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新授课教案1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新授课教案1
1.1982年9月,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态度强硬:中英谈判只有在承认“三项条约”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下去。邓小平在会见这位以强硬著称的“铁娘子”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没有回旋余地。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到时英国必须下旗归去。
二、港澳回归
1.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后与英、葡谈判,分别签署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中国于______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_______年恢复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题
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教学内容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个性化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中英联合声明,中葡联合声明,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请回答:
①“三项条约”是指哪些条约?
②根据材料,说明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什么。
2.算一算,香港和澳门分别离开祖国多少年? 谈谈你对港澳回归的感受。
3.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达标:
1.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二分钟)。
2.完成优化设计 智能演练1-8;10。
教
学
反
思
过程与方法
认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加深对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运用讨论法,感知台湾两次被外国侵占又两次回归的史实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现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港、澳、台三地百年来与祖国大陆关系的沧桑变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其维护祖国统一及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具有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表现出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创造精神、宏伟气魄和非凡智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爱国为民的立场和路线,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的构想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与祖国大陆关系的发展。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P81—85,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6分钟后,完成下列题目,比谁能快速正确完成)
(三)自学自测: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用____________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以1997年7月1日,中英香港正式权交接仪式之图片导入,设问:香港是如何回归祖国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ຫໍສະໝຸດ ____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的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
(1)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共识;
(2)1993年,汪辜会谈使两岸关系向前迈进;
(3)199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情
(四)讨论答疑:
学生5分钟讨论以下问题,10分钟分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适时导教。