机构而言,其监测能力的建设
上应结合所在地市的实际情况,加大监测分析仪器设备类、自动
监测类、信息系统类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在保证设备质量的基础
上,提高监测能力。县级环境监测机构已在职能上发生了转变,
需要重点加强执法监测能力建设。
3.3增加各级财政保障
在进行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各级财政
作保障。因此,在保证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应
将驻市环境监测机构的经费投入与地市级财政相剥离,纳入省级
财政预算,将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通过政府
相关部门的实地调研,适当增加各级财政对环境监测机构的投
入。

3.4有效调动监测人员的积极性
进行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编制制度调整,驻市环境监测机构
事业编制划归省环保厅,县级环境监测事业编制划归设区市环保
局。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需要与省
编办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部分编制。结合实际情况,对监测人
员的待遇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组织各项活动,提高监
测人员的工作热情。建立健全监测人才引进制度,以此来适应环
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对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
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本文针对这
些主要问题,结合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思考分
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